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聲稱“若兩岸統一,美國晶片技術將從領先中國2代變成落後2代”
“美國不宜過度依賴臺積電。否則,一旦兩岸統一,美國恐將怕要失去半導體技術優勢,美國在晶片技術上可能從領先中國2代,變成落後中國2代。”
美國“國家人工智慧安全委員會”3月1日公佈了一項長達756頁的年度報告,該報告向美國國會發出以上警告。
臺積電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美國為何一邊對它極力拉攏,另一方面又感到又深深憂慮?
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
市場佔有率高達56%
1987年成立的臺積電,全稱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總部位於台灣新竹市科學園區,在台灣三大科學園區都有設廠。它是全球第一家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企業,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和晶片生産企業。
晶圓指的是製作硅半導體電路所用的硅晶片。通俗地講,一塊晶片需要由很多晶圓才能做出來。
晶片是現代製造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産要素,而臺積電在全球晶片生産中佔據重要地位。集邦諮詢近日發佈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商營收排名榜單,臺積電以56%的市佔率排名第一,遙遙領先第二名的三星(18%)。據美媒報道,美國市場65%晶圓依賴於台灣生産,其中絕大部份來自於臺積電。
臺積電是台灣高科技企業標杆,也是台灣學生和科技新貴最嚮往的企業。
臺積電目前在台灣有約5萬員工,是“巨無霸”企業。其用水量佔新竹科學園區用水總量的三分之一;用電量居全臺5%。《天下雜誌》指出,臺積電引入EUV製程之後,未來臺積電用電量將達全臺10%上。
製程技術領先全球
員工平均年收入32.3萬
臺積電能有今天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技術研發與投入。有媒體報道,目前晶片産業掌握14納米製程技術的全球僅有5家公司,但臺積電2020 年就實現5納米晶片量産,目前能與臺積電競爭的只有三星。而且,臺積電已準備啟動3納米晶片量産,2納米技術研發上也取得突破。
臺積電成立之初,以台灣工業研究院(簡稱台灣“工研院”)科研人員為骨幹。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本人,曾擔任過“工研院”院長。
隨後公司規模擴大,臺積電更積極招募研發技術人員。如今臺積電研發人員有近6000人,且每年招收100 多名尖端博士。研發經費的投入上更是大手筆,2019年臺積電的研發費用為29.6 億美元;2020年研發經費超過30億美元。從 2000-2019 年,累積研發費用達240 億美元。
根據最新數據,臺積電島內員工2020年年收入(獎金與工資)平均為139.01萬元新台幣(約32.3萬元人民幣)。
憂依賴臺積電帶來風險
美拉攏臺積電赴美投資
1990年代,美國曾是半導體晶片生産的主力,約佔全球37%,但現在美國晶片自産率只佔全國需求的12%。如今,世界超過一半的晶片來自臺積電,美國對其依賴尤為嚴重。美國也意識到太過依賴臺積電可能帶來風險。3月1日美國人工智慧安全委員會警告,“一旦大陸統一台灣,美國恐將失去半導體技術優勢,晶片技術可能從領先中國2代,變成落後2代。”美國一些議員也提出類似論調。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指出,臺積電已經被裹挾進了中國大陸與美國的競爭之中。
眼看臺積電在上海淞江和南京設廠,特朗普時期,美國政府就積極拉攏臺積電,臺積電也規劃于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設一座12英寸晶圓廠,新工廠預計今年動工,2024年規模化投産。
由於目前臺積電最大股東是台灣當局,一味“倚美反陸”民進黨當局去年12月23日核準就這個高科技投資項目。
為強化科技優勢,拜登上臺之後,更提出所謂“強化關鍵産業供應鏈安全”,其中就包括半導體産業。臺媒最新消息稱,臺積電在美國不只蓋一座工廠,而是增資蓋6座新廠,將成為在美國擁有産能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非美係半導體廠,超越三星等對手。臺海網3月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文/網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