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噓“經濟政績”,民進黨當局真不害臊!

編輯:左妍冰|2021-01-22 10:00:1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台灣“主計總處”不久前發佈最新預測,台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説“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然而,島內民眾對此相當無感,輿論頻頻質疑:冰冷的GDP數字一直在漲,民眾所得卻不升反降,民進黨當局所謂的經濟政績,喊得震天價響,到頭來竟是如夢一場?

 

台灣經濟發展到底有沒有起色,島內民眾生活到底有沒有變得更好,我們不妨來看看幾組數據。

 

第一,債務“坑”。根據島內最新統計,台灣的未償債務餘額高達6.13萬億元(新台幣,下同),人均負債高達26萬元,約為30年前的20倍,緊逼臺當局舉債上限。受疫情影響,預估今後5年之內,台灣財政稅收年均恐將短收逾1000億元。然而民進黨為其政治私利,繼續大挖“錢坑”,預算支出一再擴張,債臺越築越高,欠下的鉅款連子孫都難以償還。無論民進黨如何粉飾,不斷曝光的債務問題,已經成為懸在他們頭上的利刃,影響台灣經濟健康發展。

 

第二,荷包“癟”。台灣産業發展不均衡,2020年前10個月出口年增率3.4%,主要是拜資訊電子業所賜。若把資訊與視聽産品、電子零組件這兩類排除重估,去年前10個月台灣出口年增率會跌到負10.1%,傳統行業仍在衰退中掙扎。島內經濟學家分析,台灣經濟復蘇只是“虛火旺”,資訊電子業賺得“盆滿缽滿”,而製造業産值過去連續7個季度負增長,觀光、零售業備受打擊,經濟成果分配嚴重不均。絕大多數島內民眾感受不到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荷包癟癟、痛感強烈,更談不上什麼“獲得感”。

 

第三,保費“漲”。明知島內民眾生計受疫情衝擊,中小企業主在苦撐待變,民進黨當局偏挑在這個時候獨斷獨行,下令“健保、勞保、國民保險‘三保齊漲’”。從2021年1月1日起,台灣地區健保費率由現行4.69%提高至5.17%、勞保費率由現行11%調升至11.5%、“國民年金”保險費率由現行9%調升至9.5%,算下來,每個家庭一年得多支出數千到上萬元。薪資收入下降、物價大幅提升,吃住用都比以往貴,民進黨不僅不體恤,反而變本加厲斂財,島內民眾痛斥:這無異是對2350萬人落井下石!

 

第四,出口“紅”。2020年台灣地區成為全球少數能維持正成長的經濟體,經濟增長率預估2.54%,靠的是什麼?台灣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撰文指出:“幾乎都是來自大陸的貢獻。”2.54%的增長率中,對外貿易的貢獻為2.36%,貢獻率高達93%,而對外貿易的貢獻又大部分來自對大陸及香港的貿易順差。2020年台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1514.52億美元,同比增長14.6%,佔台灣總出口額的43.9%,創歷史新高。若將去年的對外貿易抽離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則台灣經濟增長率瞬間轉為負數。有台灣媒體觀察寫道:“台灣這波經濟‘榮景’,到頭來還是必須倚重大陸市場的幫忙,偏偏這是民進黨當局説不出口的秘密!”

 

漂亮的數據無法掩蓋島內民眾苦悶的真切感受。台灣因為民進黨長期操弄“反中”民粹,社會陷入政治紛爭,經濟發展失去方向,人均收入增長低迷。縱使民進黨一再借數字説嘴,話術再高明,也無法提升民眾的收入獲得感與生活幸福感。提升台灣民眾的生活水準,只有靠實實在在推動台灣整體經濟發展,而台灣經濟的成長,繞不開大陸、離不開大陸。只有真正從台灣民眾福祉出發,加強兩岸經貿合作,提振台灣經濟,讓更多台灣同胞獲益受惠,才是正途。(汪靈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