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紀念日為何定在9月3日,而不是8月15日?

編輯:王瑞穎|2022-09-03 11:42:08|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

今天是9月3日

 

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抗日戰爭的勝利

 

是中國近代以來反侵略歷史上的

 

第一次全面勝利

 

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作出了巨大貢獻

 

1945年8月15日

 

日本裕仁天皇

 

以“終戰詔書”的形式

 

宣佈無條件投降

 

但是中國的抗戰勝利紀念日

 

卻定在幾個星期後的9月3日

 

這是為什麼呢?

 

1931年9月18日

 

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

 

進而侵佔中國東北

 

 

1937年7月7日

 

日本侵略者炮轟宛平城

 

進攻盧溝橋

 

製造了盧溝橋事變

 

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

 

也是中國全國性抗戰的起點

 

 

中國人民毅然奮起

 

英勇抵抗

 

在中國共産黨倡導建立的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下

 

以國共合作為基礎

 

全國各族人民

 

進行了歷時十四年

 

艱苦卓絕的鬥爭

 

1945年8月

 

日本照會中、蘇、美、英四國

 

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

 

(即《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圖:《新華日報》號外

 

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終戰詔書”形式

 

宣佈接受同盟國的條件停戰

 

 

圖:《大公報》刊載日本投降新聞

 

儘管日本在8月15日宣佈投降

 

但是還沒有真正履行有關法律程式

 

1945年8月15日

 

一般被視為日本戰敗日

 

對於戰勝方來説

 

宣告戰爭勝利要以戰敗方簽署投降書

 

也就是完成投降法律手續為標誌

 

9月2日

 

日本代表在日本東京灣

 

美國“密蘇裏”號戰列艦上簽署投降書

 

 

圖:1945年9月2日 日本代表在“密蘇裏”號戰列艦上簽署投降書

 

至此

 

日本投降真正從法律上得到確定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1945年9月3日

 

《新華日報》刊載毛澤東的題詞

 

“慶祝抗日勝利 中華民族解放萬歲”

 

 

1949年

 

新中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

 

曾將8月15日作為

 

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

 

1951年8月14日

 

政務院發佈了

 

規定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通告

 

重新將抗戰勝利紀念日

 

定在了每年的9月3日

 

 

圖:1951年8月14日《人民日報》刊登的通告

 

通告中指出:

 

查日本實行投降,係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簽字于投降條約以後。故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應改定為9月3日。

 

這一認定

 

在1999年再一次得到確認

 

1999年9月18日

 

國務院修訂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仍將9月3日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2014年2月27日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

 

首次以國家立法的形式通過決議

 

確定每年9月3日為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

 

中國軍民傷亡3587.9萬餘人

 

大半個中國被日軍踐踏

 

930余座城市先後被佔

 

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

 

14年浴血奮戰

 

終於迎來全民族抗戰的勝利

 

四萬萬中國人民熱淚盈眶

 

舉國歡慶 萬人空巷

 

 

這是屬於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勝利

 

更是屬於中國人民的勝利

 

作為一個中國人

 

我們身處生機勃勃的中國

 

有強大的國家做後盾

 

我們倍加珍惜 倍感自豪

 

經歷過苦難的中國人民

 

更懂得和平的珍貴

 

我們致敬先輩

 

也致敬那場永不妥協的抗爭

 

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振興中華,吾輩自強!

 

海峽飛虹轉載CCTV國家記憶微信公眾號

標簽: