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榮成:海洋生態養殖催生“碳匯産業”

編輯:王瑞穎|2022-08-26 16:34:34|來源:新華社

在山東威海榮成海域,“耕種大海”的人們如今在碳匯産業上有了新探索。

 

長期以來,榮成市水産品産量和總收入穩居全國縣級漁業首位。愛倫灣畔,記者從海濱瞭望臺遠眺大海,尋山集團的10萬畝確權海域盡收眼底,猶如“海中城堡”的國家級海洋牧場位於其中,周邊海帶筏式養殖的五彩浮漂項鍊般整齊排列。

 

山東榮成:海洋生態養殖催生“碳匯産業”

 

鳥瞰尋山集團10萬畝確權海域。(李信君攝)

 

然而,眼前的景象只是“表相”。“給這片海做個三維透視,才能看出奧秘。”尋山集團董事長李長青説,眼前海域應用的是一套立體養殖技術——淺海多營養層次生態養殖模式:上層養殖海帶、裙帶、龍須菜等藻類,中層養殖貝類,底層是人工魚礁。

 

海洋碳匯就在其中産生:藻類、浮游類植物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貝類又以藻類為食,將碳分子以生物沉積的形式排解到海底,而這些沉積物又成了在海底生存的海參、沙蠶的“美食”,如此形成自給自足的生態循環,降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總量,形成了海洋碳匯。

 

山東榮成:海洋生態養殖催生“碳匯産業”

 

這是榮成市愛倫灣國家級海洋牧場體驗館內展示的立體養殖模型。(李信君攝)

 

隨著中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海洋碳匯愈加受到矚目,其價值正在從理論走進現實。去年,榮成農商銀行以海域減碳量遠期收益權作為質押,並根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當日碳排放交易價格,向尋山集團下屬企業發放了2000萬元的“海洋碳匯貸”。

 

不僅近海養殖能固碳,海草在這裡也派上了用場。威海市海洋發展研究院院長倪國良向記者解釋道:“海草是海洋裏的高等植物,海草床就像‘海底森林’,其固碳量是陸地森林的兩倍以上,堪稱全球的重要碳庫,也是保護海洋的天然屏障。”

 

今年5月,榮成的一片海草還因為減碳效益上了商業保險。榮成楮島水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軍威説:“我們在桑溝灣近海種植的100畝海草正式投保山東首單海洋碳匯指數險。當特定海洋環境變化造成海草受損、碳匯減弱時,保險公司將予以賠償。”如今,在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有關團隊參與指導下,這個項目已成為人工修復海草床的典型代表。

 

山東榮成:海洋生態養殖催生“碳匯産業”

 

2021年4月13日,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産研究所近海生態養殖團隊與山東榮成楮島水産有限公司聯合開展的鰻草(海草)幼苗培育項目。(李信君攝)

 

榮成探索海洋碳匯的價值轉化,離不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啟升及其團隊的參與。早在11年前,致力於“碳匯漁業”研究的唐啟升,就在榮成設立了碳匯觀測站,並指導地方應用新型立體養殖技術。

 

“通過工業手段封存二氧化碳,成本高,難度大,而通過生物碳匯擴增,不僅技術可行、成本低,而且有經濟、社會、環境等多重效益。”唐啟升認為,在低碳時代,榮成作為全國漁業大縣,發展以海水養殖為主體的海洋碳匯漁業很有意義。

 

山東榮成:海洋生態養殖催生“碳匯産業”

 

榮成漁民們將鰻草(海草)幼苗移植到東楮島附近海域。(李信君攝)

 

榮成佔據山東六分之一的海岸線,擁有50余萬畝可養殖的海域和300多種海洋經濟生物物種,海洋碳匯優勢明顯。如今,在政府、科研團隊、企業、漁民多方參與下,健康養殖、生態修復、金融賦能等成果正加速落地。

 

威海市政府副市長、榮成市委書記徐明説:“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我們將繼續從本地海洋漁業相關優勢産業入手,開展獨具特色的探索,升級養殖模式,加強資金保障,在海洋漁業與碳匯産業融合方面走出新路。”(記者王念、王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