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島內的同胞,你的“痛苦指數”是多少?

編輯:何婧|2022-04-20 11:29:01|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台灣地區“痛苦指數”將創近十年來新高。日前,臺行政管理機構相關負責人在立法機構接受答詢時説,去年,台灣地區的“痛苦指數”為5.91%,今年預計將達到6.08%。上一次突破6%的是2012年,那一年的“痛苦指數”是6.17%、失業率4.24%、CPI年增率1.93%。

 

正在閱讀本文的島內同胞,你的“痛苦指數”是多少?民眾的直觀感受是最真實的:物價上漲、失業率攀升、股市波動、外資出逃、台幣貶值、加上薪資減少等等,都是“切膚之痛”。據台灣地區最新數據分析,民眾的實質薪資仍在下滑。今年前兩個月,物價漲幅高於總薪資漲幅,以致實質總薪資較去年同期下滑0.16%。農業部門負責人陳吉仲表示,繼上個世紀發生的能源危機五十年來,今年將是台灣地區面臨糧食危機最嚴峻的一年,3月份的玉米到岸價格每公斤10元(新台幣,下同),預計8月份將達到13元,屆時,豬肉、雞肉的價格也會比現在更高。 

 

台灣島內的同胞,你的“痛苦指數”是多少?

 

注:左縱坐標對應防務支出和經濟發展支出,右縱坐標對應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圖片來源:“看臺海”新媒體公眾號)

 

有分析人士認為,民進黨當局執政不力是造成島內目前經濟不景氣的真正根源。自2019年7月以來,民進黨當局加緊了從美國採購軍事裝備的速度,並且以“特別預算”支應,“預算”中的絕大部分是通過舉債完成的,也就是百姓説的“寅吃卯糧”。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鄭育禮分析説,蔡英文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的防務預算不斷增加,去年超過了3700億元,遠遠高於馬英九時期的年均約2900億元。相反,民進黨當局為經濟發展的支出年均只有大約2470億元。這就造成了島內經濟結構轉型遲滯,長期面臨“五缺”問題(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百姓的薪資水準停滯不前。 

 

民進黨當局這種“勒緊台灣百姓褲腰帶,養肥美國軍火商”的惡行,成為壓迫台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根根稻草。連年疊加的龐大軍售案令台灣地區背負巨大的財政壓力,也擠壓了正常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支出。臺衛福部門近日公告,將從5月15日起調漲部分個人就醫負擔費用,保守估計至少將有1177萬人會增加就醫負擔。另外,各縣市的教育經費補助較上年度列減67.9億元。 

 

台灣島內的同胞,你的“痛苦指數”是多少?

 

4月16日,台北車站疫苗接種站涌入大批人潮(台灣“中央社”)

 

島內有網友稱,“如果兩岸和平統一了,台灣目前的軍購費用就可以用來搞建設、造福台灣人。”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大陸突破疫情的干擾,經濟發展取得驕人的成績,與台灣地區的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了15.2%,兩岸交流與融合發展有著廣闊的空間。如果真想降低百姓的“痛苦指數”,民進黨當局就應該徹底摒棄“台獨”政治操弄,回到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軌道上。(作者:常濱) 

厲兵秣馬——美國必須讀懂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嚴厲警告

2022-04-18
展開全文

4月14日,6名美國國會議員深夜搭乘美國軍機“摸黑”竄訪台灣,15日會晤了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為此,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出動大批海空兵力,在東海當面和台島周邊海空域組織了多軍兵種聯合戰備警巡,演練對海突擊等科目。中國國防部、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相繼發表談話。從演練科目到談話內容,對美警告之嚴厲前所未有。

 

一、直接點名、劍指美方

 

15日大規模軍演結束後,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大校宣佈:“此次行動是針對近期美在台灣問題上頻頻釋放錯誤信號而組織的。美惡劣行徑和伎倆完全是徒勞的,也是十分危險的,玩火者必自焚。”

 

2020年9月、2021年11月,美國官員、國會議員竄訪台灣時,東部戰區曾組織兵力警巡和演習,新聞通報的措辭是“有關行動是應對當前臺海局勢的必要舉措。”而這次直截了當點名痛批,劍指美方。言下之意,如果美方在台灣問題上繼續衝撞中方紅線,解放軍決不懼怕與美軍正面對抗。這種強烈的警告意味前所未有。

 

