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紀念鄭成功:他的精神不只是“愛拼才會贏”

編輯:何婧|2022-07-20 16:59:57|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我上小學三年級時就讀了鄭成功傳記。可以説,那時的我,就是“國姓爺”的小粉絲。長大一些,在課堂裏學習了鄭氏開臺的歷史。自此,每每提到鄭成功,我腦海中就會聯想到台南許多的名勝古跡。大學畢業後來到廈門就業,讓我有機會近距離地探尋鄭成功的足跡。

 

今年適逢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台南、廈門、泉州各地陸續舉辦了相關的紀念活動。我榮幸地收到了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的邀請,參加“福佑閩臺,功成延平”海峽兩岸(南平)紀念“延平王”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活動。

 

臺青紀念鄭成功:他的精神不只是“愛拼才會贏”

 

我記憶中的鄭成功是一位民族英雄,是軍事家、政治家。為了收復台灣,他曾經以廈門為根據地練兵、屯兵,所以廈門一度被稱為“思明州”。直到現在,廈門人常常會説一句口號,叫“成功在思明,愛拼才會贏”。當然,這句口號裏面的“成功”有雙層含義,我卻一直以此來理解“鄭成功精神”。到延平參加紀念活動讓我見識了成功文化的另一面,對於“成功精神”,我有了更新的、更豐滿的認知。

 

明朝永歷皇帝封鄭成功為“延平王”。在延平,鄭成功提出了著名的“延平條陳”,並留下許多傳世的故事與佳話。這些故事被後人淋漓盡致地演繹出延平人待客的盛筵——成功文化宴。宴席上有歌舞表演助興,來賓們逐一品嘗十六道菜肴——銅關相聚、鄉鼓列陣、劍津筍燕、銀刀護駕、延平條陳、仙霞巡關、嚴陣以待、瑞龍迎君、苦志守節、永歷賜印、料羅催發、同舟共濟、時來運轉、一片丹心、青史留名、韆鞦群頌。幸運的是,與我同桌的竟然有一位成功研究會的專家。他為我們逐一介紹每道佳肴名稱背後的意指。有了成功文化的加持,我們品起這些菜肴津津有味、意味無窮。

 

品過“成功文化宴”的十六道菜肴,我們收到茶帖,移步“緣敘成功茶會”。茶會上,有司儀高唱每一流程之儀節,有茶藝師沖泡四種色香味各異的茗茶,有琵琶女演奏古典雅樂,有舞者與兩岸青年一道演繹舞蹈、朗誦詞章,還有兩岸藝術家現場揮毫潑墨、作畫題詞……沉浸其中,我心中再三讚嘆:不意成功文化竟風雅如斯!

 

隔天,海峽兩岸(南平)紀念“延平王”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活動正式舉行。開幕式後,公祭大典、閩臺青年射藝賽、與會來賓一同踏走“成功路”踵武前賢……直至紀念活動落幕,每一位嘉賓滿載而歸。

 

臺青紀念鄭成功:他的精神不只是“愛拼才會贏”

 

世人説起鄭成功,經常講他領兵打仗的故事。其實鄭成功曾儒服入監,師從當時的名儒、文壇領袖錢謙益;直至滿清入關,他才焚青衣而投筆從戎。從戎後的鄭成功並未棄文,他將所學的知識用於整軍經武、經世濟民,就如延平紀念鄭成功的活動中所體現的那樣。鄭成功文化允文允武、文武兼備,既有奮鬥的一面,也不乏雅正之處。

 

進一步思考的話,我認為,鄭成功精神除了有“愛拼才會贏”的成分,還有內涵更重大的精神體現,就是愛國精神。鄭成功率部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寶島台灣,彰顯了民族大義和英雄氣概,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了中華民族利益和民族尊嚴,為台灣開發建設夯實了經濟社會文化根基,為中華民族立下不朽功勳,受到兩岸同胞敬仰。他的愛國精神值得中華兒女永遠紀念,大力弘揚。

 

雖武勇收臺,還能文理治臺。收復台灣後的鄭成功,率領部下在台灣清除殖民餘毒,開府設縣,重教興學,施行科舉,推行屯田,興修水利,提振農業,極大加快了台灣開發建設的速度並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促進了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在台灣紮根播揚、開枝散葉。

 

臺青紀念鄭成功:他的精神不只是“愛拼才會贏”

 

通過參加紀念鄭成功的系列活動,我感悟到,無論文武、無論學習了何種專業技能,都要學以致用,而且要用於民族、獻于社會。兩岸同胞共同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最重要的是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共擔民族大義、順應歷史大勢,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我想,對於當今時常將“躺平”挂在嘴邊的年輕人,這是很重要的提醒,也是必須永遠發揚鄭成功精神的意涵。(撰稿及供圖:逍遙)

 

  

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學術研討會在廈門舉辦

2022-06-24
展開全文

為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偉大歷史功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兩岸學術交流,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學術研討會23日在福建廈門開幕,海峽兩岸專家學者200余人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與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高翔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鄭成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他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固有領土台灣,這是中華民族奮起反抗外來殖民侵略的鬥爭史上,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輝煌勝利。這一彪炳史冊的輝煌勝利,表明任何外國勢力都不能阻擋中國統一,中國人完全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運。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劉軍川致辭表示,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壯舉,是維護祖國統一的光輝篇章,書寫了抗擊外國殖民侵略的光輝一頁。鄭成功收復台灣後的治理實踐,給兩岸同胞留下了攜手共建家園的豐厚遺産。鄭成功的歷史功績至今仍然是連結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和文化橋梁。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在賀電中説,其祖父連橫先生作為兩岸最早對鄭成功進行系統研究的史學家之一,十分敬重鄭成功的功績及其對台灣的貢獻,因而用心收集史事並編輯出版,使民眾對鄭成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這對中華民族意識覺醒和精神重振有著特殊作用。

 

中國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表示,此次學術研討會具有時代意義,鄭成功的歷史功績是連結兩岸共同歷史記憶、增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紐帶。

 

開幕式後,多名專家學者做主旨發言。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在主旨發言中指出,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做了很多社會建設,他所起到的歷史作用是各方面的,隨著時代發展,關於鄭成功的研究還可以有新作為,需要更好地研究台灣歷史,為論證台灣屬於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對“台獨”勢力歪曲兩岸歷史的有力反擊。

 

據悉,此次研討會由中國歷史研究院指導,廈門大學主辦,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承辦,會期2天。兩岸專家學者還將深入探討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歷史進程、鄭氏家族的海上活動、鄭氏家族與台灣開發、鄭成功與兩岸歷史記憶,以及鄭成功收復台灣的現實啟示、鄭成功精神的時代意義等議題。新華社廈門6月23日電(記者鄧倩倩、付敏)

收起全文

我們為什麼要隆重紀念鄭成功?

2022-06-17
展開全文

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大會本月14日在鄭成功的故里福建南安市和台灣嘉義縣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隆重舉行,紀錄片《鄭成功》同日隆重發佈,鄭成功陵園民間拜謁活動也在海峽兩岸同時舉行,“海峽兩岸鄭成功史跡展”隆重開幕。台灣多個統派團體在台北聯合舉辦“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時代意義”座談會……。今年是偉大的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祖國寶島台灣360週年,兩岸紛紛舉行諸多紀念活動。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隆重紀念鄭成功?

 

一、共同回顧歷史,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台灣自古就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宋代,澎湖就轄屬泉州晉江縣。元、明兩朝在澎湖設巡檢司,對台灣行使有效管轄。16世紀末17世紀初,中國東南海疆首次面臨西方殖民者的威脅。1642年以後,荷蘭殖民者獨佔竊據台灣。直到1661年4月,鄭成功發起收復台灣之徵,率部英勇奮戰9個多月,迫使荷蘭殖民者于1662年2月1日簽字投降,台灣回歸祖國懷抱。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壯舉昭告世人,台灣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不容外人竊據。鄭成功率部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寶島台灣,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了中華民族利益和民族尊嚴,為中華民族立下了不朽功勳。鄭成功的七言絕句《復臺》“開闢荊榛逐荷夷”永遠銘刻在兩岸人民心中。

 

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説,(鄭成功收復台灣)這段歷史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反對分裂,提供了有意義的歷史借鑒。我們通過紀念鄭成功復臺360週年,彰顯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事實和法理依據。

 

