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客家姐妹 “雲”歡聚 慶雙節
“雲”歡聚 慶雙節
“‘八月半’(中秋)吃了蜜柚,才像過節!”
“你們那邊還有娘酒煮雞啊,好‘滂湃’(豐盛)啊!”
“中秋快樂啊!雙節快樂!”
9月27日晚,在廣東梅州,台灣高雄、桃園的約五十位大陸新娘及其家人,現場通過網絡視頻連線“雲”歡聚,兩岸客家姐妹們用親切的客家鄉音閒話家常,共同歡慶中秋、國慶雙節。此次活動由梅州市臺港澳事務局主辦,台灣客家新住民(大陸配偶)文經交流協會協辦。
廣東梅州與台灣高雄、桃園客家姐妹“雲”歡聚
據了解,自2013年梅臺直航開通後,兩地交通來往便利,許多嫁到台灣的客家姐妹每年頻繁往返梅臺兩地。台灣客家新住民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鄧楷櫪表示:“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一整年的時間大家基本上都沒回娘家,留在台灣的好多姐妹一直想回來,非常想回來。”
鄧楷櫪説,“因為疫情,有些姐妹也許久未見了。中秋節是我們中國人重要的團圓佳節,協會辦這樣的活動,就是想讓大家通過“雲”上聚一聚,見見面。”
回到娘家廣東梅州的客家姐妹送上節日祝福
台灣高雄的客家姐妹送上節日祝福
互相扶持 走得更遠
目前,在兩岸共同組建的家庭中,大部分是大陸姑娘嫁到台灣,因此她們被人稱為“大陸新娘”、“原鄉新娘”,在台灣又被稱為新住民。據梅州市臺港澳事務局提供的數據,自1987年台灣當局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1988年開始海峽兩岸通婚以來至2018年30年間,廣東省梅州市共辦理涉臺婚姻登記9000多對,是廣東省涉臺婚姻登記人數最多的地市。
據台灣客家新住民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鄧楷櫪介紹,因為疫情,近幾個月一些姐妹難忍思鄉之苦,便就近飛到廈門,就地隔離14天后再輾轉回到梅州。“回家就很開心!梅州市臺港澳辦也一直跟我們協會有密切的聯絡,有新的政策新的消息都第一時間通知我們。”疫情期間,台灣客家新住民文經交流協會的工作人員跑遍台灣全省探望各地姐妹,關懷她們的生活和防疫狀況,並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鄧楷櫪介紹,“全台灣共約有38萬的新住民,客家姐妹主要分佈在苗栗、新竹、桃園、高雄等地。關於新住民的協會,目前台灣大概有上百個,但是之前沒有客家這一塊。”據介紹,台灣客家新住民文經交流協會于2019年8月籌備成立,是以團結新住民客家姐妹發揚客家婦女傳統美德、宏揚客家文化為宗旨,互幫互助,促進兩岸交流的台灣全省性的公益協會。目前有會員三百多人,會員涵蓋了從廣東梅州、惠州、河源等大陸客家地區嫁到台灣的姐妹。
從梅州嫁到高雄的盧梅珍説,“自從台灣客家新住民文經交流協會成立後,自己和姐妹們就找到了歸屬,有困難需要幫助都找它,協會就是我們的娘家,有娘家就有底氣。”
台灣客家新住民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鄧楷櫪:“因為新住民在台灣來講是比較弱勢的一群人,成立協會是希望身在他鄉的我們可以相互扶持,走得更遠、路更寬,擁有我們自己的一片天。”
兩岸溝通交流的重要橋梁
近年來,隨著交通的便利和大陸各項惠臺政策的陸續出臺,台灣客家新住民常年往返大陸娘家已成為常態。“大陸新娘”帶子女回大陸讀書,帶先生回大陸就業、創業的例子不勝枚舉。
“大陸新娘”張細清就把台灣的“甜味”引進到家鄉梅州豐順,種出了被讚為“甜過初戀”的青棗。相比其他臺胞,土生土長的“大陸新娘”們似乎更能看到家鄉的資源優勢與發展前景。
另有大陸新娘黃添燕,則是將原鄉的客家美食帶到了台灣。黃添燕經常回來請教媽媽製作家鄉鹽焗雞的方法,並將此手藝發展為自己在台灣的生存之法,創立了在台灣註冊商標的“二妹鹽焗雞”品牌,讓客家鹽焗雞香飄寶島。黃添燕感慨地説,“自己能夠有一番小事業,要感謝家鄉。家鄉的味道,媽媽的味道,讓我即使嫁到他鄉也不覺得孤單”。
“大陸新娘”已成為兩岸溝通交流的一道重要橋梁。(記者 曾萍 通訊員 黃鐘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