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合作節節攀升 臺胞臺商應趁勢而上春種秋實

編輯:何婧|2021-03-26 16:03:54|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台灣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日前發佈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台灣企業銷往大陸(含香港)的訂單達109.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6%,連續13個月正增長,創歷年同月新高。

 

儘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因素影響,儘管民進黨當局以種種藉口極力阻撓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但兩岸經貿往來依然熱絡,經濟合作數據持續節節攀升。大陸長期以來作為台灣最大出口市場、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和最大島外投資目的地的地位更加凸顯,更加反映了大陸經濟穩步回升對帶動台灣貿易增長的重要作用,兩岸經濟合作乃大勢所趨。

 

兩岸經濟合作節節攀升 臺胞臺商應趁勢而上春種秋實_fororder_貿易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有利厚植共同利益,實現互利共贏,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兩岸經濟合作並非只有一方從中獲益,而是互利雙贏、共同發展。兩岸經濟合作對台灣經濟發展不可或缺,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凝聚著臺商臺企的付出與貢獻。

 

從本質上看,兩岸産業優勢互補、互惠互利,促進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兩岸經濟合作加深是市場推動資源最優配置的結果,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符合兩岸同胞利益需求,兩岸間已建立的較為穩固的産業鏈供應鏈,為兩岸經濟合作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例如,今年2月台灣銷往大陸(含香港)的訂單中,以電子産品增加金額最多、光學器材次之。這就是台灣的産業優勢。

 

從近期看,2021年大陸經濟恢復性增長將産生新的需求規模,將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持續發展。從中期看,為保證“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實現,大陸將進一步推進高水準制度型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加注重需求側管理,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目前大陸有4億中等收入人口,未來10年累計商品進口額有望超過22萬億美元,大陸市場的空間和潛力將成為兩岸經貿合作最重要的基礎和推動力。從長期看,隨著RCEP成員間關稅水準逐步降低,以及未來更高水準的中日韓FTA構建,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水準將大幅提升。台灣唯有乘勢而上,進一步推動兩岸經貿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才能避免被邊緣化的風險。

 

兩岸經濟合作節節攀升 臺胞臺商應趁勢而上春種秋實_fororder_經濟合作

兩岸經濟合作節節攀升,但兩岸關係並末春暖花開。民進黨當局2016年5月上臺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謀求“台獨”,不斷阻撓限制兩岸經濟合作,這是當前兩岸經濟合作面臨的最大障礙。但兩岸經濟合作的根本規律和發展慣性才是推動兩岸經貿合作繼續向前的大勢所在,是任何偶發事件和人為干擾破壞所阻擋不了的,並非民進黨當局依靠“政治之手”所能左右。廣大台灣同胞應充分認清“台獨”危害,順應兩岸合作大勢,利用自身競爭優勢把握機遇,深度參與大陸新經濟發展。春華秋實,春種秋收,只要廣大臺胞臺商抓住機遇趁勢而上,收穫纍纍秋實的未來指日可待。(本網評論員 常濱)

兩岸經貿合作進一步增強是不可阻擋之大勢

2021-02-23
展開全文

背著帳篷去草地紮營、溜滑索、綁繩結、野外做飯……建築系畢業的台灣夫妻杜書億和王梅芬早在2012年就十分看好大陸露營旅遊市場,從美國回到上海發展。2017年,杜書億第一次來到甘肅嘉峪關。“實在是太漂亮了,旅遊資源富集、密度高,很多都是還未被開發的原生態景區,西北是推廣露營地的最好地方。”回憶起初次踏訪古絲路,58歲的杜書億仍難掩興奮,“很喜歡這裡,然後我們全家人都來了。民眾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正在悄然改變,我們要走一條適合中國的旅遊發展道路,露營旅遊是不錯的契合點。”

 

兩岸經貿合作進一步增強是不可阻擋之大勢_fororder_  2021年春節期間,台灣夫妻杜書億和王梅芬帶著孩子一起在蘭州中山鐵橋前合影留念。 中新社記者 高展 攝

 

2021年春節期間,台灣夫妻杜書億和王梅芬帶著孩子一起在蘭州中山鐵橋前合影留念。 中新社記者 高展 攝

 

像杜書億夫婦這樣抓住發展機遇、到大陸來拓展事業的臺商越來越多,兩岸經貿往來數據也屢創新高。據台灣經濟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台資赴大陸投資額共59.648億美元,增長達41.5%。台灣財務主管機構公佈的今年1月兩岸貿易數據顯示,台灣自大陸(含香港,下同)進口約69.7億美元;對陸出口148.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幅57%,創自2010年6月以來新高。

 

數字會説話。從上述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兩岸經貿往來金額不但沒有因疫情及其它人為因素下降,可以説,兩岸經貿在疫情下的依存度不降反升。

 

