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沒有經濟危機,中國“奇跡”如何創造?
編者的話:從持續高速增長,到GDP、進出口貿易規模分別攀升至全球第二和第一,改革開放40年,中國取得了人類經濟史上不曾有過的奇跡。這為世界所公認。但很多人忽視了另一個“奇跡”——40年來中國沒有發生過經濟危機。十幾年前的美國次貸危機風暴,其影響至今未息,20多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重挫眾多“希望之星”,但中國卻在這樣的環境中穩步崛起,併為世界經濟及相關國家擺脫困境做出重要貢獻。作為一個發展中經濟體,中國是如何做到的?“奇跡”背後的“中國經驗”是什麼?
外部世界危機不斷,中國發展“更高,更遠,更快”
屢屢失算,西方的專家成“磚家”
“近40年來,中國的年均增長率接近10%,創造了歷史紀錄;它是第一個成為大國的發展中國家。那麼,憑什麼認為它不能一直超出人們的預期?”去年,美國知名經濟學者黃育川曾在《紐約時報》上撰文稱:“中國經濟的輝煌時代也許結束了,但在未來十年,即便是6%的增長率也是驚人的……中國從來就不是普通經濟體。”
對於中國過去40年的發展,外部世界無法不驚嘆。但一直以來也不乏唱衰中國的論調,比如“中國經濟崩潰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不僅西方媒體,一些知名歐美專家也這樣鼓吹。還有“中國金融危機論”——一些“專業機構”稱,中國急劇增長的債務比例及房地産泡沫必將導致金融危機。在亞洲及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期間,這種聲音尤多。但結果呢?
1979年至2017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高達9.5%。2008年,在西方主要經濟體都嚴重受挫的情況下,中國依然保持穩定增長,並在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德國《時代週報》去年總結“中國奇跡”時用了這樣一個標題——“中國:更高,更遠,更快”。文章稱,截至2016年12月,中國有6.95億人通過智慧手機上網;截至2018年3月底,中國有3.1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有115家中國企業進入世界500強行列……
過去40年,中國是少有從沒爆發過經濟危機的國家,更是唯一一個沒有出現過系統性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新興經濟體。以俄羅斯為例,2014年,因嚴重依賴大宗商品出口,俄羅斯經濟感受到劇烈震動。而在1998年,金融危機更是令其經濟運行幾乎癱瘓。去年,俄羅斯的GDP在全球僅排在第12位。
據統計,1960年,全世界有101個中等收入經濟體,到2008年只有13個進入高收入行列,其中5個是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其餘為歐洲國家和石油生産國)。但1997年的金融危機令日本陷入漫長的“去泡沫”時代,東亞東南亞眾“小龍”“小虎”也受到重創。當年韓國人自發捐獻黃金和外幣的情景令世界震動,其悲情之濃烈可見一斑。
阿根廷和巴西也不是特例。去年,阿根廷因本國貨幣暴跌而求助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勾起很多人對其2001年經濟崩塌的回憶。阿根廷經濟不穩的歷史很悠久,是經濟學界的“未解之謎”,眼下依然是高危經濟體。巴西則在2013年陷入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成為“被擊倒的巨人”,當下也是阿根廷的難兄難弟。
“中國40年來高速發展,未發生經濟危機,的確是一個奇跡。40年來,沒有一個大國能做到這一點。”柏林中國問題學者夫羅裏揚·盧佩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西方發達國家也一樣,從金融危機到歐債危機,歐洲最近10年一直處於“危機”之中。
防範危機,中國有獨特優勢
“經濟長城”是這樣打造出來的
經濟危機,通常是指人類進入商品社會後,因生産和消費平衡被打破,出現大規模生産相對於勞動者有效需求的過剩,從而導致經濟體系崩潰的現象。按照馬克思的論述,導致危機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基本矛盾,即生産的社會性與生産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之間的矛盾。
一戰前接連三次爆發的大規模經濟危機導致歐洲各強國間矛盾激化,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席捲全球,是迄今破壞力最大的經濟危機。二戰後,隨著産業升級換代,經濟危機出現週期性不明顯的現象,1973年因石油危機而引發的經濟危機一度被稱作“最後的經濟危機”。但在“後工業時代”,“金融危機週期”悄無聲息地殺出。1987年美國“黑色星期一”只不過“提了個醒”,拉美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美國次貸危機……隨著美國挑起並升級貿易戰,人們已開始擔心新一輪危機悄然到來。
70年前新中國成立後,因種種原因與外部經濟圈隔絕,並未受到上世紀80年代前歷次全球性危機明顯波及。改革開放以來,尤其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WTO)後,中國雖遇到坎坷波折,但多表現為“內生性”,游離于全球性危機之外。像22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國被公認“受影響不大”。後來的“次貸風暴”,中國僅在危機之初受到一定衝擊。
