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賢:民進黨當局攻擊“26條措施”暴露其“陰暗”“包藏禍心”
11月4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0個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下稱“26條措施”)。這26條措施包括,為台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的13條措施,內含臺企同等參與重大技術裝備、5G、循環經濟、民航、主題公園、新型金融組織等投資建設的政策;另外13條則面向台灣同胞,為臺胞提供從領事保護到購房資格、分類招考等方面的更多便利和支持。
對於“26條措施”的出臺,國臺辦發言人明確表示,此舉是為了進一步回應臺胞訴求,使他們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希望他們發展得更好、獲得更大利益。
這並非大陸首次向台灣企業和台灣民眾釋放“惠民大禮包”。去年2月28日,大陸曾發佈《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下稱“31條措施”)。隨後,各省市亦相繼加碼,紛紛推出“惠臺55條”等措施。
相較于“31條措施”,“26條措施”的名稱雖只多了“進一步”三個字,含金量卻不可同日而語。就有臺媒指出,“26條措施”比“31條措施”更為具體與明確,對臺企、臺胞實施同等待遇的規定更加細緻具體,也更務實與更具操作性。具體而言,“31條措施”以宏觀大方向性政策為主,“26條措施”則具體到各領域。如,臺企可參與大陸5G技術研發;在大陸學校的臺籍教師、臺生可持臺胞居住證申請公派留學;臺胞可以內援身份參加大陸各種體育聯賽;臺胞可在海外的中國大陸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等。
對於“26條措施”的出臺,無論是台灣企業界人士還是普通民眾,都是一片叫好之聲。不過,就在島內民眾和臺商為“26條措施”感到歡欣鼓舞時,民進黨當局卻“如臨大敵”。面對大陸方面向台灣民眾釋放出的“惠民大禮包”,民進黨當局迫不及待地跳出來進行詆毀抹黑。陸委會不僅在第一時間指責大陸的“26條措施”是“名為惠臺,實則利中”,還誣賴大陸此舉是意圖分化台灣內部,企圖介入影響台灣選舉。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表示,(臺當局的反應)進一步暴露了他們與廣大台灣同胞利益為敵的陰暗心理。民進黨當局對島內民眾的呼聲充耳不聞,對百姓的疾苦視而不見,除了造謠抹黑,就是恐嚇懲罰,不斷為台灣同胞獲得利益福祉設置障礙,處處壞台灣同胞的好事。陸委會的言論毫不奇怪。可以想像,我們越是為台灣同胞的利益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他們就越會跳得更高。在他們心目中,只有一黨之私的政治操弄,毫無民眾利益福祉。
台灣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在接受採訪時則認為,民進黨當局的反應,不僅“陰暗”,而且“包藏禍心”。“蔡英文執政三年多時間以來,推出一系列惡法,要把人民炮製成所謂的‘中共代理人’,對民眾實行綠色恐怖執政。相較而言,大陸卻推出面向臺商和臺胞的進一步優惠措施”,黃智賢認為,當蔡英文當局用渲染“抹紅”恐嚇台灣民眾,大陸則端出“政策牛肉”照顧台灣民眾。這場“愛台灣”比賽,民進黨如再不改變路線,必定出局。
黃智賢認為,從民進黨的強烈反應來看,大陸的做法確實踩到了民進黨當局的痛處。可以想像,大陸越是為台灣同胞的利益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他們就越會跳得更高。民進黨的“兩岸對抗政策”如果再不“發夾彎”,“下架民進黨”終會成全臺最大黨。
“台灣的未來在大陸。”黃智賢指出,大陸通過出臺政策讓台灣民眾逐步在大陸享受平等待遇,使他們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分享大陸發展機遇。“這是台灣人渴望已久的機會,民進黨根本阻擋不了”,黃智賢認為,民進黨當局阻擋不了“31條措施”,也同樣阻擋不了“26條措施”——事實上,一年多前,大陸公佈“31條措施”時,陸委會和民進黨當局就已經百般詆毀。不過,事實卻是,“31條措施”獲得廣大臺胞的熱烈歡迎,越來越多的臺胞臺企因之受益。
“26條措施”的出臺表明,大陸不再管民進黨當局耍什麼伎倆,而是直接把台灣民眾真心當成同胞對待,而是直接服務於台灣人民,讓民眾有感。黃智賢認為,真心會換來民心。這樣做,值得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