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就要有大的樣子”——看百年大黨的世界印象
“中國共産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大就要有大的樣子。”
站在世界的聚光燈下,大黨之“大”,在於有大胸襟擔大任,有大理念明大義,有大情懷行大道,有大格局成大業。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是百年大黨不懈奮鬥的崇高理想。
(一)擔當
1945年6月26日,美國舊金山,聯合國制憲會議。董必武作為中國代表團共産黨方面的成員,在《聯合國憲章》上簽下自己的名字。中國共産黨在聯合國舞臺上首次正式亮相。
2015年9月27日,紐約聯合國總部,中國向聯合國贈送“和平尊”,為聯合國成立70週年送上禮物。
“‘和平尊’傳遞了中國和中國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願望和信念,這也是聯合國憲章的精神。”習近平主席在贈送儀式上説。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共産黨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國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
從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向世界展現兼善天下的擔當與篤行。
從任人欺辱的“東亞病夫”到世界刮目相看的東方大國,從國際體系的旁觀者到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百年見證: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中國一步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全球減貧事業、提供國際人道主義援助、合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今天的中國,攜手世界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從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到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從加入幾乎所有政府間國際組織和500多項國際公約到成為聯合國第二大會費與維和攤款國和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常任理事國……今天的中國,以知行合一的實踐自覺詮釋中華民族對和平的孜孜追求;
伊朗核問題、朝核問題、阿富汗問題、敘利亞危機……今天的中國,推動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重要作用有目共睹。
(二)格局
從百廢待興到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久困于窮到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從封閉落後到成為全球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
百年滄海桑田,百年波瀾壯闊。
時間丈量著發展的進度,也標示出攀登的高度。
從統籌推進21個自貿試驗區建設到高品質高標準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從頒布實施外商投資法到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當個別大國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之時,中國通過推動自身發展給世界創造更多機遇。
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興旺,面對“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的鮮明對比,越來越多外國政黨迫切希望了解中國共産黨的“執政密碼”——
從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到“中國共産黨的故事——地方黨委的實踐”活動;從日臻成熟的黨際對話機制,到世界上許多政黨領導人案頭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摒棄意識形態爭論,跨越文化傳統差異,中國通過深化自身實踐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並同世界各國分享。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評價,中國正在身體力行建設繁榮發展的世界。
巴基斯坦曾經的小漁村瓜達爾,如今發展成為現代化港口;希臘一度“連集裝箱碼頭橋吊都銹得無法正常工作”的比雷埃夫斯港,集裝箱吞吐量世界排名不斷上升……“一帶一路”建設正在打破山海阻隔,開闢無限廣闊的國際合作空間。
中國已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合作文件,各國發展戰略和區域合作倡議對接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從“大寫意”到“工筆畫”,“一帶一路”如今已進入高品質共建階段,不斷寫就互聯互通的傳奇故事。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正在成為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的復蘇之路、釋放發展潛力的增長之路。
(三)胸襟
“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不曾忘,新中國成立之初,共和國的締造者們就立下了這樣的雄心壯志。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2017年1月18日,瑞士日內瓦萬國宮,針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習近平主席面向世界給出中國方案。
胸懷天下,胸懷全人類,中國共産黨始終致力於為全人類的進步事業努力奮鬥。
世界衛生大會、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領導人在多邊舞臺提出一系列重大倡議,推動完善全球治理、加強國際合作,唱響多邊主義的主旋律。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給全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這是務實的中國舉措,這是紮實的中國行動——
向80多個有急需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個國家出口疫苗;
向150多個國家和13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物資援助;
支持本國疫苗企業向發展中國家進行技術轉讓,開展合作生産……
有外媒報道説:“形勢艱難的時候,中國人就會挺身而出。”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正是這樣的胸懷和視野,讓中國共産黨在一個世紀的不懈奮鬥中展現出超凡的氣象。
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世界之中國。
未來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新華社記者溫馨、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