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應在祖國歷史和優秀文化的學習中共聚家國情懷

編輯:何婧|2021-03-10 10:40:56|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全國兩會期間,圍繞著傳承中華文化、匯聚兩岸民心問題,多位臺籍人大代表、委員呼籲,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要進一步深化兩岸教育交流,在兩岸青年中開展對祖國歷史文化和國情的學習,共同加強中華文化血脈的傳承。

 

“一個人若沒有傳統文化底蘊,即便行萬里路也只能在文化碎片中徬徨,不能客觀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臺聯界別小組會議上,臺籍政協委員淩友詩的發言輕聲細語卻直擊痛點。用淩友詩的話講,她自己從小在台灣接受的就是“反共教育”,所以,她非常理解現在的台灣青年的所思所想。她説,“後來,我到香港讀書,才開始補課。當時很多長輩有著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他們潛移默化給我傳達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但是,現在台灣的年輕人沒有那麼幸運,他們接受這樣的熏陶太少了。”淩友詩認為,台灣青年們應該多讀經典,多開眼界,也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經史子集中汲取古人的智慧。有了這些智慧,才能使自己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會有“主心骨”。今年參加政協會議,淩友詩帶來了《關於抓住歷史機遇,展示禮儀之邦,推行“2022冬奧全民十禮運動”》等四個提案,她希望兩岸同胞能共同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

 

兩岸青年應在祖國歷史和優秀文化的學習中共聚家國情懷_fororder_淩友詩接受採訪(淩友詩供圖)

 

淩友詩接受採訪(淩友詩供圖)

 

在政協大會發言中,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臺盟中央副主席吳國華指出,“兩岸同胞的家國情懷,來自傳承千百年的歷史文化,來自割不斷的血脈親情。”近年來,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一再修改教科書,極力推行“去中國化”,這導致台灣青少年普遍缺乏對中國歷史尤其是近現代史的正確認識,對台灣問題的由來更是知之甚少。吳國華認為,家國情懷是深刻影響、有力維繫民族和國家認同的紐帶。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家國情懷必定能夠成為團結兩岸中華兒女,共同實現祖國統一偉大目標的強大而持久的精神力量。吳國華建議進一步鼓勵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少年,共同開展對祖國歷史文化和國情的學習。他説,應該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交流,打破民進黨當局的阻撓封鎖。應該鼓勵兩岸更多高校、青少年文化社團之間擴大在線交流渠道,廣泛吸收台灣青年參與學習交流活動的策劃設計。

 

兩岸青年應在祖國歷史和優秀文化的學習中共聚家國情懷_fororder_吳國華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臺盟中央副主席吳國華在政協大會發言(圖片來源:新華網)

 

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大學校長張榮認為,民進黨當局推行的“去中國化”教育,最終,最大的受害者還是台灣青年學生。擴大兩岸教育領域的深度交流,加強兩岸青年學生交流,是實現兩岸民眾零距離溝通和面對面生活的有效路徑,更是增進兩岸相互了解,破解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教育的可行方式。兩岸青年學生應注重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能力,將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的轉化和創新性的發展。 

 

關於學習中國歷史、傳承中華優秀文化這個問題,從台南市來到廣州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就讀碩士學位的謝建鋐對記者談了自己的體會。他説:“我小的時候,民進黨當局尚未如此猖獗地篡改課綱,在學識養成的路上,我對於中國史還是有基本常識的。後來我到了大陸,實地看到‘春風不度玉門關’的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陽關等一系列古文化遺址時,心中油然而生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心情激動且澎湃。反觀現在民進黨當局教育體系下教出來的學生,全然沒有這種心境與感觸。或許疫情來襲與政治操弄隔斷了兩岸的往來,但隔不斷的是同是炎黃子孫的血脈。”

 

謝建鋐説,台灣著名的媒體人黃智賢説過一句話,令他印象深刻。黃智賢説,“我小時候的作業本封面上寫著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曾幾何時,這句話在台灣變為不能説出口的忌諱”。謝建鋐認為,兩岸人民都是炎黃子孫,同樣都是中國人,承載著中華民族5000年的厚重歷史,如今民進黨當局為了謀取少部分人的政治利益,大肆推行“去中國化”,甚至篡改學生的教育課綱,將中國史劃入東亞史的範疇,借此抹去青年學生的國族認同感,是極其惡劣的行徑。

 

