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群體創業就業將獲哪些支持?新的就業增長點在哪?——權威部門詳解就業熱點問題

編輯:王瑞穎|2020-03-24 13:20:54|來源:新華社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六穩”工作,必須把穩就業放在首位。當前就業形勢如何?大學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將獲得哪些支持?新的就業增長點在哪?23日在京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權威部門回應了相關就業熱點問題。

 

為1.25億戶市場主體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社會生活和就業形勢都受到了一定衝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高杲介紹,前兩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同比出現了下降,2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出現了上升。

 

“總的來看,雖然現在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但我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穩定就業的基礎條件也沒有改變。”高杲説。

 

截至3月15日,全國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25億戶,其中企業3905萬戶,個體工商戶8353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219萬戶。這為擴大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企業是穩定就業的主體,只有良好的營商環境才能滋養企業成長壯大,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孫梅君表示,相關部門改善市場準入便利程度,提高監管效能,進一步營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為各類市場投資主體興業提供了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進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據介紹,目前企業開辦時間已經壓縮到5個工作日以內,工業産品許可證種類也由過去的24類壓減到現在的10類。同時,監管部門對群眾關注的商業賄賂、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等突出問題進行了集中整治,依法保護知識産權,增強了各類市場主體的投資信心。

 

針對當前形勢變化、政策實施中面臨的問題,高杲表示,下一步將推動各項助企惠民政策落地見效,簡化辦事手續,加快推動“一網通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促進企業儘快恢復正常經營、穩定就業。

 

支持大學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

 

我國農民工總量2.9億人,其中1.7億人外出務工;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規模創歷史新高。面對兩大重點就業群體,穩就業舉措將如何發力?

 

高杲説,國家將積極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産達産,引導農民工有序外出就業,支持就地就近就業,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就業。對於高校畢業生,特別是應屆畢業生,國家將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生予以補貼,明確要求國有企業連續兩年擴大招聘畢業生規模,通過擴大基層就業規模、招生入伍規模、就業見習規模、適當延遲錄用接收等多方面措施積極創造就業崗位。

 

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發揮“雙創”積極作用,更多采取市場化手段促進大學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支持“雙創”示範基地、孵化器等發展,增加大學生就業創業機會。

 

對此,高杲表示,各地通過出臺延長創業貸款貼息期限政策,加大對創業載體獎補力度等措施,引導建設“雙創”示範基地和國家創業投資基金,對支持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發改委將按照一定比例,免費提供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器等創業載體給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使用,為他們創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司長伍浩表示,正在籌劃中的2020年全國“雙創”活動周將重點舉辦返鄉創業項目對接、大學生創業項目對接等,通過和互聯網平臺企業的融合,進一步帶動中小企業創新。

 

推進“互聯網+”行動 培育更多就業增長點

 

“互聯網+”已成為就業一大增長點,數字經濟産業的快速發展,正悄然影響著我國就業格局和勞動力供求。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們再次深刻認識到互聯網等現代科技對就業的“重塑力”。

 

雲辦公、健康碼、在線教育……一個個在疫情期間變得火熱的新詞,背後是“互聯網+”帶來的新模式、新業態。比如,“少接觸”“不見面”的生活方式,催生了線上問診、無接觸配送等新模式。為了應對經營困難,很多企業探索出跨界經營、混合銷售、共享員工等新經營模式。

 

疫情正加快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腳步。高杲介紹,前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滑較多,但實物商品的網上零售額仍實現了增長,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同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認為,這些“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的快速發展,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幫助中小微企業脫困、穩定就業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未來一段時期,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步伐將大大加快。

 

據悉,國家發改委正在探索推廣“互聯網平臺+創業單元”新模式,重點發揮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新興技術優勢,在養老、托育、家政、鄉村旅遊、家電回收等社會服務領域,挖掘“雙創”帶動就業的潛力。

 

高杲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積極運用中央預算內投資等各方面資金,加快培育一批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數字經濟産業,加快改造傳統産業,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以培育更多經濟和就業的新增長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