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經濟學家企業家展望中國經濟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
發揮好消費基礎性作用
展望新的一年,消費將在國民經濟循環中發揮更加重要的引領作用。
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需要激發居民消費潛力,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增強消費能力方面,要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製度,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保障居民收入與國民經濟同步增長,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要努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提升低收入群體收入水準。豐富消費供給方面,要提升傳統消費能級,增加和細化消費品種類,加快發展文娛、體育、健康等服務消費産業,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壯大消費新增長點。優化消費環境方面,要加大服務民生的公益性設施投資,推動以消費升級為導向的新基建和産業鏈投資,加強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完善流通基礎設施,優化城市社區商業設施。 (經濟日報記者 馮其予整理)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希良:
加大能源轉型力度
日前發佈的《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全面闡述了新時代新階段中國能源安全發展戰略的主要政策和重大舉措。早在2020年9月,我國就宣佈“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和“努力實現2060年前碳中和”願景。我國能源轉型發展路徑備受關注。
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風電和光伏發電機組的投資建設還應進一步加大,2050年風光裝機提升至50億千瓦左右。同時,要進一步提高電力在終端用能中的比重,持續加強節能降耗工作。
加速能源轉型既是實現“碳中和”願景的必要條件,也是我國綠色發展的驅動引擎。我國加速能源轉型的戰略路徑應以電氣化為中心,非化石能源為主導,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同時加強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為更多國家提供低碳轉型支持。(經濟日報記者 王軼辰整理)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
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
“十四五”時期,我國要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我認為,更高品質的就業主要體現在就業的獲得感、安全感、公平感和幸福感明顯提高。就業的獲得感意味著勞動者的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工作中有滿滿成就感;安全感指就業者的工作穩定性較強,工作與家庭可以較好地平衡;公平感指勞動者在擇業上能獲得公平機會,職場上能夠公平競爭;幸福感意味著就業者可以體面和有尊嚴地工作,能夠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認可。
更高品質就業在經濟發展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生産要素更加凸顯人力資本的作用。展望未來,持續提高就業品質,還要進一步重視勞動者技能培訓。在鼓勵新興業態健康規範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勞動者權益保護。(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整理)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
推動高水準對外開放
2021年,要著眼于構建新發展格局,以高水準對外開放打造新優勢。
要發揮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的比較優勢,將建設強大的國內市場與建設貿易強國緊密相連,打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要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主動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準。繼續發揮自貿試驗區作為改革開放新高地的作用,為高水準對外開放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新經驗。繼續縮減負面清單,發佈新的外商投資鼓勵産業目錄,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出臺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此外,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提升和拓展自由貿易區網絡。(經濟日報記者 馮其予整理)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春頂:
進一步激發投資活力
高品質投資,促進高品質發展。2021年,我國要進一步激發投資活力,不斷提高投資的有效性、精準性。加強“兩新一重”建設是投資的重點,既有利於促消費和惠民生,也有利於調結構和增後勁。
新的一年,要積極發揮中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地方政府的專項投資債券的作用,支持國家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和重點領域的建設,增加政府的有效投資,穩定就業和提高居民收入,進而帶動消費和民間投資。要進一步提高民營企業的投資活力和創造力,發揮民間投資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品質發展中的作用,以及在增加就業和居民收入上的積極作用。要以政策支撐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投資活力,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為擴大投資提供空間。(經濟日報記者 劉 慧整理)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育先:
用優質材料創造美好世界
繼2020年經營業績取得兩位數增長後,2021年中國建材集團要實施好基礎建材的産業基礎再造,用新材料助力國家産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繼續走在高品質發展前列。
新的一年,中國建材集團的基礎建材、新材料、工程技術服務三大業務板塊都有新使命。基礎建材要加速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大力發展高端膠凝材料、特種陶瓷、特種石膏板,推進建材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新材料領域要加強科技創新,聚焦産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和産品,不斷突破“卡脖子”技術。工程技術服務為引領的國際化方面,要創新思路與模式,以自主新建和投資並購兩條腿走路,立足國內需求,與行業內和上下游企業攜手“出海”,填補技術、品牌和渠道短板,不斷提高材料産業的國際化能力。通過多措並舉,為創造新的美好世界源源不斷提供優質材料。(經濟日報記者 祝君壁整理)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
做實消費擴容提質
2021年,蘇寧要把握機遇,深耕消費市場,圍繞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做實消費擴容提質。
我國消費結構呈現升級態勢,新消費增速快、帶動作用強。2020年,蘇寧順應多樣化、個性化消費需求,依託互聯網技術重構培育出新消費場景,激活消費新需求,僅家樂福到家業務銷售規模就同比增長超30%。2021年,蘇寧將進一步強化對零售主業的聚焦,加大零售雲等新型消費業態投資力度,持續加強技術驅動的基礎能力建設,全面豐富産品品類,推動供應鏈精細化運營,構建智慧零售的創新機制,做高品質産品和服務的提供者。與此同時,蘇寧通過共享大數據資源,協同製造企業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扶持有創新力的品牌製造企業,積極推動生産與消費同步升級。(經濟日報記者 周 雷整理)
秦淮數據集團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居靜:
做大做強新基建“鏈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增強産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作為數字基礎設施行業的一名“老兵”,我有理由相信,2021年行業將迎來高品質、深層次發展。
秦淮數據集團自成立以來,就十分重視産業鏈和供應鏈的自主可控。作為數字經濟的底座和基礎,數據中心産業鏈條長、供應鏈精細化管理能力要求高、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需求強,核心設備的自主研發是重中之重。截至目前,秦淮數據集團已授權和申請中的專利接近200項。國內首個以數據中心産品為核心的高端裝備製造工廠也已落地。2021年,秦淮數據集團將向著更底層、更核心的原始創新能力戰場進軍,努力掌握關鍵要素和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打造具有更高效率、更高品質且更好性價比的産品。(經濟日報記者 黃 鑫整理)
中建一局三公司董事長楊建平:
營商環境好企業幹勁足
我國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特別是國家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進“放管服”改革,讓建築企業能夠“輕裝上陣”拓市場。
建築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以來,我們切實感受到,審批環節減少了,效能提高了,為企業節省了運營成本。推進“放管服”改革,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辦理條件更加簡化,施工許可證電子證照得到推行,工程造價市場機制更加完善,讓行業企業更具活力。中建一局三公司擼起袖子加油幹,積極投身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承建了一系列重點項目。
可以預期,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推進,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企業內生活力、動力會得到更大程度地激發,高品質發展將邁出新步伐。(經濟日報記者 亢 舒整理)
車好多集團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楊浩涌:
創新驅動創造新增量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企業要勇擔當善作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高品質發展。
汽車是重要消費品,汽車消費對於經濟增長具有多方面拉動作用。傳統汽車消費服務行業的粗放型增長近兩年逐漸觸頂,互聯網創新基因的滲入正在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長契機。車好多集團建立了全方位汽車消費服務體系,持續建設完善技術支持、交易平臺、交付物流、金融保險等行業基礎設施,並對主機廠、經銷商等進行賦能與協同,逐步在全國範圍推動汽車消費服務市場的生態化升級。
2021年,車好多集團將繼續發力數據化、技術化、智慧化,為汽車消費服務行業拓展新邊界、創造新增量,在驅動行業升級和提升消費體驗中建立良性循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劉 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