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台灣姑娘打開的西藏“文化之窗”

編輯:左妍冰|2019-12-23 10:38:10|來源:新華社

新年將至,中國各地的文創臺曆琳琅滿目。雪域之都拉薩出現了一款唐卡臺曆,它由三位西藏當代唐卡大師的12幅代表作品組成,並配以小巧的純銅底座,既實用又充滿藏文化氣息。

 

這是“醍醐”帶給人們的一份新年禮物。2014年,台灣姑娘華婉伶和其他三位聯合創始人分別從北京、上海、廣東辭職來到拉薩,成立了西藏明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立“醍醐”品牌,從此這裡多了一個發現、傳播西藏文化的平臺。

 

談起初心,華婉伶説,除了唐卡、造像,西藏還有非常燦爛的當代文化藝術。他們想用現代語言表達傳統西藏,讓人們從藝術角度了解西藏。

 

“我與西藏緣分很深。”華婉伶告訴記者,她大學畢業後曾到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支教一個月,後作為交換生又到中國人民大學學習了半年。在北京,她認識了同為“醍醐”聯合創始人的藏族丈夫。

 

起初,他們主要做藝術策展。5年來,他們在拉薩、台北、上海、深圳、成都等地舉辦了10余場展覽,並先後在拉薩、上海成立醍醐藝術中心。

 

作為土生土長的台灣人,2015年春節期間,華婉伶和夥伴們將80余件西藏經典當代藝術品帶到台北的長流美術館,為當地群眾打開一扇了解西藏文化的窗口。唐卡、擦擦、當代繪畫……10余天裏,上萬名台灣觀眾被西藏藝術的魅力所吸引。

 

華婉伶打開畫冊目光落在“冰佛”作品上,她介紹説,這是西藏藝術家嘎德先用拉薩河水塑造一尊“冰佛”,然後在它慢慢消融過程中拍攝的。“這一作品被著名藝術批評家栗憲庭稱讚為西藏當代藝術的里程碑。”

 

“藝術家需要好的平臺展示作品,我們收藏這些心血之作,是希望使它們在現代傳播平台下為更多人所知。”華婉伶説。

 

為讓西藏藝術更親民、生活化,他們開發了數百種文創産品,取名“醍醐·來自喜馬拉雅的禮物”,並連續4年獲得西藏旅遊商品大賽金獎。如今,“醍醐”被授予“西藏自治區文化産業示範基地”稱號,並在拉薩八廓街、上海等地開了5家商店。

 

“醍醐”還與一位從澳洲留學回國的藏族姑娘丹瑪合作,生産牦牛乳手工香皂。每一盒獨立包裝裏有4塊手工皂,分別配有藏紅花、檀香、黑枸杞、紅景天。小小的香皂産業帶動藏族婦女們實現家門口就業。

 

華婉伶介紹,他們的很多商品原材料來自藏區,既天然環保,又能帶動農牧民致富;還有商品與西藏文化息息相關,可以將傳統文化傳播得更遠。

 

他們還與當地一家藏醫院合作,採用25味珍貴藥材,生産出日間提神醒腦、夜間安神助眠的藏香,傳遞著西藏味道。

 

藏區隨處可見的五彩經幡為一位法國設計師提供了靈感。2019年她與“醍醐”合作,將經幡形象抽象化,設計出帆布袋和馬克杯,讓喜馬拉雅的顏色、祝福和智慧走進千家萬戶。

 

“我們和很多設計師、藝術家、手工合作社合作,目的就是生産出既有藏式風格又時尚的産品。”華婉伶説。

 

在他們的店裏,工作人員耐心地講解著每款商品背後的文化內涵和故事。每個打包起來的商品還會附帶一張小卡片,上面寫著“願這聖城拉薩的祝福為你的生活照一束光”。

 

“我從小在台灣就喜歡文創産品,對這個領域比較有感覺。希望來自雪域高原的禮物能帶給大家溫暖。”華婉伶説。新華社拉薩12月19日電(記者王學濤)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