在如何更好地推動兩岸文化交流方面,謝建鋐認為,兩岸青年交流在形式上可以加入更多的新穎元素,比如在中華傳統文化內容學習的交流中置入大陸新穎流行的元素,這樣更能吸引台灣青年對於中華文化的關注。(本網評論員:常濱)

尋找青年!國民黨全臺佈局辦活動 推優秀青年紮根基層

2021-03-02
展開全文

尋找青年!國民黨全臺佈局辦活動 推優秀青年紮根基層

 

國民黨全臺佈局辦活動,推優秀青年紮根基層。(圖片來源:台灣“中時新聞網”)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國民黨青年部為尋找優秀青年紮根基層,將在全臺分區辦“願景營”“工作坊”,本月起在台北、新北、基隆率先開辦。國民黨青年部同時到高雄開疆辟土,今年1月先赴高雄舉辦第1場“青年作夥”沙龍,目前正規劃高雄市黨部閒置空間活化,打造為吸引青年進入縣市黨部的示範點。

 

國民黨青年部今年初推出“青年參政七號角”,要在全臺6大區域舉辦6場為期2天的願景營,每場招收20至40名學員,另外在22縣市舉辦“青年作夥”沙龍,每場招收10至20位學員,再從願景營、沙龍中選出 5至10位優秀學員,參與區域與議題性、為期5周的“工作坊”。

 

國民黨青年部主任陳冠安説,6場願景營從3月進行到9月,首場是3月下旬在北北基(台北、新北、基隆),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民代等將與學員討論“居住正義”主題,近日即將開放報名。22縣市“青年作夥”沙龍,首場已于1月30日在高雄舉辦,當天有13名學生參與討論國民黨、台灣的未來,聊到欲罷不能,從2小時延到3小時,原先不認識的13人已設群組,將持續互動。(中國台灣網3月2日訊   李寧)

收起全文

吳國華:以史育人 培育新時代兩岸青年共同的家國情懷

2021-03-07
展開全文

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3月7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委員進行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臺盟中央副主席 吳國華

 

近年來,海峽兩岸經濟和社會融合發展克服困難,不斷深化。祖國大陸連續推出惠臺“31條”、“26條”、“11條”等舉措,即使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仍然堅定不移地落實相關政策措施,持續增進兩岸同胞的福祉。

 

但是,毋庸諱言,現在確有部分台灣鄉親,特別是青少年,其民族和國家認同存在著偏差。究其原因,就是近年來台灣當局挾洋自重,一再修改教科書,極力推行“去中國化”。這導致台灣青少年普遍缺乏對中國歷史,尤其是近現代史的正確認識。對台灣問題的由來,更是知之甚少。

 

針對這個問題,在全國政協臺盟界別委員提議和全國政協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下,2020年10月25日,即台灣光復紀念日,“金甌無缺——紀念台灣光復七十五週年主題展”在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展覽中有關“甲午戰爭”後兩岸先賢面對殖民侵略的悲壯抗爭,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兒女攜手捍衛世界和平的卓越貢獻,引起了台灣同胞特別是青少年的強烈共鳴,他們説,短短的觀展之旅,填補了對祖國認知的很多空白,體會到兩岸同胞熾烈的家國情懷,更感受到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

 

韆鞦偉業,金甌無缺。兩岸同胞的家國情懷,來自傳承千百年的歷史文化,來自割不斷的血脈親情。歷史上,家國情懷是深刻影響、有力維繫民族和國家認同的紐帶。今天,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家國情懷必定能夠成為團結兩岸中華兒女,共同實現祖國統一偉大目標的強大而持久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指出,親人之間,沒有解不開的心結。“十四五”規劃建議再次明確,要加強兩岸基層和青少年交流,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在此,建議進一步鼓勵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少年,共同開展對祖國歷史文化和國情的學習。在攜手追夢、築夢、圓夢的過程中,喚醒融貫于血脈的中華民族認同,共鑄重於千鈞的家國情懷,如習近平總書記期望的那樣,勇擔重任、團結友愛、攜手打拼。

 

根據調研,提幾點具體建議:

 

一是更好發揮涉臺曆史文化資源的育人作用。在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以及有條件的省市和高校,設置涉臺文獻常展或專欄,並加強有針對性的研究,通過這些歷史證據,準確全面反映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證明“台獨”分裂勢力的虛妄無知和不得人心,昭示中華兒女維護祖國統一、絕不允許開歷史倒車的堅強決心。把對這些重要歷史知識的學習,作為台灣同胞特別是青少年融入祖國大陸的“第一粒扣子”扣緊扣正。

 

