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領航科技強國新征程

編輯:王瑞穎|2020-01-13 10:35:40|來源:央視網

1月10日,人民大會堂,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舉行。

 

在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向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黃旭華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頒發獎章、證書。

 

習近平領航科技強國新征程

 

△習近平向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黃旭華院士(右)和曾慶存院士(左)頒獎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準確把握科技創新與發展大勢,深刻分析我國科技發展面臨的形勢與任務,對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作出重點部署,為我國整體科技水準從跟跑向並行、領跑的戰略性轉變注入強大動力。

 

習近平領航科技強國新征程

 

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2016年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了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目標,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面對世界發展的新形勢,站在我國發展的新起點,習近平作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的重要判斷,強調“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必須具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

 

習近平領航科技強國新征程

 

△在西太平洋海域,“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離開“向陽紅09”科學考察船準備進入水中,進行中國大洋38航次最後一潛(2017年6月13日攝)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得有標誌性科技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部署下,我國科技領域集合精銳力量,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成就。

 

距離地面393公里的太空自動交會對接,這是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創造的中國高度;每秒9.3億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這是使用中國自主晶片製造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帶來的中國速度;最大下潛深度7062米,這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刷新的中國深度。

 

我國科技創新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重大變化,科技創新水準加速邁向國際第一方陣。

 

習近平領航科技強國新征程

 

習近平領航科技強國新征程

 

放眼當今世界,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

 

中華民族奮鬥的基點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創新。2018年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期間,來到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企業加強自主核心技術研發、推動産業優化升級情況。他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時不我待,要有志氣和骨氣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是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的。

 

近幾年,中國高鐵的飛速發展正是科技創新為人民的真實寫照。2019年底,我國高鐵運營里程達到3.5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一些偏遠或相對落後地區加入“高鐵圈”。新年前夕,我國首條智慧化高速鐵路及2022年冬奧會“門戶工程”——北京至張家口高速鐵路——開通運營。從自主設計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進的智慧高鐵,從時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張線見證了中國高鐵的科技創新發展。

 

習近平領航科技強國新征程

 

△2019年11月23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配套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50、51顆北斗導航衛星

 

2020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再次點讚科技創新、重大工程建設:嫦娥四號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登陸月球背面、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雪龍2”號首航南極、北斗導航全球組網進入衝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鳳凰展翅”……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領域的新突破,更加堅定了我們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習近平領航科技強國新征程

 

習近平領航科技強國新征程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習近平向黃旭華院士和曾慶存院士頒獎,同他們熱情握手錶示祝賀,並請他們到主席臺就座。親自為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頒獎,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人才的重視和關愛之情。

 

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寶貴的,一切創新成果都是人做出來的。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

 

習近平高度重視科技人才,十分關心改善科技人才的科研工作環境和生活。他曾説,要切實保障並提高科研人員的待遇,理直氣壯地讓真正有作為、有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名利雙收”。

 

獎金額度上調60%,從500萬元提升至800萬元,而且個人可自由支配……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額度和結構的調整,是以國家的名義對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的回報,也是對奮鬥在科研一線的“幕後英雄”們最好的激勵。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指出,“全部科技史都證明,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佔據優勢。”近年來,從“天眼”探空到“蛟龍”探海,從頁巖氣勘探到量子計算機研發……中國科技創新取得一批“叫得響、數得著”的成果,無一不凝結著科研人員的智慧與汗水。

 

習近平領航科技強國新征程

 

△2019年12月27日,C919大型客機106架機在上海浦東機場起飛

 

“充分尊重人才、關愛人才,紮實做好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工作,不拘一格降人才。”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研人才,對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推進出臺了一系列人才激勵保障措施。

 

2016年5月,習近平強調要把《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落到實處,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18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對現行人才評價標準進行系統科學分類,對不同類型人才不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

 

創新環境的改善及人才培養機制的完善,進一步激勵更多人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聰明才智。

 

習近平領航科技強國新征程

 

科技創新大潮澎湃,千帆競發勇進者勝。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構築強大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我們一定能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目標。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