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長臂管轄’妄圖亂港製華”——專訪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鄧飛

編輯:母曼曄|2019-11-27 11:10:39|來源:新華網

“美方‘長臂管轄’妄圖亂港製華”——專訪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鄧飛

11月25日,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鄧飛在香港接受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 李震 攝

 

對於美國國會日前通過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鄧飛日前在香港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相關法案是反中亂港分子和美國一些反華勢力長期相互勾結的産物,是明目張膽地給暴徒撐腰打氣。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長臂管轄”,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妄圖以此來要挾特區政府的依法施政,削弱中央政府對香港的管治權,進而以搞亂香港來牽制中國發展。

 

鄧飛表示,在反中亂港分子的積極配合推動下,美方其實醞釀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已久。在香港修例風波持續五個多月尚未平息的背景下,美國國會日前通過此法案無疑將對暴徒起到鼓動作用。

 

鄧飛指出,對於反中亂港分子而言,相關法案為他們實施暴力活動提供保護傘;對於美國一些反華政治勢力來説,相關法案就是一個以港製華的重要抓手。

 

“美方此時通過涉港法案,是想以此來要挾特區政府的依法施政,削弱中央政府對香港的管治權,讓特區政府、愛國愛港人士在處理暴力活動時投鼠忌器。”鄧飛説。

 

對於一些別有用心的外國政客對香港人權與自由狀況的污衊之詞,鄧飛表示,自回歸祖國以來,香港一直在不斷地拓展與豐富自由、民主權利以及法治實踐。在回歸前的殖民統治時期,英國委任的港督擁有絕對權力,行政、立法、司法都受其支配,那時香港人的政治自由和民主權利跟今天根本沒法比。

 

“美方‘長臂管轄’妄圖亂港製華”——專訪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鄧飛

11月25日,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鄧飛在香港接受記者專訪。 新華社記者 李震 攝

 

“香港一些別有用心的反對派媒體和政客故意忽視這些積極變化,顛倒是非黑白;而部分回歸之後才出生長大的香港年輕人,根本沒有在殖民統治時期生活的經驗,在被人洗腦之後,居然想當然地認為殖民統治時期比現在有更多自由、民主,十分荒唐可笑。”鄧飛説。

 

對於美方在相關法案中提出的所謂重新考慮和審視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與政策,鄧飛指出,香港獨特的經濟地位從根本上來講是國家憲法、香港基本法和“一國兩制”賦予的,並獲得相關國際組織和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並不是哪個外國政府給予的“恩賜”。

 

對於相關法案威脅制裁特區政府官員、愛國愛港人士,鄧飛表示,這是典型的“長臂管轄”,從自己國家利益出發,通過制定國內法,來干預別國內政,用國內法取代國際法。“合不合法,自己説了算,不管他國主權,不顧國際交往基本準則,是典型的霸權主義邏輯。”

 

鄧飛指出,很多國家都遭受過美國“長臂管轄”的霸淩,現在美國又把魔爪伸向了中國的特區香港,威脅不承認香港獨特的經濟地位,還企圖針對個人,制裁相關官員,妄圖使特區政府官員、愛國愛港議員及人士有所顧忌,從而不敢站出來堂堂正正地維護國家利益。這是極其野蠻的霸權行徑。

 

“現在中國的國家實力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不敢小覷的。如果有一天美國真的像法案所説的那樣制裁香港,相信國家絕對不會坐視不管。”鄧飛強調,美國在香港有著巨大的金融及商貿利益,美國國會通過相關法案,將嚴重影響兩地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

 

“不可能中國打開門跟你美國做生意,讓你賺香港的錢,但同時又要忍受你的恐嚇。天底下哪有這種道理?”鄧飛説,相關涉港法案只會是一把“雙刃劍”,限制香港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限制美國自己,美方若一意孤行,美國在港的商業利益必定受到損害。

 

“美方‘長臂管轄’妄圖亂港製華”——專訪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鄧飛

11月25日,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鄧飛在香港接受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 李震 攝

 

鄧飛指出,相關涉港法案對香港法治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因為法治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説對一些人嚴正執法,對另外一些人因為要顧及所謂的政治後果,擔心被外國制裁,就不敢執法了,這會損害香港法治的公正性。“特區政府應繼續依法辦事、嚴正執法,不必顧慮太多。”

 

鄧飛認為,修例風波發生以來,一些西方媒體和政客對暴徒的極端暴力行為視而不見,顛倒黑白、混淆是非,讓西方社會對香港發生的暴力違法行為沒有全面、客觀的認知,産生很大的誤解。

 

他建議,特區政府要及時向全世界發佈權威信息,講清事件的客觀真相,不能讓那些污衊之詞在國際社會流傳。

 

“奉勸那些反中亂港分子還是立刻懸崖勒馬為好,千萬不要以為這樣打砸破壞和搞亂香港,就可以威脅中央政府在原則問題上讓步,這是不可能的事,癡心妄想。同樣也不要幻想通過對香港的暴力破壞,能換取西方的一些所謂同情或支持,真到大禍臨頭時外國勢力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出手相救。”鄧飛表示,如果暴力活動繼續下去,只會給香港的法治、經濟以及社會民生造成巨大損害,最後承擔這一切苦果的只會是整個香港社會。(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劉明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