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要商量的是“如何統一”而非“是否統一”

編輯:左妍冰|2019-12-20 17:52:29|來源:華夏經緯網

國臺辦主任劉結一最近在《人民日報》以《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為題撰文指出,兩岸已經形成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進而邁向和平統一,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民意基礎。文章深刻分析了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關於對臺政策的論述,值得各界仔細研讀。

 

這三年來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係,導致一些人對兩岸關係前景産生懷疑和悲觀的情緒。劉結一的文章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關於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顯示了大陸方面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信心和能力。這意味著不論兩岸關係出現什麼樣的風風雨雨,不論遇到什麼樣的艱難險阻,都動搖不了中國大陸實現國家統一的目標。民進黨以為自己執政了,以為只要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以為有美國撐腰,就可以阻擋統一,這顯然是癡心妄想。

 

兩岸必然統一。這並不是大陸方面一廂情願的想法。正如劉結一在文中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更有能力、更有條件推進祖國統一。”

 

首先,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從根本上決定著兩岸關係走向。我國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極大提升,而且在兩岸實力對比上,大陸已經對台灣形成全面性、壓倒性優勢,將不斷增強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力、吸引力,不斷增強對兩岸關係發展的牽引力、主導權。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産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

 

第二,兩岸已經形成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大陸現為台灣最大出口市場、最大進口來源地、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和最大島外投資目的地。而且受惠于“31條措施”給予臺企臺胞與大陸企業、大陸居民同等待遇,越來越多的臺商、臺青到大陸發展,進一步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民意基礎。

 

第三,國際社會一個中國格局持續穩固。民進黨當局執政三年就丟了七個“友邦”,只剩下15個,可見“台獨”在國際社會毫無立足之處。

 

在統一的問題上,兩岸要商量的已不是“要不要統一”,因為“統一是一定要實現的”,這個問題絕對沒有商量的餘地。可以商量的是“如何統一”:大陸方面當然希望是“和平統一”,台灣民眾大概也不想“武力統一”吧。

 

習近平今年1月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既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又有利於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習近平強調,“一國兩制”的提出,本來就是為了照顧台灣現實情況,維護台灣同胞利益福祉。“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會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和感情。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後,台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私人財産、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

 

由此可見,大陸方面充分照顧台灣同胞的利益,台灣民眾不應被民進黨的謠言所迷惑,而應客觀、認真地思考大陸方面的對臺政策。來源:大公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