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參訪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成都産業園 共話産業合作機遇
臺商參訪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成都産業園(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近日,百餘位來自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等台灣行業協會和智慧機械産業知名企業負責人組成的臺商考察團,前往位於青白江區的成都産業園參訪交流,實地感受四川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的蓬勃發展態勢,共話兩岸産業合作的四川機遇。
據悉,青白江區作為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成都産業園的唯一承載地,自2017年12月27日掛牌以來,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臺企總量從20家增至54家,總投資額從36億元人民幣攀升至87.86億人民幣,累計實現稅收超過25億元人民幣,解決就業崗位3000余個。“青白江是我們要尋找的發展快速的區域 ”成為了此次考察團成員的共識。
青白江區委副書記、區長池勇介紹,青白江區作為四川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成都産業園唯一承載地,全域承接各類優質台資企業發展,目前已聚集臺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臺嘉成都玻纖有限公司等多家台資企業,在新材料、化工、農業、房地産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推動海峽兩岸從經貿合作向文化互動、情感交融等全方位交流融合邁進。池勇表示,我們願與在座各位一道分享發展機遇,攜手共創兩岸合作發展的美好未來。也願意為台資臺企進入成都産業園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促進兩岸交流融合、互利共贏。
考察中,臺商關注點始終聚焦成都國際鐵路港這個“金字招牌”。“目前中歐班列(成都)開放了多少條線路?”“運輸時間多少?”在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以成都開往波蘭的實時線路回應臺商的關切。“目前,成都到波蘭鐵路運輸只需要12天。此外,蓉歐班列對外已形成12條國際鐵路和鐵海聯運通道,連接境外城市達25個、境內城市達14個……”
“這一次參觀,收穫很大。”考察團成員、上海欣瀧澤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泓穎與蓉歐班列相關負責人交換了名片,並表示:“我們的産品主要銷往歐洲,現在從台灣到歐洲最快都要40天到50天不等,如果通過中歐班列,不僅可以節省時間,也可以更好地服務客戶。”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考察中,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四川藏寶蟲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錦樂向大家積極推介蓉歐班列,“班列的開通,在時間和運輸成本上具有很多優勢,能為雙方帶來的合作機遇和前景”他還為臺商們支招:“可以先將産品運輸過來,在本地完成組裝後,再通過鐵路運輸出去。”
除了蓉歐班列的四通八達,成都産業園引鳳築巢還有何妙招?
一、擬制方案明晰發展思路:園區圍繞“陸海聯運樞紐 國際化青白江”發展定位,制定了《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成都産業園建設實施方案》。
二、形成強大工作合力:成都市委批復設立了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成都産業園管理委員會(簡稱海管委),積極與青白江區各部門協調溝通,持續推動台資項目落地落實。
三、打造臺商台資産業生態圈,促三産融合發展:重視一産,重點發展台灣精緻農業,新引進靚綠農莊、幸福莊園等一批現代都市農業台資項目。做強二産,結合園區産業佈局,臺嘉成都玻纖有限公司新增1.8億美元投資,年産1.7億米電子級玻璃纖維絲及布生産線項目,充分利用臺嘉、重汽王牌等龍頭優質企業行業引領優勢,積極引進總投資2億元的成都端子科技等關聯性台資企業。聚焦三産,依託鳳凰湖濕地公園等資源稟賦,成功引進總投資20億元人民幣的嘉合置業有限公司超五星級精品酒店和商業綜合體項目。
四、大力推動眾創空間建設:瞄準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産業,成功引進成都亞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園,大力推動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建設。
五、高標準營造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圍繞文化交流、三産融合、人才、雙創等領域,出臺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成都産業園相關政策,共77條,為臺商投資進行全面解讀。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港三城六個特色小鎮”,其中歐洲産業城著力構建適鐵適歐“兩頭在外”産業集群,聚焦先進材料、智慧製造以及“兩頭在外”適鐵適歐企業,以標準化廠房建設推動招商引資,廠房規格標準、基礎設施完善,具備企業“拎包入住”條件,有效降低了項目落地週期和建設成本。建立7*24小時全時段響應的線上線下同步服務和務臺商“綠色通道”。在保障臺企正常生産、破解臺企外匯入境難、臺商租房、子女上學等問題上為臺商臺企排憂解難。(中國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中國台灣網7月30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