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城市GDP50強:西安增速第一,萬億級城市或擴至22個
城市的活力是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的主要動力。疫情之後,城市之間分化明顯,哪些城市表現更加亮眼?城市之間又有了哪些新變化呢?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各大城市發佈的三季報,梳理了今年前三季度GDP50強城市,榜單顯示多個強省會城市增速位居前列,西安在各大城市中領跑,而部分副省級城市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強省會閃耀西安增速第一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前三季度50城GDP之和約為38.94萬億元,佔全國GDP的53.87%。從入圍門檻來看,第50名的濟寧前三季度實現GDP3179.21億元。
有31個城市前三季度GDP超過5000億元,有11個城市超過萬億元,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和天津。這其中,前十名之間的位次變化引人關注,除了重慶超越廣州升至第四外,直轄市天津退出前十行列。
根據前三季度的數據來估算,今年全年GDP超過2萬億大關的城市仍可能維持在5個;超過萬億大關的城市有望達到22個,即在去年17個城市的基礎上,有望再增加5個,泉州、南通、濟南、合肥和西安的可能性比較大。
從前三季度GDP增速來看,50強城市中有10個城市超過了3%,分別是西安、南通、南京、杭州、常州、長沙、濟南、福州、長春和廈門,這10個城市主要來自華東地區以及中西部的強省會。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華東地區的中心城市本身的經濟基礎非常好,今年以來投資幅度也比較大。另外在國際疫情影響下,很多訂單流向東部沿海地區,外貿大幅回暖,四季度這些城市的經濟會繼續加快回升。
包括西安、南京、杭州、長沙、濟南、福州等多個強省會表現也十分亮眼。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強省會城市腹地比較廣闊,聚集要素的能力在省內是最強的,本身的發展態勢就比較好,現在經歷了一波疫情後,這些城市首先反彈也是正常現象。
從具體城市來看,西安前三季度增速達到4.5%,在50強城市中位居第一。前三季度,西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比上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大型企業平穩運行,9家百億元企業合計産值增長25.7%。
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分析,目前來看,西安GDP突破萬億元的難度不大,因為疫情對西安的衝擊不大,西安的本地國企、央企、國防科技抗風險能力很強。另外,西安明年將迎來“十四運”,今年包括場館在內的投資力度很大。
前三季度南京GDP增長3.3%,繼續位列GDP萬億俱樂部城市首位。前三季度,南京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8.5%,工業投資增長6.9%。此外,隨著“四新計劃”的不斷推進,新基建類項目投資加快,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23.3%。前三季度南京高新技術産業實現工業總産值增長10.2%。
牛鳳瑞説,中國經濟是大國經濟,當前一線城市都成為了超大城市,特別是京滬兩市都進入到功能紓解的階段。相比之下,強省會城市還遠未到這個階段,還有集聚要素的廣泛空間,不僅可以從本省,也可以從其他地區集聚要素。
長春領跑東北
不僅是這些GDP萬億級以上或者準萬億級的強省會,一些經濟實力一般的省會,也在積極提高省會首位度。
比如,河北省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加大省會建設支持力度,打造石家莊現代化都市圈,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太原日報》近日刊發了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張文霞題為《提升太原綜合承載能力 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的文章稱,“與先進地區和全國重要城市相比,太原的承載力、輻射力、帶動力明顯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新興産業發展不足,創新資源協同作用發揮不充分,深化改革開放力度還需加大”。
文章認為,“十四五”期間,加快推進太原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對推動山西省高品質轉型發展意義重大,“新形勢下,太原應對標經濟發達地區的中心城市,補足發展短板,發揮地域優勢,增強綜合承載力和核心競爭力,提高首位度,努力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牛鳳瑞分析,中心城市從來都是區域經濟的龍頭,中國一個省份的幅員相當於歐洲一個大國。發展到中國工業進入中後期階段以後,在一些相對落後的地區,省會城市吸引要素的能力會凸顯出來。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省會城市都保持了快速增長,省會城市、區域之間的表現也在分化。比如在東北的四個副省級城市中,長春前三季度GDP增速達到了3.1%,名列前茅;相比之下,東北其他三個副省級城市(包括兩個省會城市瀋陽和哈爾濱以及單列市大連)增速都尚未轉正。
長春增速為何較快?廈門市統計局的一篇分析指出,長春“雖一、三産業發展落後於我市,但它的第二産業增長遠高於我市6.0個百分點,對比我市汽車産業還在下降7.1%的負區間吃緊爬升時,他們的汽車産業已實現16.3%的高速發展,汽車産銷量分別達到187.4萬和186.6萬輛,分別增長7.5%和5.7%”。
可見,工業尤其是汽車工業的快速增長是長春經濟快速增長的關鍵。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汽車工業是長春的主導産業,尤其今年的整體銷售形勢比較好,效益也比較好。另外各地地鐵、高鐵的建設加快,長春的軌道客車産業形勢也比較好。
衣保中説,東北其他三個副省級城市的一些基礎性、原材料的産業部門形勢還是不太好, 有的城市缺乏新的增長點。
牛鳳瑞也説,東北其他三個副省級城市的産業結構還是有一些問題,這也跟整個區域發展態勢直接關聯,他們本來是東北地區發展的龍頭,但現在整個東北地區處於結構轉型的陣痛期,所以這些城市受到的影響非常明顯。
在增速分化之下,城市之間的位次也發生變化。例如,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去年全年GDP總量位居倒數第二的長春,今年前三季度超越了瀋陽和廈門,位居第12位;相比之下,去年位居副省級城市第12位的瀋陽,被長春和廈門超過,降至第14位;去年位居副省級城市最後一位的哈爾濱,今年前三季度在所有城市中降至第47位,位居台州、洛陽、臨沂等三線城市之後。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50強城市中,包含了23個普通地級市,這23個城市中有22個來自東部沿海地區,只有1個來自中西部,即河南洛陽。去年入圍50強的另外一個中西部普通地級市襄陽,今年受疫情影響,退出了50強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