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科技創新是中國發展的不竭動力

編輯:王紫微|2019-10-07 10:25:06|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年近九旬的中國女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屠呦呦團隊從中國傳統醫學中汲取智慧,研究發現了以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方法,挽救了全球數百萬瘧疾患者的生命。這一醫學科研成果,是新中國70年科技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

 

創新是中華民族鮮明稟賦,也是中國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70年來,新中國從“一窮二白”的科技弱國成長為舉足輕重的科技創新大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科技創新道路,為經濟增長持續注入動力。從基礎科研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化學、材料、物理等學科走在世界前列,到涌現出量子通訊、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導航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中國科技事業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乃至在某些領域領跑的歷史性跨越,成為全球創新版圖中日益重要的一極。

 

中國科技創新70年來取得顯著成就,與國家層面高度重視密不可分。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號召“向科學進軍”,到改革開放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論斷;從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確立“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70年來,頂層設計對中國科技創新起到了關鍵的引領與導航作用。

 

近些年,中國政府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科技創新的發力點,堅持以市場需求促創新,不斷推動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探索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産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創新發展新路徑。目前,中國企業在全社會研發投入、研究人員和發明專利的佔比均超過70%,阿裡巴巴、華為、騰訊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創新型領軍企業不斷成長壯大,推動中國在人工智能、5G、移動支付、高鐵、新能源汽車、金融科技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同時,中國致力於打造促進科技發展的“軟環境”,大力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完善科研人才的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研發經費規模逐年擴大。去年,中國研發經費規模達到19678億元,居世界第二;研發支出佔GDP的比重達2.19%,超過2017年歐盟15國平均水準(2.13%);研發人員總量在2013年超過美國,已經連續6年穩居世界第一。強大的人才優勢使中國成為微軟、IBM等全球性科技公司的科研基地。目前,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居世界之首。在世界知識産權組織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中國升至第14位,連續五年保持上升勢頭。

 

科技是人類文明的結晶,開放包容是科技進步的硬核。新中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在自主創新的同時,通過以互利共贏為基礎的國際技術合作,為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難題做出了傑出貢獻。比如,中國已計劃在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建造,並邀請世界各國利用未來的中國空間站開展艙內外搭載實驗等合作。對此,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前會長馬丁•巴斯托評價説:“這史無前例,令人激動,將給很多沒有機會進入太空的國家提供機會。”在應對糧食安全、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等人類共同挑戰方面,中國科技創新同樣也在持續貢獻力量。

 

當前,人類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的機遇,世界經濟增長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刻,中國的科技創新無疑正不斷釋放新動能。去年,中國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1.7%、8.9%和8.1%,信息服務業同比增速高達30.7%,移動遊戲、網絡購物、旅遊平臺、大數據雲計算等行業都誕生了一批獨角獸企業。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認為,到2040年,中國和世界其他經濟體彼此融合,有望創造22萬億至37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相當於全球經濟總量的15%-26%。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已經明確表示,中國願在人工智能領域與各國“共推發展、共護安全、共享成果”,願同各國分享包括5G技術在內的最新科研成果。這一開放包容的表態,無疑有助於全球共同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推動人類整體科技進步與世界經濟增長。

 

客觀來説,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整體科技水準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根據世界頂級科學期刊《自然》衡量各國或者研究機構基礎研究的産出指標,2012年以來,中國始終排在第二,“自然指數”僅為美國的二分之一。這説明,中國在創新領域還有很大潛力。未來,中國將順應全球科技技術發展潮流,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在實現自身科技進步的同時,惠及更多國家和民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