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之美讓傳統文化破壁出圈
作者:張凡(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近日,河南衛視春晚上的舞蹈節目《唐宮夜宴》成功“出圈”、驚艷四方,該舞蹈視頻在微博與B站上的播放量已達千萬級別,更有網友直呼“太好看”,一時間成為網絡熱議的焦點話題。
此次,河南衛視將舞蹈《唐宮夜宴》(初名《唐俑》)搬上辛丑牛年河南春晚可謂意義不凡,不僅令億萬觀眾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把國人印象中的傳統文化在臺上給“舞”活了。該節目力求將盛唐的風采和少女的靈動搬上舞臺,再現盛唐時期的大國氣象和以“唐三彩”為代表符號的唐韻之美,從而為社會、為大眾展示出一幅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交相輝映的文化畫卷。無論是舞蹈人物的服飾、表情、粧容、色彩以及手中樂器,還是作品的創意、內涵展示及啟迪意義,均以新穎的藝術表現方式,完成了古老的藝術在當下社會的時尚化、年輕態展現,恰似將歷史課本藝術化地呈現于熒屏之上。舞蹈本身除表現赴夜宴宮女嬉笑打鬧、梳粧打扮和撲蝶戲水的靈動機巧以及盛唐宮廷夜宴的厚重瑰麗之外,更以《簪花仕女圖》和《千里江山圖》為背景大大提升了作品本身的莊嚴與大氣。
曾幾何時,傳統文化傳播式微,如此突然峰迴路轉、接二連三地破圈而出,讓人為之驚嘆,更令人振奮和欣慰。很大程度上,舞蹈《唐宮夜宴》的爆紅並非偶然,而是一種必然。近年來,央視推出一系列文化節目,從《中國詩詞大會》到《經典咏流傳》,從《國家寶藏》到《典籍裏的中國》……詩詞、文物、典籍,無一不是將優秀傳統文化“照進”當代人的日常生活,同時以現代科技之新意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
當前,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宗旨打造的文藝節目已成為一種時尚,文藝創作者體察當代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多樣化觀看體驗與審美訴求,以一眾優質的傳統文藝節目回饋社會與大眾。需要指出的是,形式上的新穎、時髦和內容上的傳統、厚重向來並不矛盾,信息時代背景下,現代技術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創新亦在文化多樣化的今天,以更理想的熒幕呈現實現了“1+1>2”的綜合效應。“中華美學講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講求言簡意賅、凝練節制,講求形神兼備、意境深遠,強調知、情、意、行相統一。我們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範。”這是自2014年文藝工作座談會以來我國文藝創作的大趨勢——力求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石,鍛造現代文藝的精彩所在。
優秀傳統文化本身就給人感動,予人共鳴。中華文化的根脈自古以來熔鑄于每一位華夏子孫的血脈之中,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不僅應和了當代國人日益提高的審美需求,更實現了優秀傳統文化之花開在當代中國文化土壤的高光時刻。尤其在這“提筆忘字”的時代,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足以讓國人在欣賞經典的同時憶起傳統之美、拾起傳統之味。故而,讓優秀傳統文化插上現代科技的翅膀,讓更多的年輕人“穿越時空”去體驗、觸碰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以“在場者”的角色做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加法,促使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裏越發時尚和年輕化,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年青一代的內心深處落地生根、枝繁葉茂。
毫無疑問,文藝節目既要接地氣,又要“高大上”。接地氣、浸透靈魂的優秀傳統文化不是靠奇裝異服的表面浮華“裝”出來的,而是借上下五千年的日積月累和現代科技“身臨其境”的再現,讓渾身充滿現代感的當代人,尤其是年輕人有興趣去點擊、去關注、去涵泳。正如辛丑牛年河南春晚總導演陳雷認為的那樣:“希望通過春晚這種形式,讓年輕人重新認識自己的民族文化,熱愛自己的民族文化,甚至將民族文化融入他們的生活、情感和行為。”優秀傳統文化承載的不僅是歷史上的輝煌與風采,更是華夏民族繼往開來的底氣與毅力。故而,要以時尚感強、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優秀傳統文化“破壁”,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傳統文化、禮敬傳統文化,進而願意投身到傳播傳統文化的行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