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資産依然“魅力十足”
8月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正式生效,人民幣在其中的權重由此前10.92%上調至12.28%。此次人民幣權重上調是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開放成果的肯定,有助於進一步提升人民幣國際儲備貨幣地位,也彰顯出人民幣資産對國際資金的吸引力。
SDR是IMF于1969年創設的一種補充性儲備資産,與黃金、外匯等其他儲備資産一起構成國際儲備,也被IMF和一些國際機構作為記帳單位。2016年10月1日,納入人民幣的SDR新貨幣籃子正式生效,包含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5種貨幣,當時人民幣權重為10.92%。今年5月,IMF執董會完成了5年一次的特別提款權定值審查,將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上調至12.28%,仍保持第三位。
上調人民幣權重意味著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外匯儲備、全球外匯交易、跨境投融資的使用範疇更廣泛且更受歡迎,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逐漸提高,人民幣被越來越多國家納入官方儲備貨幣之中。IMF對SDR的定值審查指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出口,即某個國家或地區在考察期貨物和服務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二是該貨幣可自由使用,即在國際交易支付中被廣泛使用和在主要外匯市場上被廣泛交易。實踐中,主要通過貨幣在官方儲備中佔比、在外匯交易中佔比以及在國際債務證券和國際銀行業負債中的佔比來衡量。近5年來,人民幣在出口、官方儲備、外匯交易等方面的佔比明顯提升。中國出口占比從5年前的10.5%上升至12%。官方儲備佔比方面,人民幣佔比從2017年的1.2%上升至2022年一季度的2.88%。外匯交易佔比方面,人民幣外匯交易量的佔比從2016年的2.0%上升至2019年的2.2%,為全球第八位。
人民幣在SDR中的權重提升,得益於中國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過去幾年,儘管疫情對全球産業鏈、供應鏈以及國際貿易活動都造成很大衝擊,但中國克服疫情等影響,出口規模持續保持穩步增長,人民幣幣值相對穩定,吸引了更多國際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紅利。
人民幣在SDR中的權重提升,是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開放成果的肯定。近年來,人民幣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投資渠道不斷拓寬,可投資資産種類不斷豐富,投資程式不斷簡化。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境外投資者投資人民幣資産的便利性進一步提高。截至2022年6月末,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産餘額為10.1萬億元,其中持有股票、債券規模均為3.6萬億元,分別是2016年末的5.5倍和4.3倍。與此同時,更多經濟體將人民幣作為其官方儲備貨幣,境內外主體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結算實現穩步增長。
人民幣在SDR中的權重提升,有利於提升各國金融機構對人民幣的認可以及人民幣的國際形象和地位。接下來,人民幣國際化仍要著眼長遠,一步一個腳印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與金融業對外開放相伴同行,接下來,中國仍將繼續堅定不移推動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對標國際高標準,推動形成以負面清單為基礎的更高水準開放,實現系統性、制度性開放。同時,進一步提升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金融市場的便利性。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投資的程式,豐富可投資的資産種類,完善數據披露,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延長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時間,不斷提升投資中國市場的便利性,為境外投資者和國際機構投資中國市場創造更便利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