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二季報前瞻:擺脫底部,迅速爬升

編輯:王瑞穎|2022-07-12 11:58:30|來源:第一財經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俄烏衝突等超預期因素影響,二季度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國家統計局將於7月15日發佈2022年二季度及6月份宏觀經濟數據,GDP增速、消費、投資、工業等經濟指標將“亮相”。

 

多位專家表示,受到2020年初以來最嚴重的疫情反彈和封控措施影響,二季度經濟增速大幅放緩。得益於疫情好轉,6月份工業生産數據或顯著恢復,消費降幅收窄。投資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基建投資保持高增長,房地産投資回暖。第二季度經濟有望實現正增長,下半年經濟增速將顯著回升。

 

展望下半年,為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準的宏觀調控舉措,政策效果也將會有更充分的體現。專家建議,財政政策應發力最終需求,並向受疫情衝擊嚴重的行業傾斜。貨幣政策繼續發揮總量和結構工具優勢,充分挖掘利率改革潛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普惠小微企業、綠色發展、製造業、基建等重點領域支持。

 

二季度GDP有望正增長

 

最新一期第一財經首席調研結果顯示,參與調研的17位經濟學家對2022年第二季度GDP增速的預測均值為0.94%,遠低於2022年一季度4.8%的經濟增速。

 

國君宏觀發佈的研報顯示,疫情造成較大衝擊,預計二季度增速0.8%。供給端來看,疫情對工業和服務業衝擊都比較大,二季度工業增加值大概率落在1%以下,服務業生産指數則仍位於負增區間,因此二季度GDP位於1%以下可能性較大。需求端來看,消費偏弱,基建、製造業帶動投資,出口較有韌性。

 

2022年中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王軍對第一財經表示,從國際看新冠疫情和俄烏衝突持續擾動經濟修復節奏,國內三重壓力對經濟造成持續影響。在政策底的強勁支持下,2022年的經濟底可能已經在二季度出現,並繼續在三季度出現一個明顯回升。但我們也需要清醒地認識到,鋻於4月和5月供需兩端出現急劇的停滯,6月份的反彈可能只是勉強使二季度經濟運行擺脫負增長局面。

 

中國財政學會會長、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副主席樓繼偉日前在一次公開演講中也提到,5月、6月中國經濟已經回暖,但預期恢復並不平衡;相比于産業鏈上游的大型國企和價值鏈高端的金融機構和高技術企業,産業鏈的中下游和價值鏈的中低端多為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由於最終需求不足,困難最為嚴重,關鍵是最終消費要得以全面恢復,不確定性大幅減弱,經濟才能活起來。

 

隨著穩增長政策的逐步落地,經濟學家們預計疫情對經濟的擾動將逐步減弱,未來經濟將緩慢修復。第一財經研究院發佈的7月份“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50.62,連續兩個月反彈,是今年4月以來首次高於50榮枯線。

 

工業生産加快修復

 

參與第一財經首席調研的經濟學家對6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的預測均值為4.07%,高於上月0.7%的公佈數值。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預計,6月工業生産同比增速可能反彈至3.3%,三年平均複合增長率從此前的4.6%上升至5.4%。

 

從先行指標來看,國家統計局6月30日發佈的2022年6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結束連續3個月50%以下低位運行,重回50%以上的景氣區間。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6月份PMI指數繼續回升,且重回榮枯線以上,表明經濟全面恢復態勢更為明顯。顯示隨疫情影響減輕,中國經濟充沛的增長動能很快顯露。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6月官方製造業PMI較上月回升0.6個百分點至50.2%,反映製造業已經轉為擴張。疫情受控、物流恢復推動復工復産進程加快,基建投資反彈、出口仍有韌性、消費和房地産市場降幅收窄,均有利於工業生産加快修復。

 

高頻指標顯示,行業開工率繼續回升。6月全國247家鋼廠高爐開工率由82.8%回升至83.4%,為2021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準;6月汽車半鋼胎周平均開工率由上月的56.8%回升至64.2%。

 

消費降幅或收窄

 

今年以來,中央和地方不斷出臺促消費相關舉措,全方位多領域發力激發消費潛力。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調研結果顯示,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或將回升至-0.81%。

 

汪濤表示,預計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跌幅可能收窄至2%,依然弱于工業活動的增長動能。因疫情防控措施的進一步放鬆,整體消費者活動可能改善。其中18個主要城市的地鐵客流量同比下滑14%,較5月同比下降42%顯著改善。