在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産業鏈供應鏈、物流等逐步恢復,各地企業産能恢復較快。同時,中國政府提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思路,突出發展新基建和發掘內需市場,未來發展前景穩定,這一切都使臺商對大陸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進而敢於投資大陸。大陸的對臺方針政策和對廣大臺胞的善意誠意始終明確。特別是疫情發生後,大陸各地各級政府積極協助臺胞臺商臺企做好疫情防控、復工復産工作,並出臺助力臺企“11條”措施,為台資經濟活力復蘇提供精準幫扶、發展機遇和同等待遇,吸引了大批臺商臺企赴陸發展、在陸深耕。

 

兩岸經貿合作進一步增強是不可阻擋之大勢_fororder_臺商陳富澤(左)紮根大陸22年,認為企業在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電子物流倉儲等領域將大有可為 圖丨中新社

 

臺商陳富澤(左)紮根大陸22年,認為企業在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電子物流倉儲等領域將大有可為(圖片來源:中新社)

 

事實證明,大陸有市場,臺商有機遇。兩岸之間的經貿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利益需求,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是任何偶發事件和人為干擾所阻擋不了的。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是不可阻擋的大勢,民進黨當局企圖讓兩岸經濟“脫鉤”,沒有出路,也不得人心。

 

台灣聯合新聞網在報道兩岸經貿往來現狀時,直接評論説“經濟脫鉤失敗”。文章説,民進黨當局欲趁新冠疫情加速推動兩岸經濟脫鉤,但統計數字再一次證明,兩岸經貿互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民進黨當局不斷刻意激化與大陸的矛盾,卻無力扭轉兩岸經貿相互依賴並持續深化的發展趨勢,真應該深思這種做法是否明智了。

 

兩岸關係好,台灣同胞才會好,台灣才有前途。2021年是中國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和“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大陸發展進步的巨大成就必將持續轉化為更多台灣同胞參與融合發展、實現人生夢想的機遇和舞臺。只要兩岸同胞攜手並肩,兩岸民眾共享發展福祉的道路必將越來越寬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也必將越來越廣闊。(本網評論員 常濱)

收起全文

兩岸經濟合作系列答問⑧:為什麼大陸是臺商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 ​​​​

2021-03-25
展開全文

兩岸經濟合作系列答問⑧:為什麼大陸是臺商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 ​​​​_fororder_0071MDFJly1govv7pjdndj30u04q71kx

 

收起全文

兩岸青年應在祖國歷史和優秀文化的學習中共聚家國情懷

2021-03-10
展開全文

全國兩會期間,圍繞著傳承中華文化、匯聚兩岸民心問題,多位臺籍人大代表、委員呼籲,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要進一步深化兩岸教育交流,在兩岸青年中開展對祖國歷史文化和國情的學習,共同加強中華文化血脈的傳承。

 

“一個人若沒有傳統文化底蘊,即便行萬里路也只能在文化碎片中徬徨,不能客觀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臺聯界別小組會議上,臺籍政協委員淩友詩的發言輕聲細語卻直擊痛點。用淩友詩的話講,她自己從小在台灣接受的就是“反共教育”,所以,她非常理解現在的台灣青年的所思所想。她説,“後來,我到香港讀書,才開始補課。當時很多長輩有著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他們潛移默化給我傳達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但是,現在台灣的年輕人沒有那麼幸運,他們接受這樣的熏陶太少了。”淩友詩認為,台灣青年們應該多讀經典,多開眼界,也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經史子集中汲取古人的智慧。有了這些智慧,才能使自己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會有“主心骨”。今年參加政協會議,淩友詩帶來了《關於抓住歷史機遇,展示禮儀之邦,推行“2022冬奧全民十禮運動”》等四個提案,她希望兩岸同胞能共同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

 

兩岸青年應在祖國歷史和優秀文化的學習中共聚家國情懷_fororder_淩友詩接受採訪(淩友詩供圖)

 

淩友詩接受採訪(淩友詩供圖)

 

在政協大會發言中,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臺盟中央副主席吳國華指出,“兩岸同胞的家國情懷,來自傳承千百年的歷史文化,來自割不斷的血脈親情。”近年來,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一再修改教科書,極力推行“去中國化”,這導致台灣青少年普遍缺乏對中國歷史尤其是近現代史的正確認識,對台灣問題的由來更是知之甚少。吳國華認為,家國情懷是深刻影響、有力維繫民族和國家認同的紐帶。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家國情懷必定能夠成為團結兩岸中華兒女,共同實現祖國統一偉大目標的強大而持久的精神力量。吳國華建議進一步鼓勵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少年,共同開展對祖國歷史文化和國情的學習。他説,應該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交流,打破民進黨當局的阻撓封鎖。應該鼓勵兩岸更多高校、青少年文化社團之間擴大在線交流渠道,廣泛吸收台灣青年參與學習交流活動的策劃設計。

