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供應不打烊 20萬連鎖門店持續開業

編輯:王瑞穎|2020-02-10 16:56:45|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常供應不打烊 20萬連鎖門店持續開業

 

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保持正常經濟社會秩序至關重要。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全行業共同發起“保障供應,穩定物價,持續開業”倡議,盒馬、華潤萬家、大潤發、沃爾瑪、家樂福、永輝、超市發、物美等近300家零售企業約20萬個門店積極響應,覆蓋全國大部分地級以上城市。

 

專家指出,保供穩價是一場一定要打贏的硬仗,確保品牌連鎖零售門店正常營業,不僅有利於穩定供給、穩定物價,更有利於穩定市場情緒和預期。

 

日常供應不打烊、不斷貨

 

據介紹,“保障供應,穩定物價,持續開業”倡議發出後,近300家零售連鎖企業做出承諾:多方籌措貨源,及時補貨,重點保障米、面、油、蔬菜、肉、蛋、奶、速食麵等生活必需品供應,引導消費者適度購買、無需囤貨。這些企業同時加強連鎖門店價格行為統一管理,將積極開闢與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低價、平價生活必需品銷售專區,堅決杜絕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等行為。

 

2月8日上午,北京居民陳女士通過手機上的盒馬APP下單了香椿、菠菜、裏脊肉、智利車厘子,約定了送貨時間。下午4時10分,快遞員準時把新鮮的食品送到小區門口。“前陣子新鮮菜少,送貨不好約。現在我感覺基本恢復正常,商品也很豐富,只要取貨時做好防護就行了。心裏踏實了許多。”

 

阿裡巴巴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介紹,“目前,盒馬在全國的物資供應非常穩定。盒馬聯合餓了麼平臺,在滿足消費者線上購物需求的同時,還利用線下蔬果合作基地直採供貨、騎手配送到家的供應鏈路,確保居民生鮮供應不打烊、不漲價、不斷貨。”

 

為了給顧客提供安心安全的購物環境,各大零售門店按照有關要求全面加強了衛生消毒,並做好員工自身防護檢查。地面、購物車(筐)、扶手等,大多做到一天2次以上消毒;食品接觸面、刀具、加工生産工具等實時除菌消毒。

 

生産穩定、物流到位

 

零售門店商品充足,背後是“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的穩定生産、物流到位。據介紹,中糧集團積極組織貨源,每天發往武漢市場的大米超過200噸、麵粉麵條合計約50噸、食用油約300噸。中鹽集團提前與武漢市政府協商開通食鹽運輸綠色通道事宜,確定24輛應急物資運輸車輛,組織節日休假職工近百人做好裝車發運準備,確保武漢市及湖北省疫區的食鹽需求。

 

多地積極響應,保證供應充足。北京制定《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工作方案》,春節前投放儲備凍豬肉4000余噸,要求本市7家重點農産品批發市場、14家連鎖超市、15家連鎖餐飲企業和10家蔬菜直營直供企業同時開展蔬菜聯合保供工作。江蘇在春節前累計投放儲備肉達3500噸,動員盒馬鮮生、永輝等大型連鎖企業,加大生鮮、副産品、方便食品市場供應。

 

商家紛紛承諾不漲價。浙江省金華市市場監管局發起防疫産品銷售公開承諾活動倡議,848家藥品零售企業公開承諾相關藥品、産品絕不漲價。廈門上千家藥店承諾口罩零售售價不超過進價35%,酒精等消毒用品零售售價不超過進價30%等。江蘇省太倉市58家食品生産經營企業承諾不囤積貨物,不哄抬物價。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對本報記者表示:“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一些人隔離在家,多數人自己做飯。這時,生活必需品價格的穩定有助於穩住人心,使人們願意居家隔離,共同參與到抗擊疫情中。”

 

做更充分的準備

 

在全國各地積極響應下,目前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價格運行基本平穩。

 

商務部數據顯示,目前糧油價格保持平穩,百家大型農副産品批發市場糧食、食用油批發價格2月6日比節前(1月17日)分別微漲0.7%和0.5%。肉類價格小幅波動,其中豬肉、羊肉較節前微有上漲,禽類産品價格小幅下降。雞蛋批發價格比節前有明顯下降,蔬果價格略有上漲。2月6日,30種蔬菜批發均價每公斤5.49元,比節前上漲10.7%;6種水果批發均價每公斤6.46元,比節前上漲2.4%。

 

如何更好實現保供穩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對生産、銷售及物流都有不小的影響,因此保供穩價是個硬任務。”他認為,首先是相關生産能力要及時恢復並迅速增加。疫情防控目前處於最關鍵的階段,要做更充分的準備,增加相關生産能力十分重要。二是供應體系方面,要進一步把運輸等相關工作銜接抓細、抓實、抓好。“隨著疫情發展,中國各地也在積累經驗。當前要儘快在細節方面加以改善。”

 

趙萍認為,中國此前建立了糧食、豬肉等重要物資的儲備制度,今後有必要建立防疫物資保障機制以及相應的國家儲備。“近年來,世界各地疫情時有發生,公共衛生用品的需求已經從偶然需求轉變為一個國家長期性和戰略性的需求。因此,儘快建立防疫物資儲備,是保供穩價的重要制度性保障。因為它會發揮蓄水池的作用,在特殊時期能夠更好地保障市場供應,穩住價格。”(本報記者 徐佩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