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穩”字當頭 七大政策勾勒全年經濟重點

編輯:王瑞穎|2021-12-13 10:48:02|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總體來看,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用七大政策與五個正確認識和把握來勾勒明年經濟工作重點,“穩”則是其中最為突出的關鍵詞。會議要求,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明年的政策將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並推動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與質的穩步提高。

 

在形勢判斷上,會議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三重壓力”是對我國面臨的新的下行壓力的新表述。“需求收縮主要指外需的不確定性和內需擴張緩慢,供給衝擊主要指部分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包括價格上漲壓力以及能源雙控帶來的供給緊約束壓力,預期轉弱在於前期低基數效應正在演變為高基數效應,而且疫情反復情況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

 

正是在這樣的判斷下,今年會議更加強調了“穩”的重要性。在12月11日召開的2021-2022中國經濟年會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表示,“穩”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為突出的關鍵詞。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消息稿中出現了25個“穩”字。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也表示,會議將穩增長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時強調經濟增長速度和發展品質的有機統一,圍繞這個主線,對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做出了重要部署。

 

從會議精神來看,實現“穩”,一方面要形成政策合力。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穩定經濟增長要形成“幾家抬”的格局,財政、貨幣、金融、産業、工商、就業等方面,都要出臺穩定經濟的政策。另一方面政策發力要適當靠前。劉向東表示,政策要提前實施,財政貨幣政策都要加力托底,同時在加大財政刺激和貨幣適度寬鬆的同時也謹防債務風險和流動性風險,不能因噎廢食。

 

從具體部署看,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2022年我國七方面重點經濟工作任務,並提出五個正確認識和把握。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科技政策要紮實落地;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會議提出七大政策與五個正確認識和把握,這是我國立足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踐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張立群説。

 

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韓文秀説,“穩健”就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有效”就是要提高政策的針對性、操作性、管用性,抵禦經濟下行壓力,使“六穩”穩得牢,“六保”保得住。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也在2021-2022中國經濟年會上表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協調聯動,跨週期調節和逆週期調節要協調聯動,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過去一些年我們採取的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精準調控、相機調控,這些有效的方法要綜合運用。財政、貨幣政策要落實到企業,落實到就業,落實到基層。

 

會議指出,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發展內生動力。韓文秀強調,內需潛力大是我們的優勢所在,要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注重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結合部發力,要適度超前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在減污、降碳、新能源、新技術、新産業集群等領域加大投入,既擴大短期需求,又增強長期動能。

 

“2022年必須充分挖掘國內需求的潛力。要著力擴大消費需求,要把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結合起來,落實好提振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的相關舉措,擴展信息消費、綠色消費等新型消費,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寧吉喆指出,同時,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要用好用足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項目,聚焦“兩新一重”,積極調動社會資本活力,鼓勵民間投資穩定發展。

 

寧吉喆還指出,擴大內需很重要的方面還在於區域開發,要深入實施重大區域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東中西部協調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品質。中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在廣大的農村、廣大的中西部,要把這些潛力挖掘出來,轉化為有效需求。(記者 孫韶華 張莫 班娟娟 汪子旭 北京報道)

標簽: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