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新聞眼丨寧夏考察第一天,行程之間見深情
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寧夏考察。這是全國兩會之後他的首次國內考察,也是今年以來第六次出京考察。第一天的行程集中在寧夏中部的吳忠市。總書記看了一村、一河、一社區,每個考察點都寄寓著他的深情牽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時政新聞眼》帶您走進現場、細説端詳。
△獨家視頻:習近平在寧夏考察
△習近平寧夏之行第一天考察地示意圖
一村:“督戰”脫貧攻堅主戰場
紅寺堡,古為屯軍之地,上世紀末成為扶貧揚黃灌溉工程的主戰場。借助一級級泵站,黃河水被揚高數百米,源源不斷送上寧夏中部的亙古荒原。南部山區農民遷居到這裡,喝上黃河水,種上水澆地,從此告別缺水受窮的日子。近年來,紅寺堡區累計開發耕地70多萬畝,搬遷安置移民23.3萬人。
△扶貧揚黃灌溉工程。(資料圖)
習近平在吳忠的第一個考察點,就是紅寺堡區的一個移民村——弘德村。村裏現有1699戶、7013人,大都是從原州區、同心縣等地遷居而來。
△弘德村是“十二五”生態移民村,這是移民舊址與弘德村村貌。(總臺央視記者袁成剛、付博文拍攝)
弘德村去年整村脫貧,得益於這樣一條“脫貧路”:全村6646畝土地全部流轉給企業發展特色農業,種植紫花苜蓿、青貯玉米、甜瓜,創辦肉牛、羊等養殖專業合作社,開辦扶貧工廠等。弘德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000元。
△成年的西門塔爾牛價值2萬元左右。(總臺央視記者章猛拍攝)
△這位67歲的老人叫鄭耀明,在扶貧工廠做包裝箱生産工作2年,月薪700元。(總臺央視記者邢彬拍攝)
這是習近平第四次到寧夏考察,他始終關注著這片黃土地的脫貧大計。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組長的習近平第一次來到曾經“苦瘠甲天下”的寧夏西海固地區,被這裡的貧困狀態所震撼。他主導實施坡地改梯田、打井窖、吊莊移民等扶貧措施,改變了無數貧困家庭的命運。2008年、2016年,習近平又先後兩次到寧夏考察。2016年考察期間,他還在銀川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強調要切實做好新形勢下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今年3月,紅寺堡摘掉了自治區貧困縣的帽子。(總臺央視記者史偉、楊波拍攝)
在弘德村,習近平看望了村民劉克瑞一家。47歲的劉克瑞5年前因車禍致右腿損傷,尚未完全康復,現在村裏做看護蓄水池的工作。全家以養殖和務工收入為主,2017年脫了貧。
△劉克瑞(中)一家在新居的全家福。(總臺央視記者賈林拍攝)
2016年考察寧夏時,總書記曾説,“全國還有5000萬貧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實現全部脫貧目標。這是我當前最關心的事情。”時間邁入2020年第6個月,最關心的事情,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響鼓重錘,盡銳出戰,總書記親自“督戰”。
一河:重大國家戰略正在“落地”
習近平當天考察的第二站,是到黃河吳忠城區段了解當地保護黃河生態等情況。
△黃河吳忠城區段。(總臺央視記者陶鵬飛、郭寶來拍攝)
寧夏,沿黃9個省區中唯一全境屬於黃河流域的省份。黃河自中衛市南長灘入寧夏,過青銅峽,至石嘴山市麻黃溝出境,全長397公里。黃河寧夏段以前長期存在河道擺動塌岸劇烈的嚴重問題。1998年,標準化堤防一期工程啟動,初步歸順了河道流路、控制了河勢擺動。2015年又啟動二期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前全面完工。
△吳忠城區。(資料圖)
黃河,是近年來習近平國內考察的高頻詞。去年8月,總書記在黃河蘭州段考察後強調,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推動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一個月後,他來到黃河博物館和黃河鄭州段考察,並主持召開座談會,首次明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今年4月,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強調,要推動黃河流域從過度干預、過度利用向自然修復、休養生息轉變。5月考察山西時,他專程看了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
九曲黃河,大國血脈,韆鞦大計,一往情深。
△中華黃河樓,寧夏吳忠打造的沿黃城市帶標誌性建築物,高108米。(資料圖)
一社區:船的力量在帆上 人的力量在心上
當天,習近平還來到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金花園社區考察。去年,這個社區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金花園社區成立於2003年10月。(總臺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寧夏有回、滿、蒙古、壯等40多個少數民族,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回族人口占到36.69%。2018年9月,習近平為慶祝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欣然題詞:“建設美麗新寧夏 共圓偉大中國夢”。金花園社區就是寧夏各民族和諧聚居的生動縮影。
△金花園社區的志願服務採用“345”模式,即三級網格、四單服務和五項功能。(總臺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在金花園社區,有一位與共和國同齡的老人叫王蘭花。退休後,她組織成立“蘭花志願者之家”,除了幫群眾解決矛盾糾紛,還照顧社區空巢老人、留守兒童。2014年,王蘭花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考察當天,總書記與她親切交流。
△王蘭花(中)和她的志願服務隊隊員。(總臺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王蘭花曾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感動寧夏年度人物等榮譽。(總臺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2008年在寧夏考察時,習近平強調,在民族自治地區,切實加強民族宗教工作,對鞏固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經濟發展尤為重要。2016年考察寧夏時,總書記指出,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以發展促團結,以團結聚人心。
△金花園社區居民跳起扇子舞。(總臺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2015年9月30日,國慶前一天,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寧夏賀蘭縣立崗鎮副鎮長、“80後”回族小夥秦文博等13名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在會見現場,總書記深情寄語: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團結重在交心,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這是總書記多次提到的一句話。站在2020年的歷史節點,這句話更是有著穿越時空、直抵人心的力量。
△時政微視頻丨瞰看寧夏
在吳忠考察完一村、一河、一社區,習近平在寧夏還將去往哪些地方、關注什麼主題?請隨《時政新聞眼》一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