二、共同展望未來,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鄭成功收復台灣,有力促進了寶島開發建設,為後人留下了豐厚遺産。鄭成功及其後繼者在台灣清除殖民餘毒,開府設縣,重教興學,施行科舉,推行屯田,興修水利,提振農業,極大加速了台灣的開發建設和跨越發展,促進了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在台灣紮根播揚、開枝散葉。三百多年來,鄭成功的歷史業績一直在台灣傳頌。我們隆重紀念鄭成功,表明瞭兩岸同胞的堅定信念,即台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的福祉繫於民族復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兩岸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邁向和平統一的康莊大道。

 

香港中評社發表社論説,鄭成功是兩岸人民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是開臺祖之一,被許多台灣同胞視為台灣的“守護神”。鄭成功帶去的許多中華傳統文化,對台灣的影響既深且廣,時至今日全台灣還有奉祀鄭成功的大小廟宇一百多間。紀念鄭成功有助於深化兩岸的文化聯結,拉近兩岸同胞骨肉親情。

 

我們為什麼要隆重紀念鄭成功?

 

共祭鄭成功進香活動(圖片來源:臺海網)

 

三、共同反對“台獨”分裂,實現祖國和平統一。

 

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壯舉,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抗擊外國殖民侵略的堅強意志和必勝決心。中國人自己的家園,不容外敵任意侵門踏戶。那些數典忘祖、背叛國家和民族的敗類,終將遭到歷史的唾棄和法律的嚴懲。島內“台獨”勢力極力推動“去中國化”,不斷進行謀“獨”挑釁,妄圖倚仗外部勢力從事分裂活動。一些外部勢力也企圖“以臺制華”,竭力打“台灣牌”,縱容“台獨”勢力滋事。但是,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積貧積弱、任由外人欺淩宰割的舊中國,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我們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台灣鄭成功文化協會理事長鄭昭明代表“鄭氏後代”表示,近年來,島內執政當局不僅操弄“去中國化”,還大搞“去鄭化”,公然違背歷史事實,這是對鄭成功忠烈精神的侮辱。我們要通過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堅決捍衛中國領土主權完整,堅決反對民進黨當局以“台獨”手段分裂祖國。

 

在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的今天,兩岸同胞隆重紀念鄭成功,正是共同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攜手反對“台獨”,促進祖國統一,這必將匯聚起無堅不摧的磅薄力量。祖國完全統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圖大業一定能夠實現。(作者:常濱)

收起全文

兩岸嘉賓紀念鄭成功,郁慕明批“台獨”勢力篡改歷史教科書

2022-06-23
展開全文

為隆重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偉大歷史功績,弘揚鄭成功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兩岸學術交流,賡續優良歷史傳統,由廈門大學主辦的“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學術研討會于6月23日在福建廈門開幕,海峽兩岸專家學者200余人踴躍參與。

 

兩岸嘉賓紀念鄭成功,郁慕明批“台獨”勢力篡改歷史教科書

 

開幕式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高翔表示,鄭成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他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固有領土台灣,這是中華民族奮起反抗外來殖民侵略的鬥爭史上,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輝煌勝利。高翔強調,兩岸同胞應攜手同心,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國臺辦副主任劉軍川在致辭中表示,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壯舉,是維護祖國統一的光輝篇章。鄭成功收復台灣後的治理實踐,給兩岸同胞留下了攜手共建家園的豐厚遺産。鄭成功的歷史功績至今仍然是連結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和文化橋梁。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先生在賀電中對廈門大學高度重視台灣研究且成果深具學術價值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作為兩岸最早對鄭成功進行系統研究的史學家之一,他的祖父連橫先生十分敬重鄭成功的事功及其對台灣的貢獻,因而用心收集史事並編輯出版,使民眾對鄭成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這對中華民族意識的覺醒和精神的重振有著特殊作用。

 

中國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表示,鄭成功收復台灣的行動,是中國人不畏大航海時代西方殖民主義崛起,勇於挑戰當時海上霸權的歷史,也是以“兩岸同屬一中”的主權論述第一次完成兩岸統一的歷史。鄭成功的歷史功績是連接兩岸共同歷史記憶、增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紐帶。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西方霸權主義的殘留,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時代意義也應與時俱進。

 