中國“例外”,原因很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國家崇信“華盛頓共識”,推行“休克療法”,把政府對市場的干預一概取消,結果經濟崩塌、停滯。而中國沒有完全放任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另一方面,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這是改革開放前經濟長期滯後所致,卻讓中國擁有更大的經濟緩衝餘地,從而令“危機週期原理”難以起到明顯作用。
德國學者盧佩認為,這並非偶然。中國在最近200年多災多難,也因此從國內外歷史中吸取教訓。中國政治穩定,內部有強大凝聚力,外部影響能夠控制。尤其是政府層面措施有效,打造了一道防範危機的“經濟長城”。“中國經濟體制擁有獨特優勢,比如可集中優勢力量辦大事。”中國人民大學學者張超對《環球時報》記者説。
德國《焦點》週刊近日稱,許多西方學者不得不承認,北京在穩定經濟上比西方手段更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官網一篇文章這樣總結:中國領導人很務實,不受限于意識形態;中國邊試驗邊前行,“摸著石頭過河”,這與一些東歐國家形成鮮明對比……
從備受期待的“白騎士”到世界經濟第一引擎
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中國貢獻”
《環球時報》記者在與拉美學者特別是巴西、阿根廷的專家交流時,發現他們最常提及的中國經濟成功之處在於兩方面,一是建立了比較完整發達的工業體系;二是保證了貨幣穩定。
上世紀後半葉,許多拉美國家實施過“進口替代”政策,即限制從歐美等國進口工業製成品,以保護自身産業,試圖構建本土工業體系。然而,時至今日,拉美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實現當年的夢想。這也導致一旦國際政局或市場波動,拉美經濟就受到影響。所以,當中國在地區或全球性危機中有底氣又大氣地出臺受國際矚目的經濟政策時,它們分外羨慕。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在打造經濟奇跡的同時,沒有“獨善其身”。當東南亞國家因亞洲金融危機而幾乎全軍覆沒時,當時的亞洲第一大經濟體日本順勢大幅貶值日元,使得東南亞國家雪上加霜,而中國承諾人民幣不貶值,還堅定地表示中國金融和國企改革的進程將繼續。
10年後,另一場更大的金融風暴爆發,歐債危機接踵而至,中國迅即成為西方眼中的“白騎士”——中國能不能拯救世界?當時,美歐國家努力救市就像“石頭扔進河裏只激起一些小浪花”,而中國一條“可能推出新經濟刺激計劃”的傳聞就能拉動全球股市一起大漲。中國沒有讓世界失望,用《紐約時報》的話説,“北京行動迅速(推出鉅額刺激計劃),而它的增長是全球經濟中少有的亮點”。中國的努力還讓誕生已久卻“沒有存在感”的二十國集團(G20)理念真正“落地”,成為應對金融危機的主要機制之一。
中國貢獻遠不止於此,還有讓數億中國人脫貧,涌現一支全球最龐大的中産隊伍等。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8月29日發佈的報告,自2006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穩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為27.5%,比1978年提高24.4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前總經濟師姚景源:
中國40年的成功秘訣
40年未發生經濟危機,中國走過一條什麼樣的發展軌跡?最重要的經驗是什麼?《環球時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前總經濟師姚景源。
姚景源表示,過去40年,中國經歷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全黨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推動改革開放政策的落實。“中國經濟在40年間取得眾多全球第一,比較突出的是,中國建成了一個完善的工業體系。按聯合國標準,中國擁有的工業門類是41個大類,191個中類,還有525個小類,現在全世界擁有大中小門類齊全工業體系的國家就是中國。”
對於這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與世界接軌的經歷,姚景源説,1998年整個亞洲受到巨大衝擊,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挑起維護世界金融秩序的重擔。中國經濟自身也在與外部風險做鬥爭的過程中,逐步推進改革的深化,進一步增強抗風險能力。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發生時,中國經濟已與外部關聯度非常高,經濟外向度一度高達70%左右,中國經濟受到來自外部比較嚴重的衝擊,而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改革開放基本政策基本路線。
“這兩次外部衝擊,第一證明了中國經濟韌性強,穩定性高,更讓我們堅持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第二,對中國加入WTO,我們有了更深的認識。實踐證明,中國融入世界對中國經濟增長具有重大意義。”姚景源説,中國在對外開放中不斷倒逼改革、深化改革,比如國企改革、金融改革等,都在“入世”後得到快速推進。
姚景源因此總結説,中國經濟能夠保持高速和中高速發展軌跡,成功抵抗外部衝擊,根本原因首先是堅持改革開放這個路線不動搖,其次是不斷努力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我們不是簡單去模倣西方一些國家走過的路,我們在尋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路。這40年是中國在共産黨領導下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探索的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