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到水成 造福民眾——福建供水一年多來金門探訪記

編輯:左妍冰|2019-09-25 10:34:21|來源:新華社

陽光普照,碧空如洗。金門田埔水庫旁的受水池裏,來自福建的清水汩汩涌入,海風吹過泛起陣陣漣漪。

 

去年8月5日,福建正式向金門供水。近日,記者走訪金門,感受供水一年多來給金門帶來的變遷。

 

渠到水成 造福民眾——福建供水一年多來金門探訪記

 

在田埔水庫不遠處,立著一塊大石頭,上面刻寫著一行醒目的紅色字句“兩岸共飲一江水”(9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在田埔水庫不遠處,立著一塊大石頭,上面刻寫著一行醒目的紅色字句“兩岸共飲一江水”。走進水庫旁的引水工程閥室,可以看到一組引水設備,以及供水工程簡報。

 

“福建山美水庫的水,經龍湖抽水泵站抽水輸水至圍頭入海點,再經海底管道輸送到金門。”金門縣自來水廠技士葉晉良為記者講解“引水路線圖”。

 

引水工程閥室是一座別具特色的建築,外墻上有一片片藍綠色窗戶。“這裡已成為潮人打卡勝地和新人拍攝婚紗照的熱門景點。”葉晉良説。

 

渠到水成 造福民眾——福建供水一年多來金門探訪記

 

這是9月16日拍攝的金門縣田埔水庫旁的受水池。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放眼望去,田埔水庫裏滿滿的都是水,幾隻白鷺悠閒地飛來飛去。這一景象令葉晉良感慨良多。他翻出了手機上去年5月拍攝的水庫乾涸照片。

 

“金門長期缺水,去年降雨特別少,很多水庫都乾涸了,一些地方甚至看得到沙洲。”葉晉良説,福建供水一年多後,金門的地下水得到很好的涵養,現在每個湖庫都有八成滿。“福建供水給金門帶來的生態效益是無價的。”

 

離開田埔水庫,記者來到一處凈水場。福建所供的水與金門湖庫的水,分別從兩根進水管中流出。肉眼可見,福建的水更為清澈。凈水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福建供水濁度低,水質穩定良好,處理起來成本大大降低。

 

渠到水成 造福民眾——福建供水一年多來金門探訪記

 

金門縣自來水廠一處凈水場的工作人員查看凈水設備運行情況(9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在金門縣自來水廠,特製的馬克杯上印製著福建向金門供水的幾個重要節點,並配上了幾行字:源從山美、匯集晉江、淌入龍湖、惠饗田埔。

 

“目前水廠一天處理水量2.3萬噸,其中來自福建的供水約1萬噸。”金門縣自來水廠廠長張武達介紹,等明年金門新的凈水場建成營運後,大陸日均供水可增至1.5萬噸。

 

“金門地方小,水庫可蓄積的水量太少。這幾年極端氣候變化大,有時鬧水災,有時大乾旱,令人頭疼。”張武達説,有了福建的穩定供水,金門人安心多了。

 

在張武達看來,福建向金門供水一年多來,最明顯的是地下水減抽取得明顯成效。金門酒廠釀酒用地下水,一些餐廳和民眾也在用地下水,常年汲取讓金門地下水水位明顯下降。現在,金門西半島已先停抽4口地下井及部分水井減量抽取,每日平均減抽量約為3000噸,減抽比例已達25%以上。

 

另外,凈水産能提升,凈水用藥與成本降低。以水廠自己操作的榮湖凈水場來説,採用福建供水後,凈水産能由每日3000余噸提高到5000余噸,産水效能大幅增加約6成以上,而凈水損耗由40%降為5%至10%。榮湖凈水場所用的次氯酸鈉、PAC及硫酸鋁等藥劑減少為供水前的30%至60%。

 

渠到水成 造福民眾——福建供水一年多來金門探訪記

 

金門縣自來水廠一處凈水場的工作人員查看凈水設備運行情況(9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據介紹,福建供水經凈水場處理後提供民生使用。記者走訪金門一些民宿業者,他們表示,隨著遊客增多,金門用水量也在增多,有了福建供水就不用擔心了。

 

在民眾反應方面,張武達説,“福建水源和本地水源經凈水場處理後,口感差異不大,民眾幾乎沒感覺。”

 

“民眾沒感覺就是好事,説明他們喝得健康。”金門縣自來水廠前任廠長許正芳説,福建供水非常清澈,凈水場簡單處理一下就可達標。

 

許正芳在自來水廠任職時,每天刷牙時都會喝一口自來水。他説,福建供水口感更好。對大部分金門民眾來説,他們可能無法像許正芳一樣感受到口感差別,但來自福建的水,對他們仍有不一樣的意義。

 

渠到水成 造福民眾——福建供水一年多來金門探訪記

 

金門縣自來水廠技士葉晉良在引水工程閥室內查看設備運行情況(9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福建向金門供水後,葉晉良接到過一通來自台灣島的電話。“電話裏這位金門鄉親詢問我,福建供水何時送到金門家裏,他要趕回金門嘗嘗家鄉水。”葉晉良説,自己為供水的海底管線忙碌多年,這通電話讓他覺得所有努力都值得,兩岸割捨不斷的親情令人動容。

 

“福建向金門供水歷經20多年,可以説是渠到水成。”金門縣長楊鎮浯説,在許多人的努力以及兩岸因緣俱足的大環境下,福建向金門供水得以實現,給金門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通水的寶貴經驗,未來可以提供給通氣、通電、通橋做參考,這些都是我們金門鄉親引頸期盼的。”楊鎮浯説,“金門願意在兩岸之間扮演橋梁和紐帶作用,讓大家看到兩岸合作産生的巨大效能。”新華社台北9月24日電(記者許雪毅、趙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