新黨主席吳成典表示,鄭成功當年驅逐荷蘭,收復台灣,讓台灣回歸祖國版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鄭成功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他的歷史功績值得我們尊敬與推崇,對於台灣和兩岸都有特殊的意義。希望大家能夠在鄭成功精神的感召之下,增進兩岸交流,從和平交流、和平談判往和平統一的方向推進,實現民族復興這一共同願望。

 

藍天聯盟主席武之璋表示,當前兩岸情勢緊張,外部勢力企圖利用民進黨當局挑釁中國大陸,阻礙中國的發展與進步。在這種背景之下,舉辦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學術研討會意義重大。我們應當秉持民族大義,無論任何理由都不應挑動兩岸繼續對立,尤其不能迎合外部勢力的干涉和挑撥,淪為民族罪人。

 

新黨前主席郁慕明表示,鄭成功是兩岸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島內“台獨”勢力篡改歷史教科書,大搞“去中國化”,捏造史實,扭曲史觀。適逢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以史為鑒,對於弘揚鄭成功抵禦外辱的精神,推動兩岸學術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榮教授向與會的兩岸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問候。他表示,廈門大學具有“僑、臺、特、海”鮮明辦學特色和海峽、海絲、海洋“三海”優勢,已成為祖國大陸台灣研究的重鎮和兩岸學術、文化交流的前沿,也是祖國大陸規模最大的涉臺人才培養基地。

 

開幕式後,孫亞夫、張海鵬、陳春聲、陳孔立、楊國楨、楊毅周、徐泓、孫若怡、黃清賢、楊彥傑等專家學者先後做主旨發言。

 

此次會議研討為期2天,除了主旨發言外,兩岸專家學者還將以“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為主線,深入探討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歷史進程、鄭氏家族的海上活動、鄭氏家族與台灣開發、鄭成功與兩岸歷史記憶,以及鄭成功收復台灣的現實啟示、鄭成功精神的時代意義等議題。海峽導報訊(記者 楊思萍 見習記者 陳紫琳)

收起全文

劉軍川副主任在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2022-06-23
展開全文

劉軍川副主任在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6月23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劉軍川以視頻方式在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辭。(中國台灣網 尹賽楠 攝)

 

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學術研討會23日在福建廈門舉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劉軍川以視頻方式在開幕式上致辭。以下為致辭全文: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

 

大家上午好!

 

在海峽兩岸隆重紀念偉大的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祖國寶島台灣360週年之際,兩岸學術界線下線上集聚一堂,共同紀念鄭成功的偉大歷史功績,賡續愛國主義傳統,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完全統一,具有重要意義。我謹代表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對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出席會議的各位嘉賓、專家學者致以誠摯問候!

 

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壯舉,是維護祖國統一的光輝篇章。台灣自古就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容外人竊據。鄭成功秉持民族大義,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克服重重困難,親率大軍浴血奮戰9個多月,把荷蘭殖民者從台灣驅逐出去,使台灣重回祖國懷抱,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和尊嚴。

 

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壯舉,書寫了抗擊外國殖民侵略的光輝一頁。中國人自己的家園,不容外敵任意侵門踏戶。荷蘭殖民者侵佔盤踞台灣38年,期間對台灣同胞實行強權統治、軍事鎮壓和經濟掠奪。鄭成功收復台灣,得到了台灣同胞的全力支持。兩岸同胞團結一致,共禦外侮,彰顯了兩岸中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展現了中華民族抗擊外國殖民侵略的堅強意志和必勝決心。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的治理實踐,給兩岸同胞留下了攜手共建家園的豐厚遺産。台灣是祖國的寶島,兩岸同胞攜手建設早已載入史冊。鄭成功收復台灣後,開府設縣,重教興學,施行科舉,推行屯田,興修水利,提振農業,推動了台灣的開發建設和發展。此後又有大批大陸移民進入台灣,與當地居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共同建設祖國寶島,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為日後台灣經濟社會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鄭成功的歷史功績一直在兩岸傳頌,至今仍然是連結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和文化橋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化育後人,弘揚偉大民族精神”。以史為鑒,可以更好地把握現在、面向未來。鄭成功收復台灣及其後治理台灣的歷史,為兩岸同胞提供了深刻啟示。

 

