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河:黔山風物最清流

編輯:張旭|2020-08-03 10:56:59|來源: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呂慎 

 

貴州省畢節市的織金縣正式建城354年,論歷史,放在中原算作新城,但到了貴州卻是地道的古城。康熙五年(1666年),清政府析水西宣慰司下轄的隴胯、的都、朵裏、阿架四則溪(則溪,彝語:有倉庫的地方)設平遠府,後改為州,1914年改稱織金縣。這座小城,起筆不凡,僅在“改土歸流”後的第一個五年就建起了廟宇、橋梁、祠堂20多座,絕大多數保留至今,2006年這些建築以“織金古建築群”的名稱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織金河:黔山風物最清流

 

織金河鳳凰生態公園全景 李罡攝/光明圖片

 

説起織金的魅力,最獨特的就是織金的水。在莽莽烏蒙群山中,少有像織金這樣平坦的沖積壩子,烏江支流六衝河和三岔河在此匯流,當地百姓習慣將縣城周邊的河段統稱為織金河。河不深,水不大,卻顯示出人傑地靈的氣質。織金設府僅154年,就出了晚晴名臣丁寶楨,之後又不斷有名人涌現。織金也漸成貴州人眼中的一塊寶地,堪稱黔山佳處。

 

織金水源豐富,除了眾多溪流還有數不清的大小湖泊陂池、井泉潭塘。城東郊有荷花池,城南郊有金魚池,城西郊有西湖,城北郊有八步碧雲湖;織金河從城南郊鳳凰山而來,穿城北去,兩岸不到百步,便處處泉眼,因此也被稱為貴州的“泉城”。

 

織金河:黔山風物最清流

 

秀麗東湖 陳德彬攝/光明圖片

 

織金河:黔山風物最清流

 

平遠古鎮 光明日報記者 呂慎攝/光明圖片

 

織金河:黔山風物最清流

 

寶楨湖 陳德彬攝/光明圖片

 

織金河:黔山風物最清流

 

古城之夜 陳德彬攝/光明圖片

 

織金河上古橋多,史書記載的橋梁就有36座,月華橋、日升橋、回龍橋、太平橋、童生橋、興隆橋和仲機橋等7座橋梁被列為國保文物。古橋上的石欄杆,古拙質樸,不尚雕飾。彎腰一試,恰是放置背簍的高度,不由讓人感嘆古人以人為本的造橋理念。

 

織金河的一汪清流也曾瀕臨消失。20世紀80年代末,煤炭資源豐富的織金縣,小煤窯橫行,私挖濫採,污染嚴重。織金河流域內很多河段喪失了生態功能。2017年開始,織金縣下大力氣治理水環境,採取PPP模式,投資38.6億元,治理河段37.2公里,沿織金河建設了鳳凰生態公園、冒沙井公園、古泉聽音公園、寶楨湖公園及各主題公園節點間的河道沿線景觀。

 

每逢節假日,離城2公里的鳳凰生態公園就成了織金人必選的去處。6月18日,星期六,市民王金生夫婦帶著兩個孩子徜徉在鳳凰湖畔。“我們一家子都越來越愛織金河了!”王金生一手拉著孩子,一手指著清澈廣闊的河面,“這一帶以前像個垃圾場,上游淌下來的黑水氣味熏人。那時候怎麼能想到這裡現在成了孩子最愛來的地方?”他笑著説。旁邊的妻子自豪地補充道:“我去過大城市的生態公園,不如我們這裡的美。”此言不虛,近150公頃的園區內有山有水,有湖有河,大樹參天,綠草如茵。遊客中心、休閒廣場、兒童樂園、主題雕塑、創意空間、文旅商家,一應俱全。再看織金河下游的寶楨湖,是一座“可觀、可居、可遊”的濱水城市公園。公園由南湖和北湖兩個部分組成,南起向陽橋、北至官塘橋,園內運用中國古典園林的造景手法將亭、臺、樓、閣、軒、榭、橋等融入丁寶楨的生平事跡,如:啟蒙光陰、寒窗進士、毀家招募、舉薦錢塤、資建平遠、力主辦學、開闢鹽道、平遠軼事,既再現歷史人文,又營造優美意境。

 

“江山也要文人捧!”名流輩出的織金,山水自然少不了風雅。“東寺晚鐘,西山早雪,回龍涌瀑,鳳嶺朝宗,穿洞流雲,三潭滾月,雙流激浪,墨峰聳秀”,這聞之嚮往的“織金八景”也曾因織金河被污染而黯然失色。如今得益於水環境治理的成果,在東山寺下,三潭回龍之間建起了再現古代織金風物的平遠古鎮。走進古鎮猶如置身盆景之中,山似螺黛,泉潭相繼,清流不絕。景區內分佈著回龍潭、瓦窯龍潭、黃泥龍潭、豬粑粑龍潭等眾多水源,汩汩如泄玉,潺潺繞林間。遠處水榭傳來絲竹之聲,原來是織金縣老年大學的學員們在排練自創的樂曲。拉胡琴的鄧先生,65歲了,在織金河邊長大,見證了變遷,他説:“如今的織金河,水有以前那麼清,景卻比以前美,我們趕上了最好的風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