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從“海港”向“智港”華麗轉身

編輯:王瑞穎|2019-08-16 11:19:22|來源:光明日報

天津的別稱很多——地處“九河下梢”,因漕運而興,故稱“沽寨”;東臨渤海,居“河海要衝”,曾稱“海津鎮”;明代以降,成為拱衛京師的軍事重鎮築城設衛,又稱“天津衛”“津門”……

 

擇地利之便,納八方來風,天津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的重要發祥地;得天時之機,70年不懈奮鬥,“天津製造”堪稱共和國工業發展的時代驕傲和國家名片。曾經的“北京牌”電視機、“海鷗牌”手錶、“飛鴿牌”自行車,已被“天河三號”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海翼”號深海滑翔機、“腦語者”——世界首款腦機介面專用晶片等一大批智慧型工業産品所取代。經過3屆世界智慧大會的洗禮,如今,天津又有了一個令人振奮的響亮別稱——“智港”。

 

從“海港”向“智港”的華麗轉身,是新時代賦予天津的歷史使命。在中央對天津“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中,首先就是建設“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津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直面製造業“升級”“轉型”兩大挑戰,徹底摒棄唯GDP的政績觀,重構以智提質、以質促興的産業發展觀。在規模和結構、速度和效益的抉擇上,天津提出“有進有退、有保有壓、有取有舍”,目標很明確,即使捨棄一時的速度和規模,也要堅持為高品質發展贏得時間和空間。

 

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過程是艱難而痛苦的。有一組數字頗令人震撼:僅在2018年,天津就對全市314個工業園區進行梳理摸底,關停“散亂污”企業2174家,搬遷改造1162家,治理完成60家園區,盤活示範工業園區閒置土地2679畝,傳統重化工業增勢放緩,六大高耗能行業産值比重不斷下降。“破”是為了“立”——天津錨定“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在全力推動傳統製造業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同時,也在以智慧科技産業的快速崛起培育實體經濟新引擎。

 

天津在國內率先高舉智慧科技産業發展大旗,搶佔發展制高點,提出要著力打造中國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人工智能産業集群新高地、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城市。得益於落戶津門的三屆世界智慧大會,全球智慧科技創新要素加速在此匯聚。天津抓住契機,迅速出臺了加快推進智慧科技産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通過實施智慧製造專項行動,構築智慧發展新優勢。近兩年來,天津共支持企業智慧化改造項目兩批323個,打造了一批具有示範效應的智慧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智慧裝備、智慧網聯車等新型智慧科技産業集群不斷壯大,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主力軍。經過近幾年的培育,智慧製造産業彎道超車、換道超車,超算、麒麟、飛騰、曙光等智慧科技企業蜚聲海內外,一飛智控、深之藍、長榮印刷等新一代領軍企業迅速崛起。新能源汽車、平衡車、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服務機器人等高智慧新産品表現亮眼。目前,在津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累計達61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累計達609家,在這些天津智慧科技産業“領軍者”的支撐下,“智造業”佔天津工業比重超過50%,智慧科技引領産業轉型的新格局已然形成。

 

按照天津市制定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天津將培育50家智慧製造重點示範企業,突破30-35項智慧製造關鍵共性技術,建設15-20個智慧製造關鍵技術裝備示範基地,形成5-10個智慧製造産業集聚群,形成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到2025年要達到“智慧製造標準體系基本完善,智慧製造生態體系初步形成,智慧製造人才隊伍基本建立”的總體目標。

 

天津,一座現代化的“智港”城市正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健步走來!(記者陳建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