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柳工牌”到螺螄粉,習近平柳州之行大有看點
4月2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柳州考察。他先後看了一家63年的老牌工程機械企業和一個近年來“新晉”的“網紅食品”産業。總書記為何要看這兩個點,此行又有什麼樣的看點呢?《時政新聞眼》為您解析。
柳工集團:鍛造工程機械“利器”
26日下午,習近平首先來到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了解企業改革創新、製造業發展等情況。
△柳工集團創建於1958年,現有一級子公司7家,員工1.6萬人。(總臺央視記者李超雲、范凱拍攝)
柳工集團是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擁有挖掘機械、鏟運機械、農業機械等13大類共32種整機産品線。1966年,柳工推出第一台用於土石方施工的現代化輪式裝載機。如今,柳工裝載機的銷量位居全球第一。
△柳工挖掘機銷量從2001年的57台發展到2020年2.6萬台,銷售額達90億元。(總臺央視記者王冰拍攝)
2002年,柳工集團開啟“走出去”發展戰略,現在全球已建有20個製造基地、13家海外子公司,産品遠銷17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一帶一路”沿線50多個國家。
柳工人告訴《時政新聞眼》,無論是酷熱的撒哈拉沙漠,還是極寒的南極腹地,都有柳工機械的身影,這是“中國製造”品質過硬的生動例證。
△2017年,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大西洋海岸施工現場,柳工挖掘機進行大塊石料的堆積作業。(資料圖)
△在南極,柳工機械的主要工作是建設臨時碼頭,為科考隊員建設發電室、住處和研究場所等。(資料圖)
在柳工,有一個全球研發中心。這裡以土方機械可靠性、性能、節能環保等相關技術研發為主要方向,是我國土方機械領域唯一的國家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建成6年來,柳工申請技術專利成果達1358項。
△研發中心的半消聲實驗室正在為一款純電動裝載機檢測噪聲數據。(總臺央視記者程鋮、張曉鵬拍攝)
依靠自主研發創新,柳工打出了民族品牌挖掘機、裝載機的一片新天地。從詮釋“極限工況、強悍設備”産品魅力的最大噸位裝載機,到全球第一款20噸級純電驅動挖掘機,柳工集團始終在鍛造工程機械的“利器”。
習近平:把製造業做實、做優、做強
這並非習近平首次關注“廣西製造”。2010年、2017年,他先後兩次到廣西的同一家企業——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調研。和柳工集團誕生於同一年的南南鋁,是一家以鋁材産業為主的製造企業。第一次到南南鋁,習近平看到的還只是建材類傳統産品,第二次則出現了高鐵、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類的新産品、高端産品,總書記形容這家企業是“鳥槍換炮”。
△柳工自主研發的12噸輪式裝載機液力變矩器,是工程機械、裝甲機械傳動系統的關鍵部件。(總臺央視記者程鋮拍攝)
2017年考察南南鋁時,總書記説,一個國家一定要有正確的戰略選擇,我國是個大國,必鬚髮展實體經濟,不斷推進工業現代化、提高製造業水準,不能脫實向虛。
△柳工生産車間(總臺央視記者王曉東拍攝)
近年來,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做實做優做強。去年9月,他在裝備製造領域龍頭企業——湖南山河智慧考察時,闡明瞭他如此重視製造業的原因:“在當今世界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多的情況下,我們要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製造業強國,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製造業也一定要抓在我們自己手裏。”
“製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繫。”總書記念茲在茲。
柳州螺螄粉,因何“蝶變”?
在柳州,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螺螄粉,正在上演著從“小米粉”做成“大産業”、從傳統特色産品“蝶變”為“網紅食品”的傳奇。
26日下午,習近平來到柳州螺螄粉生産集聚區,了解這一特色産業的發展情況。
△柳州螺螄粉生産集聚區(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李超雲拍攝)
一碗螺螄粉,催生一座産業園。集聚區位於柳南區河西高新區中小企業孵化園內,目前已有34家螺螄粉生産及配套企業入駐,就業人員近3000人,日産螺螄粉約150萬袋。
△柳州螺螄粉的六大特點是鮮、香、辣、酸、爽、燙。
近年來,柳州以工業化理念發展螺螄粉這一特色産業。2014年,首家袋裝柳州螺螄粉生産企業誕生。2019年,“柳州螺螄粉”電子商務産業園開園。去年,“柳州螺螄粉産業學院”成立。柳州螺螄粉成為飲食界“産學研深度融合”的代表,以“走心”的方式精準捕獲了都市年輕人的“胃”,從而晉陞“網紅”、熱銷全球。
△2014年10月,第一張預包裝螺螄粉的生産許可證誕生。(資料圖)
△螺螄粉的湯底是由十幾種原材料熬製而成。(總臺央視記者李輝、王鵬飛拍攝)
柳州螺螄粉從上游的竹筍、豆角、螺螄、腐竹等原材料生産,中游的食品加工、包裝,到下游的商超、電商、物流,再到周邊的文旅體驗等,帶動了一條完整産業鏈的發展。去年,柳州螺螄粉銷售收入達110億元,配套及衍生産品銷售收入超130億元,袋裝柳州螺螄粉僅在網上就賣出了11億袋。
△袋裝螺螄粉(總臺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做好特色産業這篇大文章
從去年考察途中點讚的“小木耳大産業”“小黃花大産業”,到今年以來關注的“沙縣小吃大産業”“小米粉大産業”,習近平始終牽掛著發展特色産業這篇大文章。
△柳州螺螄粉配料包生産線(總臺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十四五”規劃綱要多次提到“特色産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推動特色産業可持續發展”,“實施脫貧地區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發展各具特色的現代鄉村富民産業”,“建設優勢農産品産業帶和特色農産品優勢區”······
△袋裝螺螄粉直播帶貨現場(總臺央視記者許永松拍攝)
幾天前,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我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8.3%。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這一數據來之殊為不易。總書記關注的特色産業,在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廣袤大地上蓬勃生長起來的特色産業,正在為中國經濟帶來滿園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