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交流是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蓬勃力量
在兩岸關係9月20日拍攝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現場。 當日,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在廈門舉行。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異常嚴峻複雜、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持續流行以及民進黨當局百般阻撓的背景下,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日前在福建省不僅順利舉辦,而且創新形式,線上線下既有特色又有亮點,充分彰顯兩岸民間交流仍然活躍,島內民眾追求兩岸合作的意願仍然強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海峽論壇大會上發表致辭時強調,兩岸關係發展的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科研室副主任張華説,講話是對兩岸關係發展動力源泉的重要判斷,對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的兩岸關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張華表示,雖然兩岸被海峽相隔,但大陸台灣同屬於中國,兩岸同胞血濃于水,這就是兩岸關係至今沒有被外來勢力人為割斷的基礎性力量。海峽兩岸曾隔絕38年,但阻斷同胞往來的人為藩籬終究被打破。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大陸的不斷努力和島內民眾的強烈呼籲下,時任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蔣經國最終同意解禁兩岸人員往來,開放兩岸交流,允許島內民眾赴大陸探親、觀光和興業。
正如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所説,在兩岸開啟交流30多年後的今天,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蘊含的內在動力、累積的深厚基礎已經形成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更不是眼前的困難和阻礙所能撼動的。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中國台灣網 尹賽楠 攝)
2016年,台灣地區執政黨輪替,民進黨成為島內的執政黨。執政幾年來,民進黨當局一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這個保證兩岸關係正常發展的政治基礎,反而在島內不斷推動“台獨”分裂活動,在兩岸民間交流中築墻拆橋,在兩岸經貿關係上“脫鉤斷鏈”。
2019年,民進黨當局密集出臺了所謂的“國安五法”和“反滲透法”,妄圖以法律形式制約和恐嚇島內民眾與大陸的交流。
今年,民進黨當局更是以防控新冠疫情為藉口,單方面中斷兩岸民間往來,限制兩岸經貿活動。在今年的海峽論壇舉辦之前,民進黨當局又在島內拋出了所謂的“三禁止”,即:禁止在台灣舉辦海峽論壇相關活動;禁止民進黨當局機關人員參與海峽論壇,無論是實體還是網絡,同時不樂見地方重要人員參加相關活動,還説“奉勸民眾及民間團體勿輕易參加”;禁止機關機構、個人或團體以任何形式參加涉及民主協商等活動。
民進黨當局還搬出所謂的法律,威脅和阻止台灣民眾參與海峽論壇的相關活動。由此可見,兩岸民間交流遇到從未有過的難題,其幕後黑手就是民進黨當局。
然而,令民進黨當局和島內“台獨”分裂勢力沒有料到的是,他們設置的重重障礙沒能阻止住堅持兩岸一家親的島內民眾參加海峽論壇的熱情,親民黨、新黨等政治力量以及島內各界別人士踴躍參會,出席論壇的臺胞人數達到2000多人。這充分説明,民進黨當局刻意修築的藩籬擋不住兩岸同胞往來,兩岸交流之橋也不是民進黨當局説拆就能夠拆掉的。
從兩岸經貿往來情況看,民進黨當局與大陸“脫鉤”“斷鏈”的圖謀都不可能成功。事實勝於雄辯,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貿易額大幅下降,但是,大陸與台灣地區之間的貿易額卻呈現逆勢上升之勢。據統計,今年1到8月份,兩岸貿易額累計1589.2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而且,台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在8月份達到了46.25%,創下歷史新高。
兩岸民間交流為何擁有如此強大的活力?張華説,最根本的原因是島內有相當多的民眾堅信,同為中華兒女,兩岸交流比斷流好,合作比對抗好。由於民進黨當局不停地“反中”宣傳,島內民眾目前對兩岸在短時期內實現統一有著各種各樣的疑慮,但是多數台灣同胞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台獨”勢力是不可能成功的,台灣的未來與國家統一息息相關。這不僅僅是因為島內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他們同時也看到了祖國大陸日益繁榮強大,並願為台灣同胞提供更多發展機遇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