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進口占全球比重約為11%—— 擴大進口,中國熱情依舊

編輯:王瑞穎|2020-04-07 13:19:21|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進口占全球比重約為11%—— 擴大進口,中國熱情依舊

 

上海海關最新統計顯示,3月1日至20日,上海口岸進口水果達1843批次,共計6.95萬噸,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八成多。圖為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關員對進口香蕉進行查驗。王翔攝 (新華社發)

 

鼓勵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增加國內短缺能源資源品進口;擴大農産品食品進口……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擾動,但是作為“世界市場”,中國積極擴大進口的態度和行動沒有改變。在穩外資、穩外貿、促消費的系列措施中,打通進口難點、堵點、痛點同樣是重要的發力方向。

 

“雲”招商、線上洽談、拓資源、穩訂單……當前許多企業也正採取諸多舉措,克服國際貨流不暢等進口端面臨的困難,保障貨品穩定供應。不少企業表示,將抓住機遇、化危為機,提高進口供應鏈運作效能,長期看,仍對中國進口市場有信心。

 

消費者“買進口”勁頭足

 

——前兩月中國進口肉類達125萬噸,同比增長69.6%;不少保稅區跨境電商進口業務逆勢增長

 

3天時間,200萬顆進口的新西蘭奇異果已被預約。這一數量,相當於8萬平方米奇異果園全年的産量!

 

3月23日,新果季的佳沛奇異果在京東旗下平臺全渠道首發預約。隨著産品熱度上升,預約數量還在不斷增長。“雖然預約數碼産品在業內已不稀奇,但在電商平臺上預約水果還是頭一次,這次預約的人數超出我們預期。”京東生鮮果蔬採銷部總經理周曉舟説。據介紹,新産季的佳沛陽光金奇異果均價約10元一顆,價格不便宜,但受到不少消費者歡迎。

 

對於買進口,消費者熱情不減。京東零售集團京東國際業務行銷運營負責人余榮華向本報記者介紹,截至目前,京東國際進口商品的整體銷售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第一季度整體訂單量同比增長近100%,其中50多個二級商品類目的增長都超過100%。雖然疫情對物流運輸等環節有一定影響,但線上消費的回暖帶動了進口商品的銷售增長。

 

在不少保稅區,跨境電商進口業務呈逆勢增長態勢。如浙江寧波保稅區今年前兩月累計驗放跨境電商進口申報單破1180萬票,同比增長27.8%;跨境進口額24億元,同比增長42.5%。商務部數據顯示,在應對疫情中,跨境電商釋放了巨大潛力,1—2月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174億元,同比增長36.7%。

 

在線下,進口需求也有所體現。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集團旗下有80多家進口超市,商品銷售情況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反饋。“目前看國內進口消費市場回暖在即,老百姓對於進口生鮮、水果的消費依然屬於‘剛需’。”集團總經理薛迎傑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集團國際貿易進口業務環比增長近3倍。

 

薛迎傑還介紹,在疫情爆發初期,就立即調整了商品進口計劃。除擴大肉類産品進口外,還加大了米麵糧油蛋奶等民生商品的進口力度,新增糧油、水産等新品類,同時加強新市場開拓,確保進口供應。比如當英國、德國豬肉相關産品出口受影響後,快速通過貿易港平臺的阿根廷、巴西客商鎖定替代貨源;一季度還新開拓了近700噸俄羅斯雞肉進口。

 

以肉類為例來看全國市場,中國海關總署3月3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進口肉類達125萬噸,同比增長69.6%。其中進口豬肉及豬雜碎共72萬噸,增幅達98.2%,幾乎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根據我們的接觸了解,海外客商對於中國消費市場恢復充滿信心。”薛迎傑説,這一方面源自國外疫情蔓延後當地消費的縮減,另一方面還是基於中國消費市場復蘇後的巨大潛能。

 

多種舉措確保供應

 

——機電、交通運輸設備、能源化工等行業進口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正發揮各自優勢,靈活應對挑戰

 

不過,近期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國紛紛採取更加嚴厲的防疫措施,對全球經濟和貿易的影響逐漸顯現,進口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商務部外貿司二級巡視員劉長于3月26日表示,確診人數超過千人的國家佔我進口的一半,我前十大進口來源國中有七國確診人數超千。海外停工停産範圍擴大,供應能力減弱。從目前情況看,機電、交通運輸設備、能源化工等行業進口受影響較大。

 