二是進一步深化面向台灣同胞的國情宣傳教育。可圍繞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組織兩岸青少年共同研讀歷史、深入基層、走近各條戰線的英雄模範,助其了解在爭取民族解放、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直至決勝脫貧攻堅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台灣鄉親從未缺席的真實情況,助其了解祖國大陸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大陸政治和社會制度的優越性,使更多的台灣同胞認識到,實現和平統一,台灣能夠在祖國的懷抱中發展得更快更好。

 

三是開展多種形式學習交流,打破民進黨當局的阻撓封鎖。以兩岸共同的歷史文脈、地緣宗親、民情風俗等資源為紐帶,不斷拓展兩岸青少年交流主題。同時,針對台灣當局在兩岸交流上設置的阻礙,建議通過線上方式搭建更多兩岸青年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舞臺。可充分借鑒人民政協讀書活動的成功經驗,推進兩岸青少年通過網絡一起讀書明史,交流學習心得。可鼓勵兩岸更多高校、青少年文化社團之間擴大在線交流渠道。還可廣泛吸收台灣青年參與學習交流活動的策劃設計。總之,以台灣同胞易懂、易於接受的方式傳遞正能量,凝聚共識。

收起全文

兩岸經貿合作進一步增強是不可阻擋之大勢

2021-02-23
展開全文

背著帳篷去草地紮營、溜滑索、綁繩結、野外做飯……建築系畢業的台灣夫妻杜書億和王梅芬早在2012年就十分看好大陸露營旅遊市場,從美國回到上海發展。2017年,杜書億第一次來到甘肅嘉峪關。“實在是太漂亮了,旅遊資源富集、密度高,很多都是還未被開發的原生態景區,西北是推廣露營地的最好地方。”回憶起初次踏訪古絲路,58歲的杜書億仍難掩興奮,“很喜歡這裡,然後我們全家人都來了。民眾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正在悄然改變,我們要走一條適合中國的旅遊發展道路,露營旅遊是不錯的契合點。”

 

兩岸經貿合作進一步增強是不可阻擋之大勢_fororder_  2021年春節期間,台灣夫妻杜書億和王梅芬帶著孩子一起在蘭州中山鐵橋前合影留念。 中新社記者 高展 攝

 

2021年春節期間,台灣夫妻杜書億和王梅芬帶著孩子一起在蘭州中山鐵橋前合影留念。 中新社記者 高展 攝

 

像杜書億夫婦這樣抓住發展機遇、到大陸來拓展事業的臺商越來越多,兩岸經貿往來數據也屢創新高。據台灣經濟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台資赴大陸投資額共59.648億美元,增長達41.5%。台灣財務主管機構公佈的今年1月兩岸貿易數據顯示,台灣自大陸(含香港,下同)進口約69.7億美元;對陸出口148.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幅57%,創自2010年6月以來新高。

 

數字會説話。從上述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兩岸經貿往來金額不但沒有因疫情及其它人為因素下降,可以説,兩岸經貿在疫情下的依存度不降反升。

 

在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産業鏈供應鏈、物流等逐步恢復,各地企業産能恢復較快。同時,中國政府提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思路,突出發展新基建和發掘內需市場,未來發展前景穩定,這一切都使臺商對大陸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進而敢於投資大陸。大陸的對臺方針政策和對廣大臺胞的善意誠意始終明確。特別是疫情發生後,大陸各地各級政府積極協助臺胞臺商臺企做好疫情防控、復工復産工作,並出臺助力臺企“11條”措施,為台資經濟活力復蘇提供精準幫扶、發展機遇和同等待遇,吸引了大批臺商臺企赴陸發展、在陸深耕。

 

兩岸經貿合作進一步增強是不可阻擋之大勢_fororder_臺商陳富澤(左)紮根大陸22年,認為企業在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電子物流倉儲等領域將大有可為 圖丨中新社

 

臺商陳富澤(左)紮根大陸22年,認為企業在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電子物流倉儲等領域將大有可為(圖片來源:中新社)

 

事實證明,大陸有市場,臺商有機遇。兩岸之間的經貿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利益需求,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是任何偶發事件和人為干擾所阻擋不了的。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是不可阻擋的大勢,民進黨當局企圖讓兩岸經濟“脫鉤”,沒有出路,也不得人心。

 

