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中華文化魅力的小劇場平臺
【導讀】 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戲曲藝術中心、中共上海市黃浦區委宣傳部與文匯報社共同主辦的“2020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于近日落下帷幕。在為期一週的時間內,展演集結小劇場戲曲藝術近年來的新作與佳作,京劇、昆劇、越劇、滇劇、紹劇、評劇、婺劇、高甲戲、黃梅戲等九個劇種的11部作品輪番在位於“演藝大世界”的長江劇場上演,為戲迷獻上耳目一新的觀演體驗。與此同時,演出前的探班直播收看突破51萬人次,彰顯出小劇場藝術的獨特活力。
作為我國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的重要展示平臺之一,展演致力於為戲曲藝術傳承發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原動力。經過六年的成長與積澱,“2020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的獨創性和藝術水準更進一步。本報特邀業內專家撰稿共同探討小劇場戲曲,呵護當下,期盼未來。
中華戲曲文化源遠流長,魅力無限,劇種豐富,不僅有著深厚的底蘊,其實在現代生活中也充滿著“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巨大前行機遇。其中,以傳統戲曲的表演載體放飛當代青年戲劇家運用戲曲審美精神,表達其充滿創造性、獨特性的對古代題材、當下故事的個性創造,並賦予傳統戲曲以小劇場的形式,守本開源、推陳出新的積極探索,以致于更好爭取青年觀眾,就是一項極有意義的工作。
多年來,儘管全國各地不乏不同規模的戲曲小劇場活動,但在品質和影響方面,包括組織與學術引領,影響與參與熱情上,能夠和上海小劇場戲曲節媲美的似乎不多。因為,上海小劇場戲曲平臺,具有著上海這座城市的文化氣韻,形成並濃郁發散出深深吸引戲曲人的“開放務實,包容兼美,個性鮮活,活力飽滿,鼓勵探索”的藝術風範。因此,怎能不鑄就上海戲曲小劇場展演的品質品味、站位定位?所以,一個僅有不足十年曆史的戲劇活動,能夠這麼快形成口碑優異的品牌,並成為全國戲曲青年創造者追逐的夢想之地,這在全國不多,在戲劇界更是一個奇跡。這無疑歸功於組織策劃者,以及每屆藝術評論家的智慧與勞作。
小劇場本是一個舶來的戲劇概念。我一直認為她是一種極為注重放飛戲劇家思想、理念、個性的創作方式。正因為此才格外迷人與“刺激”。
戲曲小劇場乍看似乎與傳統意義上的戲曲藝術有著創作方式與藝術思維的距離。可貴在上海戲曲小劇場展演的組織者,有著令人欽佩的卓識與遠見,把這樣一個有個性的平臺創辦並堅持了下來。不但獲得越來越多的響應,而且贏得越來越熱烈的參與。這説明他們本身都是學識深厚,觀念開放,敏于探索的有識者。更關鍵的是,你不能不欽佩他們很智慧地尋找到傳統戲曲文化與當代戲劇較新創作潮流的契合,深刻地看到運用戲曲創作方式和審美手段,一定會為中國傳統戲曲創造新的空間,為小劇場藝術增添新的色彩。最有意義的是,他們的平臺搭建,起到了啟發與釋放青年戲曲人的思辨性、創造性、獨立性意義深遠的效果。實踐證明,連續舉辦的小劇場戲曲節,也的確呈現出參與劇目多以民族文化底蘊和青春創造智慧的才情迸發,抒寫出勾連古今,相容中外,既屬於中國戲曲又屬於當代戲劇的新氣象。
作為幾乎從最初就參與上海戲曲小劇場的活動者之一,我越來越感到上海的文化平臺與地域優勢得天獨厚。小劇場戲曲節歷經積澱,不僅早已形成規模,樹立品牌,贏得威信,最重要的是理應作為代表中國戲曲小劇場每年創造成果與新人展示才情的舞臺,進而華麗轉身為中國戲曲小劇場展演。
一個戲劇文化項目,其根本價值不在於主辦者級別多高,不在於歷史多長。最根本的意義則在於每次都充滿藝術創造和探索的收穫,迸射出藝術家靈魂、責任、智慧的心血與溫度。這在我國眾多的戲劇活動中,似乎也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呼喚與追求。當然,不諱言講也是相對稀缺的!因此,我們大家共同格外珍惜中國戲曲小劇場展演,因為她是組織者對當下戲劇的一種責任,對青年戲曲人的一種呵護,對傳統戲曲未來的一種探索。
在各地越來越踴躍參與,青年戲曲工作者把理想放飛越來越交付這個平臺的情況下,中國戲曲小劇場展演就更加任重道遠。其實,最終成就這項活動的影響力與價值,就在於大家提供好作品,我們推出好作品,並使這些好作品與活動主辦者的識見和胸襟,共同律動出中國戲曲的新活力,展示青年戲曲人的新風采,昭示中國戲劇的新未來。
因此,我們應該更清晰、更快地確立起中國戲曲小劇場展演的獨特而堅實的藝術氣象。我覺得那就是:首先,在小劇場特色上,理念與方法的創造性、獨特性;其次,在戲曲審美方式上,傳承與發展的智慧性、突破性;第三,在關注生活與人性上,發現與思辨的深刻性、敏銳性;第四,在情感和思想表達效果上,凸顯年輕藝術家的鮮活性,責任性。
中國戲曲小劇場展演自創辦之初,就有藝術上的春風拂面,有思想上的血肉真情,有與最愛好戲劇的普通觀眾,特別是青年觀眾的息息相通。讓這些真正買票的知音滿足而歸,過癮而去,並更加成為戲曲、特別是青年戲曲人的藝術擁躉、精神知音。
讓我們共同努力。堅信中國戲曲小劇場展演一定能前行穩健,更會碩果纍纍!
作者: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崔偉
圖片:上海戲曲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