 

華創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分析,6月消費數據回暖主要來自於汽車與餐飲。預計6月餐飲增速為-8%,僅餐飲一項,將使得6月社零增速比5月多1.4個百分點。儘管618促銷熱度一般,但從物流數據看,6月網購增速依然會略好于5月。

 

得益於央地系列汽車政策的加碼,6月汽車消費大超預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汽車産銷分別完成249.9萬輛和25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2%和23.8%。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銷創歷史新高,分別完成59萬輛和59.6萬輛,同比均增長1.3倍。

 

中汽協表示,6月以來我國汽車産業受疫情影響的供應鏈已全面恢復,企業加快生産節奏彌補損失。在國家購置稅減半政策、地方政府促汽車消費政策疊加下,我國汽車市場表現良好。

 

投資支撐作用凸顯

 

今年以來,投資對於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凸顯。參與第一財經首席調研的經濟學家對6月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的預測均值為6.08%。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在基建方面,6月基建投資有望維持穩健增長,2022年度剩餘專項債額度在5、6月份集中發行,資金動能走強;在房地産方面,6月隨著政策發力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改善,資金壓力稍緩支撐房企建安投資;在製造業方面,6月隨著物流、生産繼續恢復,此前受疫情影響放緩的製造業投資有望繼續回暖。尤其是汽車、裝備製造業等受疫情影響較為明顯的行業。

 

今年在穩增長要求下地方債發行前置,一季度地方債早發力,發行合計超過1.82萬億。在5月地方債發行節奏加速後,根據財政部要求,6月份地方專項債基本完成全年發行限額。6月地方債共計發行19335億元,同比上升143.27%,環比增加60.11%。其中新增專項債發行13723億元,同比上升218.92%。

 

此外,6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通過發行金融債券等籌資3000億元,用於補充重大項目資本金或為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中央財政予以適當貼息。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基建是今年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由於政策靠前發力,8月後基建增速將大概率階段性回落,但仍可能通過提前下達明年新增專項債額度以保持一定支撐力度。基於現有資金來源,預計全年廣義基建累計增速將達到6%~8%高位增長。若8月後提前下達明年新增專項債額度,那麼基建增速或突破10%。

 

下半年穩增長政策仍需加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了國內生産總值增長5.5%左右的全年預期增長目標。這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體現了主動作為,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現。如今2022年已過半,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面臨更大的挑戰。

 

面對經濟新的下行壓力,下半年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準的宏觀調控舉措,政策效果也將會有更充分的體現。為保證全年經濟目標的基本完成,使中國經濟回到健康運行區間,中國穩經濟一攬子措施需要進行擴容和工具的創新。

 

王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當前我國的宏觀調控仍有較大的餘地,政策力度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如果不調整全年預期增長目標,如期實現全年5.5%的增長目標,需要在上半年的基礎上,大幅擴張宏觀經濟政策,加大政策力度,強力打破需求收縮和預期轉弱之間的向下螺旋和惡性循環。

 

王軍建議,以財政政策為主、以中央政府加杠桿為主穩定經濟大盤,增發1萬億元以上規模的抗疫紓困特別國債,成立萬億級體量的促消費特別基金,向全國範圍內特定群體或全體民眾發放普惠性質的現金補貼或消費券,提前下發2023年的專項債額度並在今年四季度即開始使用。繼續降準降息,以盡可能降低融資成本,減輕企業負擔。

 

汪濤也認為,預計未來政策有望繼續加碼,包括信貸增速進一步反彈,放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融資,以及進一步放鬆房地産政策。然而,迄今為止宣佈的政策支持仍比較溫和,且依然偏緊的防疫限制措施可能影響宏觀寬鬆政策的有效性。目前已經公佈和未來計劃出臺的政策支持包括可能發行特別國債不足以完全緩解經濟下行壓力。

 

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表示,在超預期的經濟壓力下,5月以來政策制定者召開了多次關於穩經濟的高層會議。各地政府加快落實退稅減稅降費、緩繳社保費等助企紓困政策,而且放寬購房和購車限制等提振經濟的舉措也正逐步實施。這種精準發力的做法與官方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的基調一致。

 

許思濤表示,財政政策應發力最終需求,並向受新冠衝擊嚴重的行業傾斜,如財政部表示將加大對民航等行業企業紓困發展的支持力度。出臺增量財政政策是明智的,能否有效穩住經濟大盤將最終依賴於能否高效統籌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

標簽: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