台灣聯合新聞網在報道兩岸經貿往來現狀時,直接評論説“經濟脫鉤失敗”。文章説,民進黨當局欲趁新冠疫情加速推動兩岸經濟脫鉤,但統計數字再一次證明,兩岸經貿互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民進黨當局不斷刻意激化與大陸的矛盾,卻無力扭轉兩岸經貿相互依賴並持續深化的發展趨勢,真應該深思這種做法是否明智了。

 

兩岸關係好,台灣同胞才會好,台灣才有前途。2021年是中國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和“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大陸發展進步的巨大成就必將持續轉化為更多台灣同胞參與融合發展、實現人生夢想的機遇和舞臺。只要兩岸同胞攜手並肩,兩岸民眾共享發展福祉的道路必將越來越寬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也必將越來越廣闊。(本網評論員 常濱)

收起全文

熱評丨台灣問題沒有退讓空間 “玩火”者終自焚

2021-03-08
展開全文

怎樣看待美國的對臺政策?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7日下午的記者會上,給出了三句話的答案,講述事實,亮明態度,提出敦促,特別是那句“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沒有妥協餘地,沒有退讓空間”,尤其擲地有聲。

 

熱評丨台灣問題沒有退讓空間 “玩火”者終自焚

 

美國新總統上任後會否調整對臺政策,一直備受各界關注,就像記者會上提問王毅的那位記者所説,此前美國上屆政府解除了美臺交往限制,也有智庫將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爆發危機列為全球最高潛在衝突,再加上民進黨當局樂此不疲地挾洋自重、倚美抗陸,台灣海峽難免給人快要變身“火藥桶”的危險感。

 

這幾年的“美臺關係”打得火熱,面對美國不斷開出無底線的支票,“台獨”勢力也日益猖獗,在國際上跟隨美國的腳步不斷演出鬧劇、醜劇。他們的陰謀一直無法得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王毅所説: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歷史和法理事實,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台獨”無法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也無法阻擋“海峽兩岸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的“大勢所趨”,這是中華民族的集體意志。這便是王毅給出的第二句話: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我們有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

 

臺海局勢日趨複雜,與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有關,也與外國勢力打“台灣牌”有關。但經過這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看清了民進黨當局與美國之間的“塑膠情”:美國對台灣的所謂支持,全都是口惠而實不至的虛偽承諾;而台灣“奉獻”給美國的,則都是實打實的“軍購”“萊豬”等多種多樣的鉅額“保護費”,以及甘當美國小弟在國際上丟人現眼。

 

事實已經證明,民進黨當局的“倚美抗陸”不得民心,挾洋自重更是死路一條。中國政府有自信維護兩岸關係大局,有能力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方向,也要提醒還想打“台灣牌”的外國勢力,我們在台灣問題上沒有妥協餘地,更沒有退讓空間!

 

無論何時,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是不可逾越的紅線。中美在台灣問題上如果爆發危機,絕非國際社會樂見。這便是王毅給出的第三句話:我們敦促美國新一屆政府充分認識台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徹底改變上屆政府“越線”“玩火”的危險做法,慎重和妥善處理涉臺問題。

 

(文丨趙靜)

收起全文

規劃綱要草案:堅持“一國兩制” 推進祖國統一

2021-03-07
展開全文

(兩會受權發佈)規劃綱要草案:堅持“一國兩制” 推進祖國統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堅決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産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産權貿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務業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支持澳門豐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內涵,支持粵澳合作共建橫琴,擴展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功能,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支持澳門發展中醫藥製造、特色金融和高新技術産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完善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機制。支持港澳參與、助力國家全面開放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打造共建“一帶一路”功能平臺。深化內地與港澳經貿、科創合作關係,深化並擴大內地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高品質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化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推進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廣州南沙、深港河套等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加強內地與港澳各領域交流合作,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和生活居住的政策措施,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國情教育,增強港澳同胞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支持港澳同各國各地區開展交流合作。

 

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高度警惕和堅決遏制“台獨”分裂活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完善保障台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持續出臺實施惠臺利民政策措施,讓台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參與大陸經濟社會發展進程。支持臺商臺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兩岸金融合作,支持符合條件的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推進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平潭綜合試驗區、昆山深化兩岸産業合作試驗區等兩岸合作平臺建設。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加快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加強兩岸産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加強兩岸人文交流。積極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和人員往來,加深相互理解,增進互信認同。推動兩岸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交流合作,促進社會保障和公共資源共享,支持兩岸鄰近或條件相當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促進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和創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兩岸基層和青少年交流,鼓勵台灣青年來大陸追夢、築夢、圓夢。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同反對“台獨”分裂活動,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新華社電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