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打“軍售牌”意欲何為
8月21日,美國國防部旗下負責軍售業務的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發佈正式公告稱,美國務院已批准對臺出售66架F-16C/D Block 70戰機、75台通用公司生産的F110發動機以及其他相關設備,總價約80億美元。這是特朗普政府自今年7月宣佈向臺出售108輛M1A2戰車及相關武器裝備後,再一次打“對臺軍售牌”。對此,蔡英文當局與民進黨陣營“如獲至寶”,一致感謝美對臺所謂“安全承諾”,蔡英文還聲稱,“軍售案重申了美國長期致力於維護臺海和平與穩定的承諾”。需要指出的是,台灣將在明年1月舉行“大選”,美國選擇今年下半年一再對臺軍售,不僅是把台灣當成“提款機”,更重要的是要展示美國對民進黨當局的支持,企圖借此影響臺2020年“大選”,拉抬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選情,保住對美國“印太戰略”亦步亦趨的民進黨當局。
首先,美國企圖讓台灣在“印太戰略”中發揮“遏華”作用。美國對臺政策向來服務於其對華戰略需要。在特朗普拋出“中國是美國戰略競爭對手,試圖‘取代’美國成為卓越的全球大國”的論調後,美國戰略界保守派人士見獵心喜,急不可耐地攛掇美國政府“以臺制華”。極度親臺的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出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後,特朗普政府與中國展開全方位戰略博弈的態勢更加明顯,圍堵、遏制、對抗中國在事實上成為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共識”。在遏制中國的“印太戰略”漸出雛形,台灣地緣政治作用更加凸顯,被美國視為多層次、網絡狀的“印太安全體系”中的關鍵節點之一。而美國竭力將台灣納入“印太戰略”的目的,就是繼續深挖其遏制中國崛起的潛在價值,通過打“台灣牌”向中國大陸進行所謂“極限施壓”。
其次,蔡英文當局甘願充當美“印太戰略”“馬前卒”。長期以來,“美國因素”一直是牽動台灣選情的重要變數,島內政界瀰漫“親美”氛圍,但並非島內所有政治力量都有意願或能力配合美戰略政策。蔡英文和民進黨則高度配合美國的戰略選擇,迫不及待地充當“抗中馬前卒”。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蔡當局全面調整施政方向,向大陸開啟一輪用心陰刻的攻勢,如禁止島內企業採購大陸相關産品、密集操弄涉兩岸關係“修法”等。盤點台灣2020年“大選”的基本局面,可以發現,無論是國民黨候選人還是其他參選人,他們的立場都不會像蔡英文這樣極端地“親美抗中”。美國主觀上認為蔡英文連任更符合美國的現階段的戰略利益。美國“友臺派”人物葉望輝(Stephen J. Yates)直言,大多數國民黨人都“親中”,如果2020年“讓親中的總統回到總統府,對美國而言會是戰略上的傷害”。
再次,蔡英文選情堪憂需要美國為其連任鋪路。蔡英文上臺執政三年多來,一系列自我標榜“進步與正義”的改革舉措,如削減“軍公教”年金、清算國民黨、“一例一休”以及“同性婚姻”“修法”等,政治算計大於民生考量,無法獲得多數民眾認同,讓民進黨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中大敗。面臨巨大連任壓力的蔡英文,在經歷混亂無序的“英德大戰”後,民進黨基本盤動搖,支持群體零碎化。目前蔡當局短期內難以徹底扭轉施政頹勢,選情極不樂觀。為防止2020再次上演去年“九合一”國民黨大獲全勝、民進黨全線潰敗的劇本,美國不得不親自衝上前臺,給蔡英文和民進黨“做球”,拋出對蔡有利的軍售議題,方便其在島內操弄“美國堅定保護台灣”的社會氛圍,繼而保住蔡英文的位置。
總的來看,“美國因素”雖然一直是影響台灣選舉的重要變數,但並不是決定選舉結果的唯一變數。這一點在去年的選舉中就體現得十分明顯。2018年“九合一”選舉期間,在高雄市選情陷入膠著狀態、國民黨“黑馬”韓國瑜有望翻轉民進黨大本營之際,前美國在臺協會(AIT)高雄分處處長杜維浩(Robert Dewitt)公開在臉書(Facebook)發文,毫不掩飾地支持民進黨候選人。不過,選舉結果顯示,民進黨遭遇重挫,島內民眾用選票打破民進黨“美國支持”的選舉迷思。究其原因,主要是島內主流民意迫切希望台灣掙脫意識形態綁架,更加青睞以經濟民生作為主要政見的候選人。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牌”發揮作用的空間日益萎縮。因此,“面臨美國的惡意利用、面臨蔡英文自私的政治賭博、面臨台獨政權強勢的綁架”,島內民眾會做出什麼選擇呢?7月底,政治立場偏向深綠的“台灣民意基金會”公佈的民調顯示,48%的台灣民眾不贊同蔡英文處理大事的方式,高於贊同者的43%,蔡英文6月份好不容易抬頭向上的支持度急轉直下,再度陷入新的執政困境。而蔡英文支持度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民眾不滿其過度“親美反中”的做法,擔心台灣徹底淪為美國對抗中國的棋子甚至棄子。在這樣的民意氛圍中,民進黨當局仍然執意配合美國打“台灣牌”的動作,利用美對臺軍售進行“選舉套利”,到頭來很可能“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作者 韓冰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