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體驗、成長”——中外學子在澳門展現科技創意
來自廣東的林毓琇第一次參加全國性的科技創新賽事,她坦言十分緊張,但“應該好好把握這個得來不易的機會,把自己的成果展現在大家面前”。
林毓琇是正在澳門舉行的第三十四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參賽者。今年大賽的主題是“創新、體驗、成長”,林毓琇和所有參賽的小夥伴一起,在大賽的項目展示環節,充分展示自己的創意成果和聰明才智。
環境學是本屆科技創新大賽的一個子科目,林毓琇在自己的展位上向記者詳細介紹她的創新研究成果——《珠江三角洲城鄉梯度上典型森林土壤甲烷吸收通量比較研究》。這個項目是通過對比城市森林與城郊森林土壤甲烷吸收通量差異並探討其機制,為區域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城市化對環境影響嚴重這是眾所週知的,我在想城市森林和城郊森林在甲烷和二氧化碳吸收上有什麼樣的差異,産生這個差異的原因是什麼?”正在廣東實驗中學讀高二的林毓琇説,“我從2017年2月份開始對城市森林進行試採集,我與同學們還共同研發了一個採集裝置,提高了採樣的持續性和科學性。”年輕學子對環境科學的興趣和研究的深入程度,讓在場觀眾頻頻驚嘆。
澳門作為這個全國性科技創新大賽的舉辦地,自然吸引了很多本地學校參與。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的參賽隊伍裏既有澳門本地學生,也有來自內地的學生,他們自稱是“混編隊伍”。
隊伍中的澳門學生林曼莉説,她們的研究項目是《昆蟲翅膀微型分級孔洞結構對氣敏感測器的作用》。“去年我們參加了清華大學夏令營,這個研究的靈感就來自於其中的一個科學工作坊。在工作坊中,我們發現蝴蝶翅膀擁有微型分級孔洞結構,將蝴蝶翅膀上的粉末塗抹在氣敏感測器的感應組件上,感測器對酒精氣體的敏感度就會上升。”
團隊中的另外兩名成員鐘正與林暉鴻説:“我們發現,蝴蝶的翅膀大部分都具有微型分級孔洞結構,而孔洞結構越小,對氣敏感測器的性能提升越大。我們以這只蝴蝶為模板,複製了蝴蝶翅膀的分級孔洞結構並且製作了氣敏材料,最終應用到我們的産品上面。”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如今已成為亞洲規模最大、參賽國別最多的青少年科技類競賽活動之一。本屆大賽參賽規模更創下新高,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的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代表參賽,共有300多項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和200項科技輔導員科技教育創新成果競賽項目進入終評。
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參賽者特爾姆蘭主動介紹了他的科研成果——智慧追蹤太陽能電池板。他説:“現在大部分家用太陽能板只能放置於屋頂,每天的光照時間可能只有4至6小時,而這樣一個太陽跟蹤裝置能夠隨時面對太陽,收集時間可以達到10小時。”
特爾姆蘭還打開手電筒演示效果,這個裝置能夠讓太陽能板隨時追蹤手電筒的光照方向。“多虧了一個特殊光線感測器,才能讓這個裝置研製成功。我們現在正在製造一個直徑一米五的原型,不過這個太陽追蹤裝置比普通的太陽能收集裝置耗電更多,造價更貴,這是我正在解決的問題。”
在場的帶隊老師們普遍反映本屆賽事水準很高,參賽的年輕人創意無窮,讓人大開眼界。廣東實驗中學帶隊老師王劍説:“這裡不只有全國各地區最頂尖的初高中生的優秀科技産品,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帶著他們的科研成果參賽。不過我們的目標不會變,還是要爭取獲得一等獎。”(新華社澳門電 王梓、郭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