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鑒: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綜述
從開幕式上《雀之靈》舞蹈開場,到達成“蚌埠共識”閉幕,世界各地的嘉賓,在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期間,演繹了一場“文明互鑒: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盛會。
這屆年會,凝聚人心。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本屆年會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位中外嘉賓,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與會。在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國蚌埠古民居博覽園內,他們就共同關心的話題暢所欲言、深入探討。
“在我們的時代,需要不同文明之間相互交流互鑒、求同存異,加強國際合作,一起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通過視頻,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本屆年會以“文明互鑒: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在文化多樣性和“一帶一路”等重大課題,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對氣候變化、減貧和科技發展等全球性挑戰問題方面,邀請各界人士多角度、多方位展開討論,充分交換意見。年會設置的6個主題論壇和4個專題對話,場場滿座。
“蚌埠地處中國南北分界線,太湖世界文化論壇聯繫中國與世界,在連接南北的地方溝通中西,非常有意義。”蚌埠市委書記黃曉武説,作為論壇年會永久會址所在地,蚌埠會全力當好文化交流使者,讓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朋友圈越來越廣、影響力越來越大。
“蚌埠共識”認為,當今世界,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氣候變化、科技風險等全球性挑戰日益嚴重。在複雜多變的時代背景下,本次年會的召開,對於加強全球合作,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具有積極意義。
這屆年會,包容多元。
在網絡文藝論壇上,網絡文藝領域知名創作者、專家學者、平臺運營者、行業管理者齊聚一堂,多元身份的嘉賓,從各個視角探討新時代網絡文藝。
“用對話打破溝通的壁壘,用智慧點亮前進的方向,用文明建構人類的未來。”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在開幕式上説,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迫切需要多元文明的共生發展,迫切需要多樣文化的創新創造,迫切需要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在“‘一帶一路’:文明之路的歷史與未來”論壇上,文化的包容與多元更得以體現。
“文化和歷史的交流、溝通能帶來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進步的重要標準就是多元性,和孤立單一相比,多元的世界更美麗更可愛,是我們人類共同希望擁有的未來。”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劉曉峰説。
“文明多元多樣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王超説,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未來人類文明的深度和廣度必將産生更大的飛躍,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之間應堅持平等尊重、包容互鑒。
這屆年會,跨界碰撞。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年會永久會址的中國蚌埠古民居博覽園裏,集中搶救復建了來自安徽、江西、浙江等地不同年代的400多棟古民居。
在這裡,中國傳統的古民居實現了與科技的跨界碰撞。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寄語墻上,滾動播放著與會嘉賓的寄語電子版;“文化與減貧—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論壇上,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譚衛平用科大訊飛翻譯機與四川文旅宣傳推廣大使丁真實現漢語和藏語的實時交流……
在“數字文化金融産業論壇”上,與會的嘉賓既有外國駐華大使、數字技術專家,還有文物專家、區塊鏈專家,他們研究的方向不同,卻在論壇上碰撞出了火花、找到了共鳴。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副所長丁曉宏講述了“數字敦煌”背後的故事,他説,將傳統文化與高科技相結合,讓文物、歷史説話,敦煌形成了一整套數字化技術,為國內文物行業積累了經驗。
在這裡,中國傳統的古民居還實現了與不同文化的跨界碰撞。
本屆年會,阿塞拜疆共和國作為主賓對話國,在中國蚌埠古民居博覽園設立了“阿塞拜疆文化之窗”國家館,該館在年會期間揭幕,集中展示阿塞拜疆的服飾、樂器、雕塑等展品,吸引了不少與會嘉賓前去參觀交流。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主席嚴昭柱説,作為一個文化論壇,希望能充分發揮文化在溝通、凝聚人心方面的獨到作用,為各國攜手應對挑戰、維護和平與發展提供支撐。
新華社合肥日電 記者陳尚營、周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