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子冬奧組委實習 “國家真的強大了”
香港大學生參觀長城。
香港大學生參觀故宮。
時間過得很快,日前香港青年冬奧會實習計劃首批大學生經過6周的實習工作已經返港。與6月中旬,剛剛踏上冬奧組委辦公區土地時不同——看到聳立的高爐,風格獨特的辦公建築,驚詫的目光頻頻閃現,陌生、躊躇,不知道未來會給自己帶來什麼。而現在,經過一個多月實習的洗禮,香港同學們已經褪去了初來乍到的拘謹和青澀,顯得輕鬆和健談,展現出一種了解冬奧會籌辦工作的自信與專業態度。當他們要離開時,眼裏是眷眷的不捨和惜別的淚光。面對已經走了幾百次的路和熟悉的辦公區,香港學生在臨別之際還是不停地拍照留影,要把美好更多地留在記憶中。
黃博謙再次來到前來送行的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領導面前,再一次地表達他的心願:“我要參加冬奧組委的招聘考試,繼續參與冬奧會的籌辦工作。”
實習工作開闊了視野
黃博謙是香港大學信息管理系的應屆畢業生,是一個很陽光的香港青年。香港大學非常注重學生學以致用,四年的學習期間,黃博謙曾在香港的醫療機構管理部門實習。來到冬奧組委,他被安排在技術部實習,做信息系統測試,短短6周的工作令他眼界大開。
“冬奧組委的辦公環境真的很開放、很包容,我們每天都能感受到家一樣的溫馨。我在技術部實習,部領導和老師們都很平易近人,隨時指導我的工作。現在,我對奧運會技術系統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它是一個融通訊、計時記分、無線電等管理為一體的有機系統,在比賽時,就像人的神經那樣,雖然看不見,但很重要。這次實習,不僅收穫了專業知識,也讓我更加熱愛我的專業,以後,我希望成為技術部老師們那樣的技術專家。”黃博謙説。豐富的實習經歷和被開闊的眼界,讓他決定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道路——第一步,參加招聘,考回冬奧組委,在這個科技前沿的大舞臺上,進一步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
香港學生借助冬奧會籌辦的平臺,了解了國際慣例、學習了國際規則。嶺南大學學生梁芷君回憶説,“在市場開發部實習的這段時間,我接觸了一些贊助商。有的是內地國際化程度很高的企業,有的則是境外跨國企業,他們都在與冬奧組委合作中發現了新商機、實現了新發展。與他們同行,我收穫很多。”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何泳枝表示,“在法律事務部實習期間,我接觸了很多涉及國際業務的法律合同,同時要審看中文和英文版本,這對我來説,是一種挑戰,也更加激勵我去努力學習語言知識和法律事務。”
臨行前一天,香港同學舉行了答謝冬奧組委老師的晚會,他們用一曲《海闊天空》表達了他們在冬奧組委實習工作的感慨和收穫。
融入到籌辦團隊中
根據實習人員所學專業,20名香港大學生被分別安排在冬奧組委對外聯絡部、體育部、新聞宣傳部、法律事務部等11個部門參與工作。儘管學習專業各異、實習崗位不同,但通過實習,他們感受相同。
與黃博謙一樣,關蓓欣也是應屆畢業生。她來自香港城市大學,專業是媒體與傳播,在新聞宣傳部實習。
剛來冬奧組委時,她的普通話很一般,能説,但聽起來很費勁。“第一次開會時,看到同事們討論問題,我很著急,因為對大家較快的語速和兒化音,我幾乎聽不懂。”會議結束後,她找到同事,看了會議記錄才知道大家説什麼。好在簡體字她還是認識。
後來關蓓欣主動跟同事們用普通話溝通,能力大漲。
關蓓欣在公眾參與與教育處實習,其中的一項工作就是接待前來參觀北京冬奧會展示中心的中小學生,而多次的導覽講解就是關蓓欣完成的。
