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從832到0,點讚脫貧路上的中國力量

編輯:王瑞穎|2020-11-24 09:32:1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這幾天,“脫貧摘帽”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門,從20日到23日,廣西、甘肅、貴州先後宣佈各自的貧困縣全部清零。特別是在11月23日下午,貴州省宣佈該省最後9個貧困縣實現退出,不僅標誌著貴州撕掉了千百年來絕對貧困的標簽,也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至此完成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今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7億多人擺脫貧困”的話題登上了網友熱搜榜。在2020年這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對於我國攻克脫貧攻堅的最後一道堡壘,網友們難掩興奮、倍感振奮,紛紛點讚“中國力量”,祝福“咱們的大家庭越來越富強,家庭成員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熱評:從832到0,點讚脫貧路上的中國力量

 

回首來時路,我國的脫貧攻堅進程可用“加速度”來形容。2014年,全國832個貧困縣名單公佈,它們的面積總和佔了國土面積的一半。從2016年開始,貧困縣脫貧的數量逐年增加,在2019年達到峰值。今年初,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2019年底未摘帽的52個貧困縣實施掛牌督戰,截至11月23日,這最後的52個縣也實現了全部脫貧摘帽。“加速度”令人振奮,但實現起來並不容易,包含了很多人的付出與努力。

 

脫貧路上的“加速度”,來自強大的合力。從2012年底到2019年底,我國貧困人口從9899萬人減至551萬人,每年減貧人口都在1000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從10.2%降至0.6%。這樣的速度與成就,離不開各省區責任明確、統領協作形成的強大合力。在攻艱克難的路上,貧困地區在各級幹部群眾擰成一股繩的幹勁帶動下,在苦幹、實幹、加油幹釋放出的強大力量下,在攻堅、鞏固、提升、兜底、整改等多個方面的多措並舉下,逐漸煥發出了勃勃生機,露出新顏。

 

脫貧路上的“加速度”,來自因地制宜的扶貧方法。“誰能想到,在這個莊稼都難成活的山溝溝裏,竟能增收致富。”“沒想到世代種地為生的農民也能吃起‘旅遊飯’,沒想到‘美麗’也能戰勝‘貧困’。”——脫貧後的村民們這些樸實的話,道出了他們對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幸福感。山還是那座土山,田還是那些旱田,但是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生活已經變了樣。這些變化,正是因為有了産業扶貧、電商扶貧、光伏扶貧等各種各樣的特色脫貧方法。靠著這些方法,貧困地區的人們建起了更加美好、充滿更多希望的新家鄉。

 

脫貧路上的“加速度”,來自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的穩步提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拿貴州來説,評估顯示其最後9個貧困縣基層幹部群眾對脫貧摘帽的認可度平均為99.12%,比去年的平均認可度97.95%高1.17個百分點,為近年來最高,表明基層幹部群眾對脫貧攻堅的成效越來越認可,這些都離不開當地群眾對自己未來生活品質會更好的自信。很多貧困地區底子薄、發展欠賬大,脫貧後仍需防止返貧,小康之路仍需夯實根基,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當地百姓掌握了“漁”的技能,他們自然不再擔心將來吃不到“魚”,對脫貧的認可度也就越來越高。

 

熱評:從832到0,點讚脫貧路上的中國力量

 

2020年是脫貧攻堅取得勝利的一年,但這不是終點,而是我們另一段新的奮鬥旅程的起點。從832個貧困縣到“清零”,這個“圓”,是咱們中國人一點一點拼出來的。有網友説得好:圓規為什麼能畫圓?因為腳在走、心不變。未來的日子裏,不斷提高百姓的獲得感、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仍是我們奮鬥的初心。這樣美麗的“圓”,我們還能畫出許多個。(文丨趙靜)

標簽: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