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下的民生境遇
疫情猛于虎。5月以來,台灣地區新冠肺炎疫情大暴發,累計新增本土確診案例突破13000例,新增死亡人數超過600人。
3月底,我奉命來臺駐點,當時所見還是一派“常態”:百貨公司忙著推出母親節優惠活動,知名餐廳一座難求,高峰時段公共交通人流如織。儘管進入一些場所要佩戴口罩,顯示疫情仍在,但社會情緒總體是舒展放鬆的。即便在華航機組染疫個案不斷曝出後,超市裏還在做試吃活動,利用“五一”連假“趴趴走”的民眾數量也不少。
直到台北、新北率先提升至疫情三級警戒,人們才意識到,事情好像嚴重了。
眼下這波本土大暴發,讓島內社會從民進黨當局此前吹噓的“超前部署”中猛然驚醒,發現無論是疫苗採購還是醫療量能都捉襟見肘,處處落後。
台灣疫情升溫,防疫物資持續熱賣。新華社記者 姜婷婷 攝
全臺疫情警戒升至三級後,能明顯感受到民眾的不安,既有對健康的擔心,也有對生計的深憂。如今,每天下午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發佈會成為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之一,人們之間的問候語也悄然變成“今天又多少例?”
近一個多月來,在公寓房間裏,耳畔不時傳來救護車的警報聲。不能確定是否有人因染疫被送醫,心裏默默為之祝福。
雖然盡可能減少外出,但因必要的採訪工作和生活採買,還是會出門。屋外已是炙熱的夏天,而所見所聞卻似冬天般冷清蕭條。
台北社區健身設施已暫停使用。新華社記者 姜婷婷 攝
曾人潮熙攘的商圈、夜市現在人跡罕至,餐廳、賓館停業收檔的消息不斷傳出。據報道,高雄一家餐廳老闆講到生計困難時激動下跪,拜託當局快給疫苗,引發外界關注。有資深媒體人評論説,擔心染疫、擔心打不到疫苗、擔心沒了工作,還擔心下個月房租,此刻台灣人面臨空前壓力,當局卻無法“安民心”。
台灣健身房、補習班、美容美發等內需型服務業站在“海嘯”第一排,出現雪崩式頂讓潮。有業者説,起初以為三級警戒只會持續兩周,打算咬牙撐過去,沒想到一延再延,至今看不到希望,實在扛不住,寧肯出3個月租金作為毀約費也要結束營業。
疫情來勢洶洶,島內許多店家難敵衝擊,甩貨處理。新華社記者 姜婷婷 攝
疫情寒潮中,不少民眾損失收入甚至失去工作。當局1日公佈的統計顯示,過去一週,實施無薪假的單位從此前一週的987家增至1305家,涉及人數暴增33%,住宿和餐飲業受創最重。
收入減少的同時,通脹“怪獸”悄悄來襲,讓百姓錢包縮水。數據顯示,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從1月的-0.16%一路上揚至5月的2.48%。
4月時,在超市還常見30元新台幣左右一包的蔬菜,本土疫情暴發加上幾場暴雨導致供應減少,如今售價在50元新台幣上下。
疫情三級警戒下,餐廳不可內用,只能外送或外帶。台北微風南京商場附近,民眾在挑選外帶便當。新華社記者 姜婷婷 攝
民眾期盼當局的紓困方案一解燃眉之急。方案一再修改,已推出“4.0精進版”,但部分民眾還是反映沒被照顧到。據臺媒報道,攤販、臨時工、自雇者等底層人士由於沒有穩定收入,也難以按時納稅,申請勞工紓困貸款被拒。有民眾質疑,家庭可申領每名孩童1萬元新台幣的防疫照顧補貼,但因社區長照機構暫停營運而必須請假照顧老人者則沒錢領,有失公允。還有企業抱怨,紓困措施緩不濟急,力度太小,希望申請審核從速、從簡、從寬。
台北民生東路上,有一位阿婆賣水果,沒有固定營業場所,借大樓前的空地擺攤,每日早出晚歸。一次買水果時問她,有沒有領到紓困補助,她説自己不會上網,還沒有申請。老人幫我把水果包好,再三感謝。她説:“現在還有人照顧我的生意,我就很感恩了。”新華社台北7月3日電(記者姜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