二、從突出“演練”到突出“備戰”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厲兵秣馬,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挫敗外部勢力干涉和‘台獨’分裂圖謀,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以此明確宣告:為了粉碎美“以臺制華”陰謀,解放軍面對臺海危局正在積極整軍備戰,堅決維護祖國統一。

 

從以往的“戰備警巡”“軍事演練”到今天的“厲兵秣馬”“整軍備戰”,中國國防部對美回應之嚴厲前所未有。

 

厲兵秣馬——美國必須讀懂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嚴厲警告

 

 

三、軍事行動針對性極強

 

根據新聞通報,15日,東部戰區出動驅護艦、轟炸機、殲擊機等,在東海當面和台島周邊海空域組織多軍兵種聯合戰備警巡,並展開對海突擊等科目演練。這三項軍事行動各有明確針對的目標,而不僅僅是針對美國國會議員的竄訪行徑。所以,軍事行動的針對性之鮮明同樣前所未有。在臺海地區局勢問題上,解放軍的鬥爭方針已經非常明確:言辭上,打開天窗説亮話;行動上,針鋒相對不手軟。  

 

為了策應美國會議員竄訪,美軍15日調動在日本海執行對朝鮮威懾任務的“林肯”號航母戰鬥群南下進入東海;駐日美軍戰機起飛至臺海方向負責警戒。對於美方明目張膽的挑釁,解放軍海空兵力毫不猶豫,立刻帶彈起飛出海,迎敵而上戰備警巡。在中國軍隊的強力威逼之下,“林肯”號航母戰鬥群逡巡盤桓在日本附近海面,始終不敢靠近台灣海峽;駐日美軍戰機也悻悻而歸。16日,“林肯”號戰鬥群離開東海,經大隅海峽轉向菲律賓海活動。至此,中美兩軍在臺海的本輪對峙以中方完勝宣告結束。

 

對解放軍來説,“厲兵秣馬”決不只是言辭宣示,而是紮實的行動。面對危局,解放軍不惜一戰。正如美軍內部進行的多次推演所顯示的,美軍在臺海的失敗是註定的。因此,美方必須要讀懂中國軍隊的嚴厲警告,在台灣問題上即刻懸崖勒馬。(作者:胡楊)

收起全文

外交部:美應以實際行動落實不支持“台獨”的承諾

2022-04-15
展開全文

外交部:美應以實際行動落實不支持“台獨”的承諾

 

4月15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昨天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稱,美國政策是採取一切可能措施確保“大陸侵臺”不會發生。他這種説法是不是干涉中國內政的表態?而且美國聯邦參議員格雷厄姆等人4月14日竄訪中國台灣地區,這是否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前臺海局勢面臨新一輪緊張,其根源是台灣當局一再企圖“倚美謀獨”,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臺制華”,美臺相互勾連。個別人蓄意將台灣和烏克蘭這兩個有著本質區別的問題相提並論,企圖混淆視聽,趁亂漁利,這種玩火行徑才是對兩岸現狀的改變。

 

“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問題,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趙立堅説,我們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我們針對的是外部勢力的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美方單方面炮製的所謂“與台灣關係法”,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背道而馳,中方從一開始就堅決反對。美方無權將國內法淩駕於國際法之上,更不得借此干涉中國內政。在台灣問題上美方應該遵守的是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而不是什麼所謂的“與台灣關係法”。美方應停止美臺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停止售臺武器,以實際行動落實不支持“台獨”的承諾。

 

“關於你提到的美國參議院代表團訪台的事情,剛才我已經做了回應。這明顯是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趙立堅説。

 

(總臺央視記者 申楊 孔祿淵)

收起全文

“不挑釁,會死嗎?”

2022-04-15
展開全文

據台灣媒體報道,民進黨當局認定香港鳳凰衛視駐台北記者站是“陸資企業”,並限定於5月14日關閉。這意味著該記者站將結束在台灣長達21年的新聞採訪任務。2020年7月,民進黨當局曾發令廢止了東南衛視兩名駐點記者的記者證和入境許可證。

 

另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台灣地區學測(即:大學入學考試)成績日前公佈,考生們進入了選填志願階段。為了阻止島內學生赴大陸求學深造,台灣陸委會在社交平臺發佈貼文“赴陸就學你不能不知道的8件事”,造謠説“從陸校轉赴歐美深造困難”“大陸網絡封鎖”“大陸要搞思想審查”等等,企圖給那些有意願到大陸學習的台灣學生灌輸很多到大陸求學將非常艱難的負面印象。

