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千年瓷都起筆繪宏圖

編輯:張旭|2020-10-30 15:18:18|來源:新華網

江西景德鎮是中國最早的瓷業城市,曾與陶瓷一起在世界舞臺上閃耀過,又在現代化進程中褪去了光芒。

 

2019年8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印發《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這座千年瓷都被賦予文化新使命。轉眼一年多過去,景德鎮已展開陶瓷文化傳承的新宏圖,起筆之年可圈可點。

 

創新傳承路徑 喚醒文化記憶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窯”是景德鎮曾經的城市記憶。遺憾的是,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大多傳統瓷窯作坊被拆除,國家級非遺景德鎮傳統瓷窯作坊營造技藝也瀕臨消亡。

 

今年瓷博會期間,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舉行了明代葫蘆窯的復燒儀式,但更具意義的是,一批珍貴的景德鎮歷代瓷窯營造圖紙被捐贈給景德鎮陶瓷大學,用於學術研究。

 

而這背後是啟動於2009年的景德鎮歷代瓷窯復建復燒工程,以及數十位專家學者十餘年的心血。這些昔日已消失在城市中的10余座歷代瓷窯,已經被景區依據營造圖紙復建復燒,被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觀賞。

 

“歷代瓷窯跨越時空、重燃窯火,本身就是一種傳承。”捐贈儀式上,景德鎮古窯文化研究院院長周榮林説,希望以這樣的方式把千年陶瓷文化交給下一個一千年。而這僅僅是景德鎮創新陶瓷文化傳承的一個縮影。

 

制定地方性法規,起草形成《景德鎮市陶瓷文化創新傳承條例》草案初稿;加大陶瓷考古力度,掛牌組建禦窯博物院;編寫《千年瓷都》《景德鎮陶瓷文化》等陶瓷文化教材,69所中小學建成陶藝操作室……

 

景德鎮把握試驗區建設的歷史機遇,按照實施方案制定時間表、路線圖,一套頗具景德鎮特色的文化保護與傳承制度體系正形成。

 

革新發展理念 助推産業升級

 

在與新技術、新業態的融合中,景德鎮的陶瓷文化産業正實現著迭代升級。

 

讓“老房子上長出了新房子”的陶溪川文創街區幫助了上萬人創新創業,其闖出的新路被國內不少傳統陶瓷産區借鑒複製。

 

但陶溪川並未止步,於今年5月份建成直播基地,通過“網紅+電商+直播+集群”的模式整合主播資源,服務於陶瓷産業。目前已吸引“抖音平臺全國陶瓷直播産業帶”在陶溪川落戶。

 

“一方面,改變景德鎮當地手藝人傳統的線下銷售模式,拓展線上市場;另一方面,整合景德鎮優質供應鏈,為主播解決貨物來源與場地的問題。”景德鎮陶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馮俊認為,直播基地的建成,為陶瓷産業的創新升級增添了新渠道。

 

今年的瓷博會也首次引入“雲看展”方式,現場設有直播基地並開設“主播帶您逛瓷博”欄目。據景德鎮市商務局統計,5天展會期間,直播平臺線上觀展總計623.2萬人次,遠超線下觀展的30.19萬人次;線上交易量51.65億元,遠超7.8億元的線下交易量。

 

實施意見提出,建設標準規格統一、追溯運行順暢、鏈條銜接貫通的陶瓷産業供應鏈體系。據悉,景德鎮陶瓷集團已聯合天貓發佈《天貓景德鎮日用陶瓷企業標準》,引導消費者認識景德鎮陶瓷的分層標準,邁出了標準化道路上的第一步。下一步,景德鎮將籌建江西省藝術陶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探索中國藝術陶瓷評估標準。

 

景德鎮陶瓷大學與江西銳彩陶瓷原料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以鵝湖白雲母花崗斑岩為原料生産高溫日用細瓷”科技成果,近日通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鑒定。

 

項目負責人李月明告訴記者,一種新型白雲母花崗斑岩陶瓷原料被發現可替代傳統瓷石100%使用,有利於解決景德鎮陶瓷原料資源枯竭問題。而這正是實施意見提出的“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用結合的協同創新機制”的典型案例。

 

招才引智 “景漂”聚合效應初顯

 

湖北人肖學鋒在景德鎮實現了從地産界到藝術界的跨界,他運營的三寶蓬藝術聚落已成為當地的一種文化現象。國慶期間,三寶蓬舉辦的各類主題活動每日平均有上千人參與。

 

“選擇留在景德鎮,是因為這裡悠久的陶瓷文化歷史和良好的自然生態。”肖學鋒説,自由是這座城市的氣質,三寶蓬正依託於此打造以藝術家為核心的生活圈與秀場。

 

而肖學鋒最初只是景德鎮的一名普通遊客。據不完全統計,景德鎮的“瓷引力”每年吸引3萬多名“景漂”來學習交流,其中還有5000多名“洋景漂”。

 

根據實施意見,景德鎮將加大陶瓷人才引進力度。如,制定新一輪招才引智計劃,重點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制定短期人才來景工作服務辦法,吸引國內外專家、留學人員服務團來試驗區講學、諮詢和成果轉化等。

 

為更好地服務於“景漂”精英,景德鎮招才引智局在2019年9月成立景德鎮景漂協會,目前發展了130多名會員,這些會員大多在各自的領域擁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行業資源,且不局限于陶瓷行業。(記者袁慧晶、李嘉盈、張兆卿、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