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好于預期
1月29日,商務部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20年商務工作及運行情況。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表示,2020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中國穩住了外貿外資基本盤,推動了消費回升,取得了多雙邊經貿關係新突破,實現了商務發展回穩向好、好于預期。2021年,商務部將繼續全面促進消費,完善現代流通體系,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深化多雙邊經貿合作,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外貿外資回穩向好
2020年,中國穩外貿、穩外資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
外貿方面,2020年全年貨物進出口32.2萬億元,增長1.9%,總量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雙雙創歷史新高,外貿運行呈現出主體活力持續增強、貿易夥伴更趨多元、商品結構更加優化、服務貿易升級加快等特點。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APEC成員進出口分別增長1.0%、7.0%、4.1%;對歐盟、美國、英國、日本進出口分別增長5.3%、8.8%、7.3%和1.2%。中國不僅積體電路、計算機、醫療器械等高附加值産品出口分別增長15.0%、12.0%和41.5%,還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超過2200億隻口罩、23億件防護服和10億人份檢測試劑盒,為全球抗疫鬥爭作出貢獻。
外資方面,全年實際利用外資9999.8億元,增長6.2%,新設外資企業3.9萬家,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實現引資總量、增長幅度、全球佔比“三提升”,不僅引資規模再創新高,而且引資結構不斷優化。數據顯示,高技術産業利用外資2963億元、增長11.4%。其中,研發設計、電子商務、信息服務、醫藥、航空航天設備、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等領域表現搶眼。寶馬、戴姆勒、西門子、豐田、LG、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一批龍頭企業在華增資擴産。
“特別是外貿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均創歷史新高、第一貿易大國地位更加鞏固、外資躍升為第一大外資流入國,充分説明瞭在困難和挑戰面前,中國外貿外資的韌性,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商務部綜合司司長儲士家説。
政策合力功不可沒
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功不可沒。
據儲士家介紹,為了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有關部門重點採取了五方面措施:完善政策支持,用足用好合規政策工具,推動出臺多批次政策措施;擴大對外開放,將全國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條目由40條縮減至33條,自貿試驗區版由37條縮減至30條,推動新設北京、湖南、安徽3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增設46家跨境電商綜試區、17個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網上舉辦第127、128屆廣交會,成功舉辦第三屆進博會,支持地方舉辦多場、多樣、多方式的線上展會;加強企業服務,指導地方為外貿骨幹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穩住産業鏈供應鏈核心環節,對697個重點外資項目開展全流程服務;暢通國際物流,促進運輸供需對接,推動建立人員往來“快捷通道”,便利經貿人員出入境。
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表示,國家不僅及時出臺了財稅、金融、社保等對外資企業同等適用的助企紓困普惠政策,還針對外資企業出臺了鼓勵投資目錄、出入境便利等一系列專項政策,有效對衝了疫情影響。
宗長青進一步指出,對於中國來説,“十四五”規劃將全面開局,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將全面開啟,中國將持續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可以説,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會改變,産業配套、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綜合競爭優勢不會改變,絕大多數外商長期在華投資經營的預期和信心不會改變。
穩紮穩打開好新局
對於2021年的外貿形勢,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張力表示,商務部將著力從“鞏固”和“提升”兩個方面做好外貿工作:一方面,鞏固外貿回穩向好的基礎,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堅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另一方面,提升外貿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增強對外貿易綜合競爭力。同時,重點實施好“優進優出計劃”“貿易産業融合計劃”“貿易暢通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多雙邊經貿關係突破,正在為開放型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比如,成功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區;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在聯合國、G20、金磚國家、APEC等機制平臺提出攜手抗擊疫情、穩定貿易投資的中國方案;簽署中柬自貿協定,推進中日韓以及與挪威、以色列、海合會等自貿談判;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等。
錢克明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健全開放安全保障體系,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國家安全,推動對外開放行穩致遠。一是維護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産業鏈供應鏈補齊短板、鍛造長板,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二是健全開放監管機制,實施好出口管制法、外資安全審查辦法等法律法規,加強産業損害預警體系等建設,築牢開放安全屏障;三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做好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風險研判、管控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