 

上述兩件事情反映了同一個本質——民進黨當局為謀求政治私利,一直在極力蠱惑島內民眾跟著他們一起“反中”和“謀獨”。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性華語衛星電視頻道。2001年,鳳凰衛視設立駐台灣站,為全球華人更好地了解台灣,增進台灣與大陸及港澳同胞的相互了解、融洽親情發揮了重要作用。民進黨當局此次利用手中所謂的“公權力”欲關掉鳳凰衛視台北站,其真實目的就是盡可能地切斷一切公正、客觀的媒體聲音,任由民進黨操縱媒體領帶輿論風向誤導民眾,將台灣民眾蒙在民進黨預設的“反中抗中”理念框架裏。台灣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認為,從這些動作可以看出民進黨當局鮮明的“反中”立場,而他們展現出的“保護”年輕人的姿態,其實只是想贏得年輕階層的選票。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不是民進黨當局一廂情願操弄“反中”就能改變得了的。最近,“華航飛不出去”的事實就重重地打臉了民進黨當局。2020年,民進黨當局授意華航在機身噴上帶有“台灣輪廓”的涂裝,但是遭到中國大陸以及國際社會的一致抵制。不得已,今年3月,華航引進的新貨機悄悄恢復了以前未塗改的模樣,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也公開承認,涂裝過的華航貨機“飛不出去”。

 

華航涂裝“飛不出去”,對民進黨當局而言是輸掉了面子和裏子。中廣集團董事長趙少康直言,民進黨當局不顧國際現實,花了大價錢弄得最後一場空,不只是浪費民脂民膏,還被國際社會笑話,把籌碼都給光了,也沒有換到一點好處。趙少康還説,民進黨長期依靠意識形態治理台灣,事事操作“抗中保臺”,對內選舉的確有效,但拿不出像樣的兩岸政策,同樣進不了國際經貿組織。

 

當今世界進入網絡時代,民進黨當局利用“公權力”不斷鼓噪“反中”,真以為能夠蒙上兩千多萬台灣百姓的眼睛嗎?事實證明,有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更希望兩岸民眾加強往來,要和平不要戰爭。因為兩岸本來是一家,台灣的經濟收入離不開大陸市場,僅在今年3月份,台灣對大陸(含香港)的出口額就達180.3億美元,同比增長13.4%,佔台灣當月總出口額的41.4%。至於那些已經在大陸學習、工作或者紮根的台灣青年,也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大陸蓬勃發展的前景。與島內滿足於“小確幸”或者無奈地選擇“躺平”的年輕人相比,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在大陸求學期間就早早確定了自己未來奮鬥的人生目標。

 

難怪有島內網友直斥民進黨當局“玩火比自燒,撈飽好跑路”“不挑釁,會死嗎?”台灣旺報的社評《挑釁兩岸和平格局所為何來》更是一針見血:民進黨當局持續“抗中”挑釁,是想逼人民上戰場嗎?(作者:常濱)

 

 

收起全文

台灣年輕人“熱夯”大陸社交軟體,妨礙了誰?

2022-04-18
展開全文

近來,小紅書、抖音、b站等大陸商業化社交軟體受到台灣年輕一代喜愛,在島內多個平台下載量高企。對於這一純民間的現象,民進黨當局竟誣稱是大陸對臺“文化統戰”和“認知作戰”的新方式。分析人士認為,民進黨“泛政治化”成癮,無端抹黑指控,只會讓人更加看透其懼怕台灣社會了解大陸真實情況,會讓“台獨”編造的種種謊言被戳穿。

 

民進黨當局究竟在怕什麼?

 

“題材豐富又好‘刷’、創意十足又緊跟潮流”,25歲高雄女孩庭瑄這樣概括下載小紅書的原因。

 

在她看來,台灣是高度娛樂化的社會,這樣的屬性使抖音、小紅書在島內走紅成為必然。庭瑄舉例説,身邊有朋友下載抖音就緣于一則搞笑視頻。

 

記者採訪中發現,像庭瑄一樣,不少台灣青年從未來過大陸,卻對大陸應用軟體瞭如指掌,熟知大陸網絡流行語。受訪者坦言,因為使用這些軟體,自己對大陸的關注度和好奇心提升了,也萌生了到大陸旅遊、學習、工作的念頭。

 

台灣年輕人“熱夯”大陸社交軟體,妨礙了誰?