 

兩岸青年應在祖國歷史和優秀文化的學習中共聚家國情懷_fororder_吳國華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臺盟中央副主席吳國華在政協大會發言(圖片來源:新華網)

 

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大學校長張榮認為,民進黨當局推行的“去中國化”教育,最終,最大的受害者還是台灣青年學生。擴大兩岸教育領域的深度交流,加強兩岸青年學生交流,是實現兩岸民眾零距離溝通和面對面生活的有效路徑,更是增進兩岸相互了解,破解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教育的可行方式。兩岸青年學生應注重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能力,將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的轉化和創新性的發展。 

 

關於學習中國歷史、傳承中華優秀文化這個問題,從台南市來到廣州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就讀碩士學位的謝建鋐對記者談了自己的體會。他説:“我小的時候,民進黨當局尚未如此猖獗地篡改課綱,在學識養成的路上,我對於中國史還是有基本常識的。後來我到了大陸,實地看到‘春風不度玉門關’的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陽關等一系列古文化遺址時,心中油然而生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心情激動且澎湃。反觀現在民進黨當局教育體系下教出來的學生,全然沒有這種心境與感觸。或許疫情來襲與政治操弄隔斷了兩岸的往來,但隔不斷的是同是炎黃子孫的血脈。”

 

謝建鋐説,台灣著名的媒體人黃智賢説過一句話,令他印象深刻。黃智賢説,“我小時候的作業本封面上寫著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曾幾何時,這句話在台灣變為不能説出口的忌諱”。謝建鋐認為,兩岸人民都是炎黃子孫,同樣都是中國人,承載著中華民族5000年的厚重歷史,如今民進黨當局為了謀取少部分人的政治利益,大肆推行“去中國化”,甚至篡改學生的教育課綱,將中國史劃入東亞史的範疇,借此抹去青年學生的國族認同感,是極其惡劣的行徑。

 

在如何更好地推動兩岸文化交流方面,謝建鋐認為,兩岸青年交流在形式上可以加入更多的新穎元素,比如在中華傳統文化內容學習的交流中置入大陸新穎流行的元素,這樣更能吸引台灣青年對於中華文化的關注。(本網評論員:常濱)

收起全文

兩岸經濟合作系列答問⑦:“十四五”時期兩岸經濟合作前景如何?

2021-03-25
展開全文

兩岸經濟合作系列答問⑦:“十四五”時期兩岸經濟合作前景如何?_fororder_0071MDFJly1govv7mv4lzj30u03uatw0

 

收起全文

熱評丨台灣問題沒有退讓空間 “玩火”者終自焚

2021-03-08
展開全文

怎樣看待美國的對臺政策?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7日下午的記者會上,給出了三句話的答案,講述事實,亮明態度,提出敦促,特別是那句“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沒有妥協餘地,沒有退讓空間”,尤其擲地有聲。

 

熱評丨台灣問題沒有退讓空間 “玩火”者終自焚

 

美國新總統上任後會否調整對臺政策,一直備受各界關注,就像記者會上提問王毅的那位記者所説,此前美國上屆政府解除了美臺交往限制,也有智庫將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爆發危機列為全球最高潛在衝突,再加上民進黨當局樂此不疲地挾洋自重、倚美抗陸,台灣海峽難免給人快要變身“火藥桶”的危險感。

 

這幾年的“美臺關係”打得火熱,面對美國不斷開出無底線的支票,“台獨”勢力也日益猖獗,在國際上跟隨美國的腳步不斷演出鬧劇、醜劇。他們的陰謀一直無法得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王毅所説: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歷史和法理事實,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台獨”無法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也無法阻擋“海峽兩岸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的“大勢所趨”,這是中華民族的集體意志。這便是王毅給出的第二句話: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我們有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

 

臺海局勢日趨複雜,與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有關,也與外國勢力打“台灣牌”有關。但經過這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看清了民進黨當局與美國之間的“塑膠情”:美國對台灣的所謂支持,全都是口惠而實不至的虛偽承諾;而台灣“奉獻”給美國的,則都是實打實的“軍購”“萊豬”等多種多樣的鉅額“保護費”,以及甘當美國小弟在國際上丟人現眼。

 

事實已經證明,民進黨當局的“倚美抗陸”不得民心,挾洋自重更是死路一條。中國政府有自信維護兩岸關係大局,有能力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方向,也要提醒還想打“台灣牌”的外國勢力,我們在台灣問題上沒有妥協餘地,更沒有退讓空間!

 

無論何時,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是不可逾越的紅線。中美在台灣問題上如果爆發危機,絕非國際社會樂見。這便是王毅給出的第三句話:我們敦促美國新一屆政府充分認識台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徹底改變上屆政府“越線”“玩火”的危險做法,慎重和妥善處理涉臺問題。

 

(文丨趙靜)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