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已成“新難項”,民進黨醒醒吧!

編輯:左妍冰|2020-08-05 11:06:46|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

日前,台灣財政主管部門公佈了一系列經濟數據。2020年上半年,台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達668億美元,同比增長9.8%,為台灣主要出口市場中增長最快的地區;對大陸出口占台灣總出口比重上升到42.3%,創近十年新高。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1到6月,台灣出口到東南亞地區的增長率為-4.8%,且只佔台灣總出口量的15.7%。

 

四年前,民進黨當局提出所謂“新南向政策”,著眼于加強與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經濟聯絡,不惜砸重資,片面給政策優惠,誓言降低對大陸經濟依賴度,當時就飽受爭議。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前會長王屏生就曾表示,“新南向政策”是海市蜃樓,完全不切實際。時過四年,此項政策不僅沒有成功,結果還慘不忍睹,淪為笑柄。“新南向”變成了“新難項”。

 

台灣地區的輿論近期針對所謂的“新南向政策”進行了大量討論,很多人認為,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已經潰敗,在潰敗背後是無數台灣民眾財富的流失。不少工商企業界人士直截了當地評價:錯誤的政策就是一場災難。

 

關於民進黨當局推行的這一項計劃為什麼不能夠成功,台灣企業界人士一針見血地分析指出,是因為“新南向政策”違背了經濟規律。

 

民進黨所謂的“新南向政策”所力推的東南亞地區國家,不管是勞動力還是投資其他的成本都不低,而且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所以臺商在當地屢遭碰壁。而台灣地區與中國大陸的市場保持了長達二三十年的聯繫,台灣地區的商人早已經習慣了大陸經營的模式,東南亞地區的經營模式與中國大陸的經營模式相差甚遠,所以有很多臺商在進軍東南亞市場的時候都有些水土不服。而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東南亞的紡織業、製鞋業等行業如入寒冬,令很多臺商叫苦連連。

 

而臺商在中國大陸發展既有傳統優勢,又能不斷享受到大陸針對臺商臺企推出的各種優惠政策。更重要的是,中國大陸需求充足、市場廣闊,無可替代。

 

在新冠肺炎疫情侵襲全球的形勢下,大陸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大陸在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已達3.2%,優於外界預期,預估下半年增長率會再拉高。大陸的成功“突圍”,搶先於歐美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據台灣經濟專家分析,這代表的是短期內台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可能還要增加,今年內有可能破50%。

 

台灣輿論普遍認為,2020年上半年台灣的進出口貿易狀況,再次表明兩岸經貿關係的緊密和大陸市場對台灣經濟的重要性。兩岸的經貿往來與供應鏈結構自有其經濟上硬需求的存在,不會受政治的影響而改變,只要中國大陸經濟持續成長,這個關係就只會深化。

 

台灣經濟專家朱雲鵬日前投書媒體呼籲“重啟兩岸經濟合作”。他表示,兩岸在産業上已經做了細緻分工,在一條連續的供應鏈上運作,很難分割。台灣地區執政者希望兩岸關係愈行愈遠,最好是不相往來。如果把這種思考投入到經濟領域,對台灣的産業將是一場災難。

 

台灣《經濟日報》日前刊發社論指出,預估下半年全球其他地區疫情“高燒”不退,台灣對大陸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還會繼續上升,但臺當局似乎一直不願意面對此事實。未來如何精準掌握大陸“世界工廠”角色以及內需市場脈動,是台灣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違背了經濟規律的經濟政策是無法行得通的,更甚者會為地區經濟雪上加霜。如果民進黨當局不順應發展大勢,逆經濟規律而為,繼續鼓吹和推動其所謂的“新南向政策”,最後必將大大重傷台灣民眾的利益。可笑的“新南向”已經“難上加難”,民進黨當局快醒醒吧!(撰稿:左鎮)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