2019年第十五屆臺胞青年北京夏令營活動在成都完美收官
北京市臺聯副會長陳子云(右4)為文化拓展活動優勝隊伍頒獎
以“品味魅力巴蜀 感悟一帶一路”為主題的2019年第十五屆臺胞青年北京夏令營活動在成都圓滿結束。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馬曉葉):7月5日至7月10日,以“品味魅力巴蜀·感受一帶一路”為主題2019年第十五屆臺胞青年北京夏令營活動在成都圓滿結束。這是北京市臺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深化台灣青年群體工作的重要體現。
此次活動力邀兩岸24所高校青年學生參加,擴大台灣青年“首來族”(首次來大陸)的比例,為更多台灣青年,特別是基層群體創造條件。活動進一步開拓創新,一方面持續強化對台灣島內基層院校師生的關注,推動與北京市臺聯自身重點交流品牌項目平臺的融合,邀請了多所新結識的基層院校師生參與其中,共襄盛舉;另一方面緊密結合祖國大陸經濟社會發展,讓台灣青年在觀看古跡、博物館的過程中品味歷史、感受中華文化。
活動中,營員們深入中國(四川省)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詳細了解“一帶一路”建設情況,以及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發展的驅動下,祖國大陸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經濟文化往來中創造出的巨大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切實感受中華民族深遠厚重的歷史底蘊、輝煌燦爛的發展成就和堅定自信的開放態度,為台灣青年來到祖國大陸發展搭建良好平臺。
本次活動的領隊之一,中華兩岸世紀發展協會理事林秀玲已從事兩岸交流工作近20年時間。她表示,親眼見證大陸不斷成長,而台灣的競爭力相對停滯,希望借由兩岸交流,讓台灣年輕人通過實地到訪、了解大陸,加深對大陸的認識。
北京市臺聯名譽理事、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張正霖認為,帶領台灣青年親身到訪著名歷史遺址和博物館十分必要,有利於他們了解中華文化基因,連接與歷史的溝通。他説,美學的養成需要接觸實物,而非單純依賴書本上的知識,主辦方安排的到歷史文化現場參訪本身就是一場生動的藝術鑒賞課。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圖案是中國文化遺産標誌,出現在成都街巷的各個角落。台灣陽明大學學生陳採衣在網誌中寫道,“我在櫥窗前駐足許久,想像3000多年前製作這件金飾的場景”。她説,看到幾千年前的文物,明白了文明從何而來,“人類文化代代相傳,我們背負著傳承的使命,未來也會有人檢視現今的文明、考察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要更努力,讓社會更進步。”
據了解,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15屆。該活動以島內、港澳及海外在校臺胞青年大學生為主體,通過全國臺聯總營與各省市臺聯分營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增進兩岸青年的交流交往,深化臺胞青年對祖國大陸人文風貌、經濟發展和社會成就的了解與認知,已成為開展兩岸青年交流工作的知名品牌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