大陸應用軟體在台灣多個平台下載量高企。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顯然是民進黨當局不願看到的,他們當然會産生警覺甚至害怕的心理。”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分析説,民進黨當局編織的“信息繭房”裏,大陸的形像是閉塞、負面的。“如果讓年輕人通過社交軟體看到大陸真實情況,民進黨和‘獨’派如何繼續愚弄民眾?”

 

在大陸發展的台灣自媒體人楊咏傑認為,兩岸同文同種,天然在語言上沒有障礙,民進黨當局也知道這不可能改變,所以他們必須採取一切手段,操弄各種荒唐的想像式恐懼,盡可能切割台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人與大陸的聯結。

 

“大陸出品”等於“文化統戰”?

 

好玩有用、時尚流行的大陸社交軟體受到台灣年輕人青睞,但在民進黨當局和“台獨”政客眼中,這些“大陸出品”的App是洪水猛獸。他們氣急敗壞指稱,大陸對臺“認知作戰”無所不在,通過抖音、小紅書等社交軟體,用生活化方式對台灣青少年進行“滲透”。

 

“這是民進黨當局及其政客一貫的手法。他們通過潑臟水、貼標簽,企圖醜化大陸這些軟體在台灣民眾心中的形象,目的是在心理上打‘抗中愚民針’。”楊咏傑説。

 

“單純就因為好用,我們就看視頻,查資料,與政治毫無關係,使用時沒感受到什麼‘統戰’。”小紅書使用者、台灣空中大學王同學表示,島內一些政治人物喜歡拿大陸做文章、扣帽子,“我們有時看到一些新聞也感到莫名其妙”。

 

炒作大陸搞所謂“認知作戰”“文化統戰”,是民進黨當局操弄“去中抗中”的慣用伎倆。禁止台灣業者代理或經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大陸互聯網視聽服務;大陸動畫片《無敵鹿戰隊》在臺熱播,被以“大量使用大陸用語”認定為“統戰”節目;以所謂“資安風險”對“淘寶台灣”開罰,要求限期撤資。在民進黨的政治操弄中,“追劇”“購物”“分享生活技能”都可與“大陸統戰”掛鉤。

 

“民進黨當局是標準的‘政治動物’,只要和大陸有關,即使老百姓愛用愛看,他們也一概扣上‘認知作戰’帽子。”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科研室副主任張華指出,事實上,民進黨當局不斷“綠化”台灣媒體,編造謊言謠言,詆毀攻擊大陸,愚弄台灣民眾,鉗制島內言論。“誰在‘認知作戰’,答案顯而易見。”

 

增進兩岸青年交流,誰是獲益者?

 

台灣年輕人“熱夯”大陸社交軟體,妨礙了誰?

 

宛宛的小紅書和抖音截圖。受訪者供圖

 

6年前,在台北從事編導工作的宛宛,在朋友邀請下,選擇到大陸工作。如今,30歲的她已是小紅書和抖音上小有名氣的自媒體人,粉絲量近20萬。

 

“我分享的內容多聚焦兩岸生活的同與異,也有個人的心得體悟。評論區常收到大陸網友暖心回復,一些台灣網友私信諮詢來大陸發展的事項。”宛宛説,生活在互聯網時代,兩岸青年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

 

分析人士認為,大陸互聯網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許多應用軟體在全球嶄露頭角,擁有大量粉絲。越來越多台灣年輕人因為個人興趣,自發使用這些軟體,還成為內容創作者,在大陸網絡産業浪潮中找到施展才華的大舞臺。

 

“在大陸這幾年,我收穫了事業、友誼和愛情。和我有同樣經歷的台灣朋友,不在少數。”宛宛説。

 

朱松嶺表示,兩岸交流合作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網絡交流為兩岸新一代搭建多元化展示的平臺,提供廣闊的自我發展空間,拓寬彼此視野,也為兩岸青年增進了解、攜手合作創造更多機會。大陸積極為兩岸青年交流合作、逐夢圓夢搭臺助力,民進黨和“台獨”政客卻不擇手段拆橋斷路,要毀掉台灣年輕人的“出頭路”。

 

“待到疫情結束,我想帶老公回趟台灣,從他作為大陸人的視角拍攝短片,幫助更多大陸朋友了解台灣、喜歡台灣。”宛宛説。新華社記者 陳舒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