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台灣團隊鏡頭中的老街新生
泰可團隊拿著為梅城印記設計的抱枕等文創産品,在古街合影。
日前,2020閩清梅城印記夜間文旅集市在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浮橋頭街)舉行,共吸引了5.5萬人參加,通過線上平臺同步直播吸引31.5萬人次觀看。而在兩年前,這裡還是一個未經整修的老舊街區。
在兩年時間裏,有一支台灣團隊不僅通過鏡頭完整記錄下了老街重塑的全過程,還對閩清縣的非遺文化傳承人和老匠人進行採訪拍攝,並留存了影像資料,為當地的文化傳承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
見證梅城蝶變
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位於閩清縣梅城鎮,有福州地區首位狀元許將的故居、供奉陳靖姑的毓麟宮、各族宗祠等20余處古建築。整條街區仍然保持舊時街巷格局,充分展現閩清以“山、水、城”為主導的傳統城市空間佈局,被譽為閩清縣的“三坊七巷”。
2018年,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一期工程完成設計方案,開始改造修繕。在同年8月份舉行的“兩岸青年美麗鄉村設計大賽”活動上,曾芝穎的台灣泰可文創團隊通過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與閩清結緣,參與閩清縣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工程,負責一期工程紀錄片的拍攝、街區場景設計、開街活動及文創産品設計等工作。
“我們初來浮橋頭街看到的,是水災過後殘破的街道。再造重塑成為老街發展的唯一齣路。”回憶起在梅城開工的首日,曾芝穎依然難掩內心的激動。
2002年,有著300年曆史的吳氏祠堂被大火燒燬。吳氏宗親都很想把這座祠堂重建起來,但由於工程耗資不小,一直無法實現。此次街區整修,吳氏祠堂終於得以重修。泰可團隊用鏡頭記錄下吳氏宗親的喜悅:“這次政府幫我們圓了這個夢,非常感謝!”
梅城鎮居民黃勤增天天拿著相機拍攝工程的進展。泰可團隊也把鏡頭對準了他。鏡頭中,黃勤增開心地説:“梅城印記,我很想在這裡留下一些影像,拍老街的舊貌,拍換新顏的過程,讓子子孫孫知道老街的前世今生。”
當然,正如所有的改建項目一樣,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居民的不理解。一個當地大嬸因為修路引起不便頗有不滿。面對曾芝穎他們的第一次採訪,她可謂滿腹怨言。隨著工程的推進,道通路平,從街道到門窗瓦當全部修舊如舊,泰可團隊再次採訪大嬸時,她掏出自己寫的詩感謝黨和政府。
“開街那天,當地居民像過節一樣。這裡是他們的家。許多人不敢相信改造後的街區變得這麼美、這麼漂亮、這麼宜居,他們是打心眼裏高興和感恩。”曾芝穎説。
尋找記憶寶藏
“隨著採訪的深入,我們發現了越來越多梅城的‘寶藏’。”曾芝穎説,在拍攝紀錄片之餘,他們覺得還應該為這裡留下文化的記憶。
落篙是傳統閩南建築中的一項傳統技術。篙尺是閩南傳統建築營造過程中,木匠師傅用以代替圖紙進行設計及輔助準確施工的重要工具,而落篙就是指篙尺的設計與繪製過程。匠人不但要設計製作及組裝,還要注意尺寸、外觀美學等。
泰可團隊的導演陳忠峰通過鏡頭記錄下老師傅的傳統工法。“落篙技藝在台灣幾乎已經失傳,可是在梅城還有七八個師傅會。這些技藝要好好傳承下去。”陳忠峰説。
泰可團隊還拍攝了福建省級非遺閩清池園陶瓷製作技藝,並把茶口粉幹、閩清糟鴨等當地的土特産製作技藝作了一一記錄。
為了重拾逝去的記憶,泰可團隊把當地特有的油紙傘融入街區的地景設計中。如今,人們在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可以找到老街發展變遷的印記,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每一處都是閩清獨特文化遺存的載體。
閩清縣樟洋村有多處建於清朝的古建築,“如果只是在門口簡單寫幾行介紹就太可惜了”。除了建築本身,曾芝穎認為它背後的故事才是最精彩的。於是,她選取了其中的9座古建築挨家挨戶採訪。得知片子要對外播出,村民都紛紛把家裏讀書最多的孩子叫回來,作為出鏡人講述老屋背後的故事。
上爿厝的第十六代孫林根離開祖厝已經30年了,這次特意回來,以主人身份講述家族故事。“我們的祖先林乃雄公,是雍正年間的進士。大門門楣上的‘文魁’匾額便是朝廷頒給他的。”祖屋還承載了林根的童年記憶,“小時候,祖屋住的人很多,傍晚是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家裏有一個長輩很會説評書,小孩子圍著他,讓他講鬼故事,又緊張又愛聽,現在想起來依然是樂趣多多。”
文昌宮、爐邊厝、劉氏宗祠、威烈廟……如今,這些老建築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證”(二維碼)。以後,遊客只需要在門口用手機掃一掃,就能了解建築的歷史文化特色,還能打開“村民記憶庫”,聽老屋主人講述家族故事。許多村民都參與了影片的拍攝,歷史與情感相互交融,梅城的改造成了大家共同關心的大事,村民也由此逐漸找回了對村莊的認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