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探索適合老年人的交互方式

編輯:張旭|2020-08-10 17:07:08|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鄭蕾(山東女子學院副教授);宋瑞波(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教授)

 

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銀行、超市、水電暖繳費大廳等公共場所,排隊等候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即使當下電子支付如此便利,仍然有不少老年人習慣用現金交易;疫情來臨,使用健康寶等App來展示健康碼,也讓一些不會使用智慧手機的老年人遇到了瓶頸。如何從視覺表達到交互方式的設計上,讓老年人享受到飛速發展的科技為生活帶來的紅利,讓他們的“智慧”生活更加輕鬆、體面和有尊嚴?這是設計界需要深度思考和介入的環節。

 

藝術設計:探索適合老年人的交互方式

 

圖①

 

藝術設計:探索適合老年人的交互方式

 

圖②

 

藝術設計:探索適合老年人的交互方式

 

圖③

 

圖①② 老年人醫養服務App介面及智慧藥盒設計,風格清新、簡潔、直觀。

 

圖③ 為老年人睡眠服務所作的智慧産品設計,視覺元素清晰,人機交互方式便捷。

 

當前眾多的服務已經拓展到以互聯網為依託的各個服務平臺,但由於老年人自身生理特點及軟體設計的問題,他們依舊習慣接受線下服務。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隨著年齡會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認知感知能力逐漸變弱,尤其是感覺、知覺、思維以及記憶等方面表現尤為突出。對此,要從服務的系統性、軟體應用程式(App)的視覺與交互體驗、産品的物理特性等方面提升用戶的體驗。

 

首先,要從系統性高度、全流程角度,圍繞政府、社區、企業以及老年用戶的利益相關者,全面整合資金、物資、信息等服務資源,提升服務品質。其次,在介面設計中,強化老年人群的視覺感知,要適當增大字體、簡化文字,同時將文字與周圍的背景因素做明顯區分,並避免出現識別度較差的導航條和小圖標。動態視覺元素的運動速率和頻閃率也要適當減低。軟體介面的圖形首先要易懂,其次要簡潔,形象屬性要特別清晰。要加大介面設計中的容錯度,提高元素之間的區別度,加大各元素之間的色差。在觸覺方面,要避免在操作過程中出現過於精細的操作,人機交互要簡單、直接,並且要加強反饋的形式,將單一的震動轉變為震動加聲音或加色彩變化、大小變化等。

 

拓展單一感官的局限,融合多種感官形式,增強老年人信息接受效果。針對老年人在使用時容易誤將頁面關閉、修改等問題,要增加有記憶的系統還原功能,強化用戶的體驗。最後,在産品的物理特性方面,智慧化技術的應用也要充分考慮到老年用戶的接受能力,從物理交互、虛擬交互、聲音交互、動作交互等多個角度,探索最適合老年人的交互方式,在使用操作上做減法,簡化操作流程,乃至實現無操作,使老年人能夠實現無障礙使用智慧設備。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社會創新視閾下居家養老服務設計策略研究”(19BG113)課題組所做的睡眠服務系統設計,就是基於老年人的基本生理、心理特徵,重視老年人的用戶體驗,從系統化的角度,基於物聯網技術的進一步應用而進行的。老年人睡眠服務系統圖、服務App和介面以及觸點産品的設計,始終堅持以老年人為中心、重視用戶體驗的原則,實現服務的後臺複雜化和前臺簡潔化。同時,儘量減少操作複雜、用戶學習較難的可穿戴産品和智慧産品,減少或取消老年用戶的操作。在手機App設計方面,提高了色彩的感知度以及色彩與文字的識別度,豐富了老年人相對適應的交互方式並簡化了很多操作流程。

 

我們通過對患病老年人日常行為旅程的體驗研究,發現他們在使用家用儀器設備測量血糖、記錄血糖值、計算血糖平均值以及服用治療藥物等流程中的痛點,提出了改善用戶體驗的服務系統圖和服務藍圖,並基於此設計了App及適老藥盒。手機服務介面簡潔、直觀、易操作,有效降低了使用時間和頻率。適老藥盒的智慧設計,也有效提高了老年人定時、定量的服藥準確性,並讓醫生和家屬等利益相關者實現了有效監督。

 

在針對老年人社交需求而開展的老年人社交服務系統及App設計中,基於老年人對複雜文字識別的體驗問題,我們摒棄了以文字為主要內容的構建方式,強化了圖形的識別與交互功能,並進一步簡化了老年人使用App進行支付、交友的流程,也實現了語音與文字的無縫識別和轉換,方便老年人獲取信息和發佈信息。

 

我國針對老年人的適老設計才剛剛起步,用藝術設計的力量來提升老年人的交互便捷度,使基於信息技術的全新服務系統和智慧産品更加科學,更人性化,是迫在眉睫的話題。從老年人的視角出發,切實去感受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注重從視覺到功能等全方面的系統化設計,才能更有效地推動老年人的“智慧”生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