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園 裝點美麗生活

編輯:王瑞穎|2022-05-30 10:23:25|來源:人民日報

城市公園  裝點美麗生活

 

核心閱讀

 

城市公園承載著改善生態、休閒遊憩、科普教育、防災避險等多重功能,是群眾生活和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中國各地持續推進城市公園建設。類型不同、功能多樣的各類公園,讓城市更美麗,也更綠色、更宜居。

 

“風景不錯,散步也有了好去處!”75歲的江蘇南京居民徐其淦,家住玄武區佛心橋小區,家附近的香林寺城市公園,讓她非常喜歡。

 

去年開園的山西長治漳澤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同樣為當地群眾帶來了驚喜——這裡有植物520多種、鳥類168種,是一片保護完好的原生態天然沼澤濕地。

 

這也是近年來中國各地持續推進城市公園建設的縮影。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城市公園類型已達10余種,截至2021年底,全國城市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專類公園等超過2萬個。

 

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等不斷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接近15平方米

 

徐其淦的家住在南京市香林寺溝邊上。過去,兩米多寬的香林寺溝,岸邊雜草叢生、河道污染嚴重。2019年,香林寺城市公園立項,與城市更新有機結合,並實行清淤疏浚、控源截污、管網摸排及老舊街區整治等,原本黑臭的水體變清了,周圍環境也提升了。去年底,香林寺城市公園正式開放,公園裏,草木蔥蘢、鳥鳴聲聲;公園旁邊,還配套了小型兒童遊樂區。“近年來,江蘇持續推進便民型公園綠地建設,2019年至2021年,全省新改建便民型公園綠地304個。”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園林處工作人員介紹。

 

對家住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的張豐遠而言,家附近的口袋公園成為他一家的“小幸福”。“走路不到10分鐘就有一個小公園,距離近、景色美,太棒了!”張豐遠説。

 

小小的公園內,小路蜿蜒穿行、花木相映成趣。傍晚時分,隨處可見散步的市民。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局長蔡勝介紹,自2018年開始,廣州市在越秀區率先試點建設口袋公園,之後總結經驗、在全市範圍內推廣。截至2021年底,廣州市共建成241個口袋公園。

 

“口袋公園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豐富城市綠化景觀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也是提升社區治理水準的重要載體。”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秘書長賈建仲介紹,其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小而精、小而美、就近佈局、開放共享,方便居民使用。

 

近年來,中國各地持續推進城市公園建設,根據具體功能、定位、面積等劃分,城市公園種類日益多元。據統計,目前中國城市公園類型已有10余種之多,其中既包括常見的綜合公園、社區公園、遊園,也包括專類公園例如動物園、植物園、濱水公園、城市濕地公園等。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城市居民身邊的社區公園、口袋公園、小微綠地數量不斷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接近15平方米,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0%,公園內逐步完善休閒遊憩、運動健身、文化科普、兒童遊戲等設施。

 

“公園是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服務産品,承載著改善生態、休閒遊憩、科普教育、防災避險等多重功能,是群眾生活和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園林和景觀分院副院長韓炳越介紹,近年來,各地大力推進各類公園建設,公園數量、公園綠地規模逐年增加,構建了以綜合公園、社區公園為基礎,專類公園為特色,遊園、口袋公園、郊野公園等為補充的公園體系。

 

公園佈局與城市規劃密切結合,不同地區各有特色

 

初夏時節,在山西長治漳澤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乘船遊園,清波之上,一座座匠心獨運的橋梁依次出現在眼前。

 

江蘇省句容市句容河畔,同樣是一派水清景美的動人景象。依著句容河建起的濱河公園如一片連綿的花廊。近年來,句容市完成玉清河、葛仙湖等水環境整治,並打造了一條條臨河“景觀長廊”,讓一座座濱河公園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新去處。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如何科學合理地規劃各類公園?韓炳越認為,在城市新區規劃建設中,規模性的公園結合湖泊、河流等水系形成的藍綠空間,應成為城市的結構骨架。此外,公園需分級分類佈局,大小結合、主次有序,形成點、線、面、網結合的城市園林綠地系統。

 

城市公園佈局,不僅新舊城區各有不同,在中國不同地區,因其各異的自然資源、地理環境、地形地勢、歷史人文情況等,各地城市公園也是格局各異、各具風情。“比如華北、東北地區的城市,因地勢較平緩、城市格局較規整,城市公園佈局以‘心、軸、帶、環、網’的結構居多,在城市週邊利用生態空間,多佈局郊野公園;在華東、華中地區,因水系充沛、河湖眾多,城市公園多隨河就勢,城市週邊和水系溪流結合,多佈局濱水公園、濕地公園;而在西北、西南地區,公園佈局多利用自然資源,與城市內山地、河道結合,城市週邊多和山地結合,佈局山地公園。”韓炳越介紹。

 

資金保障、人才隊伍建設還有短板,將加強相關標準規範研究

 

公園作為城市的一部分,建設過程中不但要考慮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功能,還須滿足周邊人群需求,融入功能相宜的公共服務設施——這對相關建設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口袋公園為例,建設過程中不但要用織補、繡花等手法,為老百姓拓展綠色活動空間;還需針對周邊使用人群需求,融入功能相宜的配套設施,滿足居民遊憩休閒、運動健身、社會交往等日常生活需要。”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園林處工作人員表示。

 

山西省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張雲龍介紹,近年來,山西省有關部門將建設城市濕地公園作為城市濕地保護的重要舉措,不但立足其“城市之肺”的功能定位,更將人文景觀建設與水源涵養、水質凈化等生態功能結合起來,助力城市高品質發展。

 

類型多樣、功能多元——要滿足這些要求,真正構建高品質的城市公園體系,不但需要足夠的資金保障,也需要建立起人才隊伍。

 

“公園是城市的綠色基礎設施,屬於公益事業,需要政府財政資金投入。不僅是建設階段,對市民開放過程中的管理維護也需要持續投入。另外,公園經營管理方面需要培養更多專業人才,盤活現有的建築、設施等,滿足群眾遊園時的多重需求。”韓炳越認為。

 

另一方面,確保城市公園的高品質建設和運行,制度保障也需跟進。“在城市濕地公園的建設過程中,需把城市景觀與濕地景觀結合起來,把雨洪調蓄、凈化水質等生態功能與人文景觀、現代生活相連接。同時,為確保接下來的高品質運行,我們還在探索通過立法推動對濕地生態治理成果的保護。”長治市市長陳耳東介紹。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按照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要求,指導各地持續推進分佈均衡、功能完善的城市公園體系建設,加快建設各類城市公園,不斷完善城市綠地服務居民休閒遊憩、體育健身、防災避險等綜合功能;加強相關標準規範研究,指導各地結合實施城市更新,因地制宜建設口袋公園、小微綠地,豐富群眾身邊的綠化活動場地,加強園內植被養護和設施維護,實現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此外,還將切實加強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推進城市園林綠化高品質發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