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綠水青山間的迴響

編輯:左妍冰|2020-12-02 10:05:14|來源:新華社

開欄的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美麗中國,照見我們更加美好的未來!12月1日開始,新華社開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專欄,充分展示各地各部門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積極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變革,以切實行動堅定走上生態文明之路,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中邁向新境界的生動實踐。

 

新華社記者胡璐、王俊祿、陳聖煒

 

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2005年8月15日,在浙江余村,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提出重要論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來,“兩山”理念指引中國經濟社會綠色變革,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不斷推進的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正生動繪出美麗中國、幸福家園的模樣。

 

守護綠水青山,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臨近歲末的余村,寒意濃重,但村民胡有乾家的農特産品卻銷售紅火。“這幾天,光冬筍就賣出去了十幾噸!”胡有乾高興地説。

 

15年來,余村堅定踐行“兩山”理念,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環村連綿竹海,如今是村民的“綠色銀行”。余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説,聚焦“筍、菌、茶、稻、藥”五大特色産業,村裏全力打響“兩山農耕”區域公用品牌,拓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不只是余村,全國很多地方都將好生態、好水、好空氣等作為生産要素,讓綠水青山真正轉化成金山銀山,也讓愛綠護綠、保護生態的理念走進人們心裏。

 

不久前,江西資溪縣“兩山銀行”掛牌成立。資溪縣常務副縣長張明春介紹,“兩山銀行”是一個“資源-資産-資本-資金”轉化的綜合性工作平臺,通過把各類生態資源以租賃、託管等方式收儲整合,再引進金融資本,開展生態資源所有權、經營權的抵押融資創新,實現價值變現。

 

以“兩山銀行”為抓手,資溪縣在全省率先落地“森林贖買抵押貸款”“景區收費權支持貸款”等綠色金融項目,截至今年10月末,全縣“兩權”抵押貸款餘額5.98億元,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貸款總額16.63億元。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兩山”理念引領中國廣袤大地發生深刻變化。“十三五”期間,森林旅遊得到蓬勃發展,遊客量達到60億人次。

 

國家林草局副局長李春良1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説,我國充分發揮林草行業資源優勢,在一個戰場同時打好脫貧攻堅和生態保護兩場戰役,助力2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走綠色轉型之路,綠水青山帶來幸福生活

 

初冬的陽光暖暖灑下,驅車行駛在江蘇溧陽“1號公路”上,眼前層巒疊嶂,竹影婆娑,農家民宿鱗次櫛比。

 

路中央勾勒著紅黃藍三條色帶的彩虹“1號公路”,除了全市主要景區,巧妙地貫穿86個行政村、352個自然村、220多個鄉村旅遊景點。近年來溧陽關停重污染企業,打造全域旅遊推動鄉村振興。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一個個過去名不見經傳的村落也成為“網紅打卡地”。

 

53歲的溧陽市民王建倍以前開過建材廠,他還記憶猶新——20年多前,這裡興起礦山開發熱潮,“起風揚塵灰,下雨流黑水”,生態環境一度遭到破壞。隨著“兩山”理念深入人心,溧陽堅定走上綠色發展道路。王建倍關掉了建材廠,從2015年開始轉行深耕環保無人船領域,如今産品廣泛應用於環境監測、海洋調查等,這讓他很有成就感。

 

“不僅環境變美了,經濟發展也向好。僅2019年,溧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遊客超800萬人次,農旅收入超40億元,帶動5萬多名農民增收。”溧陽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王洪明説。

 

綠水青山帶來幸福生活,背後是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近年來我國在治理污染的同時,積極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培育壯大新興産業、改造提升傳統産業、淘汰落後産能,生態環境品質明顯好轉,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更加協調。

 

數據顯示,與2015年相比,2019年全國地表水品質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上升8.9個百分點,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6.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下降23.1%,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2%。

 

美麗生態照見美好未來,為子孫後代留下美麗家園

 

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10年的禁捕。

 

捕了20多年魚的江西南昌市新建區聯圩鎮下沙頭村村民吳華山,拿到漁船和漁具回收補償、過渡安置補貼後,現在流轉了三四百畝水田從事蝦稻共作,並帶動4戶漁民就業。

 

“我從14歲跟著父輩在鄱陽湖捕魚。以前一網下去有幾百斤野生魚,這些年基本見不到了。”吳華山感嘆説,過度捕撈不是長遠之計,“今天不吃子孫魚,明天子孫有魚吃。”

 

長江“十年禁漁”是一扇窗口,照見一場發展觀的深刻革命。留得青山,贏得未來。我們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最大發展中國家,正堅定走上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之路。

 

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態工程深入推進,綠色版圖不斷擴大;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快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在理順管理體制、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河長制、湖長制全面建立,一條條江河、一個個湖泊有了專屬守護者,一大批民間河長、湖長踴躍上崗……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如今,長江之病漸消,江豚頻現,魚翔淺底。沿黃省份也大步邁向更廣闊的發展之路。

 

我們看到,全民義務植樹如火如荼展開;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遍佈鄉間山林;街頭巷尾的共享單車成為一道道流動的風景;生活垃圾分類變成新風尚……大江南北的人們用汗水澆灌和培育著共同的綠色家園。

 

近年來,中國主動踐行大國責任,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推動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已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妙地闡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厄·安諾生説,世界應與中國一道,堅持綠色、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在“兩山”理念指引下,全社會共同行動,我們一定能夠建設綠水長流、青山常在、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標簽: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