對關蓓欣來説,普通話能力提高只是一個小收穫。“在新聞宣傳部實習的時光裏,我參與了媒體運行服務,與國際奧林匹克廣播公司等機構召開了國際會議,初步學習了國際化的轉播業務,真的很長見識。”她説。她還告訴記者一個小秘密,來此之前,她沒想到冬奧組委能夠讓她參與很深入的籌辦工作,因為以前在香港實習時,大多是做幫工,不會讓實習生做複雜的工作。而在冬奧組委,幾天后她就融入團隊中,以致她很多時候忘了自己的實習生身份,感覺她就是一名冬奧組委的工作人員。
關蓓欣和來自香港大學的潘淑穎同在新聞宣傳部工作。兩個人分別獨立完成了國際殘奧委會殘奧運動項目介紹、殘奧價值觀視頻中解説詞的翻譯工作,同時承擔了國際會議記錄工作,工作態度和品質受到了好評 。“我開始沒想到會給我這麼重要的工作。”這項任務讓關蓓欣很有成就感。
香港恒生大學學生盧穎茵説,“在老師們的指導下,我的實習經歷很充實。不僅每天參與一些英文翻譯工作,了解了奧運會知識管理業務,還有幸成為了冬奧組委展示中心第一位粵語講解員,同學們都把我叫做網紅了。”她興奮地説。“我在實習過程中,感受到了籌辦人員的敬業精神和專注態度,我也將把這種精神和態度帶到今後的學習中,像他們一樣勤勉和奉獻。”
盧穎茵在工作和生活中與同事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來北京第四週的時候,她生病了。很多老師都給予了關心問候,讓她覺得就像在家裏一樣。在最後幾天的工作中,一聽到“離別”二字,她就忍不住掉眼淚。
國家真的強大了
很多香港學生是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後出生的,對國家的了解很多是通過課本和其他媒體,這次很多人也是首次來到首都北京。在冬奧組委的安排下,通過實習工作和參觀學習,他們進一步了解國家的實力,這讓他們切身體會到“國家真的強大了”。
6月22日,香港實習生們來到北京的第一個週末是在故宮度過的。當他們走進故宮,看到輝煌壯麗的宮廷建築、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心中升起了民族自豪感。很多同學表示,偉大的祖國、偉大的文明,讓每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後來,在參觀了國家博物館後,關蓓欣説,“從小學到初中課本裏都有關於國家歷史、文物的內容。在香港也參觀過歷史博物館,但不過是走馬觀花。這一次到國家博物館,看到的歷史、文物更多更豐富,有更直觀的感受。”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王方立説,“在實習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紮實籌辦冬奧的背後,是國家強大的綜合實力作為支撐。我為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香港教育大學學生張昊説:“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在這個時點來北京,我覺得很有意義。我看到了北京的發展成就,也希望今後到北京創業或者工作。我愛上了這裡。”
7月20日,香港學生實習的第五個週末,也是大家在北京的最後一個週末,他們來到了長城。經歷了千百年的風雨洗禮,這個民族精神的象徵仍然屹立不倒。很多同學站在長城上呼喊,“我們是龍的傳人”“不論風雲如何變幻,長城依然在這裡”。
同學們説,回到香港,我們會把我們的實習經歷和感受分享給香港同學,也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到實習計劃中,讓更多的人了解奧運,體會國家強大。
離開北京前,香港同學經常光顧辦公區內的特許商品店,購買一些紀念品,或自己收藏,或準備送親朋好友。黃博謙買了幾枚胸章和筆袋,關蓓欣對服裝更有興趣。幾名同學一下子買了很多紀念品,乾脆向店員要了個大箱子抬回酒店。
很多香港實習生和冬奧組委工作人員作了一個約定,在今後冬奧組委招募賽會志願者時,自己一定要報名。他們盼望著有機會在冬奧會賽時再來北京,與冬奧組委的良師益友們再相聚。(吳東 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