在日用消費品領域,進口的變化也被一些貿易商所感知。“一些海外工廠停工,加上貨運受阻,的確有一些貨物發不出來了。”浙江義烏市進口商會秘書葉麗芳對本報記者説,最近陸續有一些國內商家已經下單甚至匯完款項,但國外商品發不出來的情況。由於國際運輸通常時效較長,進口一般都是提前進貨,現在售賣的不少都是之前庫存的商品,或者不同商家之間相互調貨,儘量滿足需求,但不排除接下來一些商品缺貨的情況。

 

余榮華也表示,近期海外疫情的擴散,對一些商品的引入造成了一定影響。如疫情較嚴重國家和地區工廠停工停産、船運及航司資源緊張,讓海外商家的經營面臨不少挑戰。針對這些情況,京東國際積極與海外品牌、國際供應鏈、貿易商聯動,緊急備貨並協調物流資源,以確保供給側穩定供應。

 

針對疫情期間海外商家面臨的經營問題,京東國際多次發佈對平臺合作商家的扶持政策,比如對京東跨境物流倉配一體服務的商家(SOP入倉商家)提供物流補貼及支持等。線上商貿活動也沒有暫停。京東國際“雲招商”正在推開,今年將打造超過1000個以上全球爆款新品;同時還正在聯合韓國貿易協會舉行定期的線上洽談會,第一場已在3月底舉辦。

 

許多企業正發揮優勢,靈活應對進口業務面臨的挑戰。薛迎傑介紹,貿易港作為海外資源的流量門戶,同時擁有上下游近千家合作客商,這提高了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集團尋找替代貨源的效率。發揮國際貿易團隊豐富經驗和線下進口超市佈局的優勢,可以將終端消費、物流運輸、上游採購的整條進口供應鏈串起來,並及時調整進口策略。

 

中國市場被長期看好

 

——2月以來,中國新增審批7個國家14種進口動植物産品,新批准多國超600家企業在華註冊登記

 

3月28日,中遠海運“新洛杉磯”輪搭載著6個冷藏集裝箱、總重約100噸冰鮮豬肉,由加拿大溫哥華港抵達上海洋山深水港。

 

為了縮短從工廠到餐桌之間的時間,中遠海運提供從溫哥華到上海洋山港的直達服務,全程僅為14天。海運、港口、海關、邊檢等部門接力配合,也加速著冰鮮豬肉通關速度。貨物從抵港到放行,總共不到24小時,次日便已起運內地城市。

 

近期,為暢通外貿運轉,系列措施密集出臺,其中不少著力擴大進口。海關總署近日出臺“50條”措施清單,其中明確,各地海關要對防疫物資或企業復工復産急需物資進口,取消轉關限制。同時支持農産品食品擴大進口,加快準入進程,並在重點口岸開闢農産品、食品進口綠色通道,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優先檢查、優先檢測等。

 

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金海3月30日介紹,經統計,自2月1日以來,海關總署新增審批7個國家包括魚油魚粉、飼料添加劑等共14種進口動植物産品;新批准美國、哥斯達黎加、巴基斯坦等國家包括肉類、水産品、乳品等13種食品、600多家企業在華註冊登記。進口乳品36.7萬噸,同比增長38.3%;進口豬牛羊等肉類70.7萬噸,同比增長115.5%。

 

在物流運輸方面,各地海關進一步細化支持中歐班列發展的系列舉措。疫情期間,針對停靠中國的貨運航班、班輪被大幅縮減或取消的情況,深圳海關隸屬蛇口海關將中歐班列“起點”延伸至前海灣保稅港區,進一步打通國際物流通道。前兩個月,前海灣保稅港區進出口貿易額依然保持快速增長。

 

商務部方面也表示,下一步將密切跟蹤外貿企業在進口中遇到的難點、堵點、痛點,積極主動擴大進口,繼續辦好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提高進口便利化水準,加快推進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培育等工作。

 

商務部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進口占全球比重約為11%。對廣闊的中國國內市場,海內外企業長期看好。

 

“短期來看,消費品進口確實會受到海外供給端的影響,需要企業想方設法拓資源、穩訂單。但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在國家推進擴內需的背景下,國內消費市場將快速回溫,進口商品市場也將有顯著反彈。”薛迎傑説,我們將抓住機遇、化危為機,提高進口供應鏈運作效能,帶動一大批上下游企業,為國內消費市場服務。

 

余榮華也認為,看全年,國內市場對進口消費品的需求會穩中有增,整個進口行業的增長潛力依然不容小覷。“疫情衝擊下,人們對商品的品質關注度更高,這給具有‘品質’優勢的進口商品帶來‘商機’。由於境外疫情的發展,也導致進口商品消費需求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余榮華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