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刊發崔永輝署名文章:努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準更高

編輯:王瑞穎|2021-12-20 11:33:54|來源:人民日報

努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準更高

 

崔永輝

 

東海風來,潮涌鷺島。1981年10月15日,湖里加工區一聲開山炮響,拉開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序幕。在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領導推動下,廈門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潮中破浪前行,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0年來地區生産總值增長862倍,工業增加值增長563倍,財政總收入增長692倍,城市建成區擴大了18倍以上,推動廈門由昔日的海島小城一步步發展成為“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和“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對外交流密切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廈門經濟特區40年的生動實踐,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壯麗篇章中書寫了精彩一頁。

 

《人民日報》刊發崔永輝署名文章:努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準更高

 

回顧廈門經濟特區走過的歷程,在每個重要階段和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都為我們把脈定向,給予科學指引。1985年6月至1988年6月,習近平同志在廈門擔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直接領導和推動了特區事業,並主持編制了《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對廈門發展發揮了十分深遠的全局性、奠基性作用。2002年6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的習近平同志深入廈門調研,為廈門量身定制“提升本島、跨島發展”戰略。2017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廈門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對我們作出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殷切囑託。廈門廣大幹部群眾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不斷將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以廈門“成功的故事”生動印證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人民日報》刊發崔永輝署名文章:努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準更高

 

辦好特區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深刻指出:“我們經濟特區不特在有什麼特別的享受,而應特在特區建設者有特別高的紀律、理想、作風這些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特區處於改革開放最前沿,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有著更高要求。”廈門經濟特區牢記囑託,堅持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特區建設各領域、全過程,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成功應對了疫情防控、抗擊颱風、維護穩定等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確保經濟特區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堅決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政治生態持續優化,非公企業黨建、城市黨建、“近鄰”黨建等經驗全國推廣。持續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大力傳承弘揚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在廈門工作期間倡導的“四下基層”“四在一線”“馬上就辦”等優良作風,涌現出蓋軍銜、陳清洲等一大批先進典型,激勵廣大特區建設者不自滿、不懈怠,不斷為特區事業爭取新的光榮。廈門經濟特區40年的成功實踐,有力印證了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經濟特區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制勝法寶”。

 

《人民日報》刊發崔永輝署名文章:努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準更高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多次上高山、進海島、下農村、入農戶,到全市海拔最高的軍營村、白交祠村訪貧問苦,到位置最偏遠的“英雄三島”體察民情,為我們樹立了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示範。廈門經濟特區堅持民生優先,民生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長期保持在70%以上,不斷建立健全全民醫保、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等制度。202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331元,是40年前的151倍;人均預期壽命81.04歲。始終堅持生態立市,發揚習近平同志在廈門治理筼筜湖的寶貴經驗,牢記“成為生態省建設排頭兵”的殷切囑託,高標準推進生態建設。始終堅持共建共享,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被列為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廈門經濟特區40年的成功實踐,有力印證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

 

《人民日報》刊發崔永輝署名文章:努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準更高

 

改革開放是經濟特區始終不變的“根”和“魂”。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旗幟鮮明地強調“不搞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就不能進步”“經濟特區的任務就是改革,經濟特區應改革而生,我們要承擔起這個責任”,並圍繞稅利分流、建設自由港、建立特區金融體系、引進外資等開展了一系列前瞻探索。廈門經濟特區牢記囑託,當好體制改革“試驗田”,在國企改革、投融資體制、行政審批服務、保障房建設管理等領域創造了諸多“全國第一”。當好對外開放“重要窗口”,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謀劃的“三步走”戰略,逐步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實現了從出口加工區、保稅區到自貿試驗區、金磚創新基地等多區疊加、迭代升級,外貿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對外開放之門”越開越寬闊。當好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開拓者”“實干家”,圍繞營商環境、“多規合一”等率先探索形成了一大批“廈門經驗”“廈門樣本”。廈門經濟特區40年的成功實踐,有力印證了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人民日報》刊發崔永輝署名文章:努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準更高

 

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是經濟特區的根本出路。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高度重視發展問題,主持編制的《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明確提出:“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化管理是提高經濟效益的決定性因素”,並前瞻佈局電子工業、金融、旅遊以及海洋開發、生物工程等新興産業。這些開創性的思路舉措,為廈門發展塑造了“高素質”的鮮明導向,也成為高品質發展的前瞻探索。廈門經濟特區牢記囑託,堅持把科技作為第一生産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近兩年經濟增速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前列,內生動力更加強勁。堅持把産業轉型升級作為主攻方向,培育形成了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信設備等10條千億産業鏈,發展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堅持把均衡協調貫穿始終,在發展中較好保持了速度、規模與品質、效益相協調,經濟建設與民生保障、社會建設相協調,城市開發與生態建設相協調。廈門經濟特區40年的成功實踐,有力印證了發展是硬道理、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和高品質發展的戰略思想。

 

《人民日報》刊發崔永輝署名文章:努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準更高

 

服務祖國統一大業是廈門經濟特區與生俱來的使命。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準確把握廈門經濟特區“因臺而設”的戰略定位,到福建省和中央工作後,多次就廈門對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廈門經濟特區牢記囑託,積極推進以通促融,率先實現兩岸貨輪直航、廈金“兩門對開”、兩岸“大三通”等一系列“破冰”之舉。積極推進以惠促融,率先出臺並落實大陸首個地方版同等待遇政策“廈門60條”,12萬多臺胞在廈長期居住生活。積極推進以情促融,海峽論壇成為兩岸最大的民間交流盛會,每年有50多項大型對臺交流活動在廈舉辦。廈門經濟特區40年的成功實踐,有力印證了“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是民心所向、大義所在,生動昭示了祖國統一的光明前景。

 

《人民日報》刊發崔永輝署名文章:努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準更高

 

廈門的發展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所走過歷程的一個縮影。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年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了黨中央關於興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決策是完全正確的,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勃勃生機和旺盛活力。新起點上,廈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努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準更高,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作者為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