第一,兩岸同胞要堅定不移地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康莊大道。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沒有任何勢力任何理由可以把我們分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進而實現和平統一,是歷史大勢使然,符合兩岸同胞共同福祉、對台灣同胞最為有利。當前,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步伐不可阻擋,祖國大陸發展展現強大的韌性和活力,為廣大台灣同胞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更廣闊空間。希望廣大台灣同胞積極參與,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實踐者、貢獻者和受益者,讓兩岸同胞的利益和情感紐帶係得更緊更牢。

 

第二,兩岸同胞要堅決粉碎“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圖謀。“台獨”是歷史逆流,是走不通的絕路。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當前,民進黨當局不斷謀“獨”挑釁,外部勢力不斷打“台灣牌”圖謀“以臺制華”,嚴重威脅臺海和平穩定,嚴重損害中華民族利益和兩岸同胞福祉。希望廣大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攜手同心,堅決剷除“台獨”禍根,堅決反對外來干涉,共同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360年前,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寶島台灣。在中華民族日益強盛的今天,任何人企圖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更是癡心妄想,必將碰得頭破血流,註定失敗。

 

第三,兩岸同胞要共創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中國人自己的家園要由兩岸同胞攜手共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想,也承載著台灣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越是形勢複雜嚴峻,越要辨明是非、把準方向。隨著祖國大陸進一步發展壯大,外部勢力的阻撓干涉只會越來越力不從心,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的籌碼只會越來越小。祖國統一的時和勢始終在我們這邊。希望廣大台灣同胞弘揚光榮愛國主義傳統,把握歷史大勢,堅守民族大義,認清祖國統一是台灣前途所在、利益所繫,認清民族復興是歷史機遇、最大福音,積極參與到推進祖國統一的正義事業中來,共享民族復興偉大榮光。

 

最後,祝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學術研討會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中國台灣網6月23日訊 

收起全文

兩岸鄭成功文化節信物——“延平郡王會香旗”由臺返廈

2022-06-23
展開全文

海峽兩岸鄭成功文化節信物——“延平郡王會香旗”22日從台灣返廈,兩岸同胞依古例蒞臨老廈港朝宗宮行晉謁典禮。

 

鼓聲震天、雄獅騰起。10時許,護旗官、前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榮譽主任委員吳進忠一行高舉“會香旗”,緩步來到玉沙坡接官亭石牌坊前,與在此恭候的朝宗宮管委會主任林招治及延平郡王祠管委會主任鄭希遠一一握手致意。

 

“一年前,會香旗從這裡‘起航’赴臺會香聯誼,歷歷在目。今天會香旗從台灣返回廈門,適逢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更具意義。”林招治説道。

 

伴隨著文藝陣頭,“會香旗”進入朝宗宮大殿。一場簡樸典雅的祭典依古禮進行。香、花、燈、水、果致祭於民族英雄鄭成功。告慰先賢,“護青山綠水,同胞攜手固大鈞。逢盛世堯年,同氣連枝享福臻。”

 

台南文獻委員、台南文化協會創會會長鄭道聰在台南鄭成功祖廟視頻祝賀“延平郡王會香旗”返廈蒞臨朝宗宮。他説,鄭成功當年在廈門港演武,從金門料羅出發,在台南鹿耳門登陸,歷史的緣分三門對接,所以會香旗一定要從廈門沙坡尾出發,返回也要從沙坡尾進入。因此,沙坡尾也是我們的文化之門。

 

據載,明末清初,廈門玉沙坡渡口是閩南先民下南洋、過台灣的主要渡口,清康乾百年間更是海峽兩岸唯一渡口。登船前,人們必先至朝宗宮、風神廟前拈香致敬,祈禱順風,返回亦行相應禮儀。

 

去年三月,在廈門朝宗宮舉行祭典後,“會香旗”交接予臺籍人士送至台灣“會香”。今年5月29日,“會香旗”從台灣花蓮縣延平王廟啟行,經宜蘭礁溪國聖宮,至新北金山承天宮,進台北士林鄭成功廟,南下彰化鄭成功廟,入雲林虎尾震天宮,往高雄美濃石母宮,後駐台南鄭成功祖廟。現從台灣返廈,入朝宗宮“繳旨”,後將駐鴻山“延平郡王祠”。(中新網廈門6月22日電 林坤山)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