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在疫苗問題上須考慮民生

編輯:左妍冰|2021-02-23 10:51:34|來源:中評社

民進黨當局在疫苗問題上須考慮民生

 

台灣相繼有老字號餐廳因疫情歇業(中評社圖片)

 

從去年年底開始,島內在購買疫苗的問題上吵嚷不斷,爭議點無外乎兩個:第一,怎麼能買到疫苗?第二,要不要用大陸的疫苗?民進黨當局多次表示,出於安全考慮,不會使用大陸疫苗。筆者認為,民進黨當局在疫苗問題應該首先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從民生的角度出發,如果台灣的接種步伐落後於國際社會,將在後疫情時代的人員流動問題上面臨兩難選擇,到時“受傷”最重的恐怕還是台灣老百姓。

 

隨著多款疫苗批准緊急使用、附條件上市,新冠疫情在去年年底進入新階段——疫苗接種。台灣在疫苗問題上原本指望美國,美國FDA也確實最早批准了輝瑞疫苗的緊急使用。但是美國的疫情太嚴重,確診人數累計超過2800多萬,疫苗産量嚴重不夠,尚無法做到全民接種,據美媒報道,有一些沒有排到疫苗的美國年輕人開車到各個州去“鑽空子”——希望接種那些預約了卻沒有來打的人的疫苗。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很難給台灣支援新冠疫苗。

 

眼看著各國陸續開始接種疫苗,台灣卻遲遲拿不到疫苗,質疑、恐慌一股腦丟給了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最近民進黨當局繞過大中華區代理商上海復星醫藥集團直接向德國BNT公司購買疫苗,一再聲稱沒有直接接觸過上海復星集團,還污衊大陸“打壓”。綠營上下至今仍一致表態不接受大陸的疫苗,以至於馬英九呼籲不要立刻拒絕大陸疫苗後,被罵“舔中”。

 

然而在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下,筆者認為,民進黨當局在疫苗問題上不能把政治操弄放在第一位,更應該考慮百姓的生計是否能夠承受無法接種疫苗帶來的壓力。

 

在跟新冠病毒打交道的一年多時間裏,人類已經充分認識到這種病毒的特點就是“狡猾”。試想到今年六月,各國陸續完成接種,人員流通在一定條件下放鬆,而如果台灣拿不到足夠的疫苗,無法建立起人群免疫屏障(80%人群接種),那時台灣只有兩種選擇:封閉起來成為孤島或者成為“不設防”地區。

 

去年台灣地區經濟數據一片欣欣向榮,GDP增長2.98%,成為少數正增長的經濟體。然而在這亮眼的數據之下,卻是台灣旅遊業、餐飲業、酒店業卻一片慘淡,面臨關門倒閉的慘狀,不斷有老字號餐廳宣佈歇業。台灣經濟增長主要靠向大陸出口積體電路、電子元器件等支撐,從事這一行業的是高學歷、高收入的上層人士,他們的收入在疫情之下不但沒有受影響,還逆勢上揚。而分攤疫情帶來的各種成本的,是學歷和收入較低的中低階層。“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低收入人群生計維艱,已經怨聲載道,但民進黨當局還沒有意識到當務之急不是搞政治操弄、互相扯皮、污名化大陸的疫苗,而是儘快拿到疫苗,照顧好中下階層的老百姓。

 

購買疫苗不是一錘子買賣,現在上市的疫苗有效率基本都在80%-60%之間,需要打兩針。因為病毒發現時間才一年多,疫苗的有效期還沒有明確的數據,接種六個月後,如果保護力消失,可能還需要補打第三針;病毒還在變異,以後也有可能需要接種不同種類的疫苗。從這個角度看,民進黨當局在疫苗問題上須有更長遠的考慮。

 

從購買成本來説,疫苗的運輸、儲存條件都非常嚴格,比如輝瑞的mRNA疫苗必須在超低溫環境下保存,運輸冷鏈溫度需達到-70℃,成本高昂。台灣之前因為核酸檢測費用的問題已經引發了不滿,現在一次核酸檢測的費用價格仍然停留在7000元台幣的高位,是世界之最。用高昂成本購買的疫苗,最終還是要讓打疫苗的老百姓分攤。

 

民進黨當局從去年大陸疫情爆發之初,就不斷借疫情搞政治操弄、“以疫謀獨”,從大陸疫苗上市之初就不停污衊疫苗“有毒”,提醒台灣人謹慎接種。然而與民進黨的説法不同的是,大陸疫苗的國際認可度很高,巴基斯坦、津巴布韋、塞內加爾、泰國等國派專機來中國接疫苗,已有至少8位外國首腦或最高領導人公開接種了中國疫苗。澳門截止2月17日下午已有一萬人接種大陸生産的滅活疫苗,目前未收到任何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的報告。香港也在2月18日宣佈認可內地科興生物生産的新冠疫苗在香港作緊急使用,供港的首批約100萬劑科興疫苗19日運抵香港。

 

疫苗問題是科學問題,是民生問題,唯獨不應該是政治問題,接種疫苗的窗口期可能並不會太長,民進黨當局應該從務實的角度出發,停止對大陸疫苗的污名化,認真思考怎樣照顧好台灣2300萬老百姓,怎樣做才是對兩岸關係有利的。(記者 張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